張霄
“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促成了“絲綢之路”媒體合作聯盟的成立,也為沿線各國媒體交流合作、創新融合提供了更多的機遇。
2016年10月24日,由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以下簡稱中國外文局)、2016南京歷史文化名城博覽會組委會聯合主辦,人民畫報社、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南京廣電集團共同承辦的首屆“絲綢之路”媒體合作論壇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行。來自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韓國、緬甸、印尼、柬埔寨、老撾等13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20余家主流媒體代表出席此次論壇,并發布《南京共識》,同時共同見證了“絲綢之路媒體合作聯盟”的正式成立。
搭建“絲綢之路”媒體合作平臺
江蘇南京地處“一帶一路”的關鍵地理位置,與絲綢之路淵源頗深,是連接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城市。此次“絲綢之路”媒體合作論壇正值2016南京歷史文化名城博覽會舉辦期間,因此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外文局局長周明偉在致辭中指出,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媒體間的互聯互通,是對“一帶一路”重大倡議的積極響應,是對沿線各國人民信息需求的熱切回應,為深化雙邊、多邊合作奠定了堅實的民意基礎。此次在南京舉辦“絲綢之路”媒體合作論壇契合“一帶一路”沿線各國關系發展大勢,順應各國媒體合作的新要求,為沿線各國媒體開展廣泛領域的合作搭建了一個重要平臺。
周明偉局長強調,隨著中國和歐亞各國關系的快速發展,絲綢之路日異煥發出新的生機,中國和歐亞各國,互利合作,不斷走向新的歷史階段。各國經貿和人文交流的合作不斷加深,媒體之間稿件互換,聯合采訪、視頻連線、合作出版等交流合作都有了新的發展。中國外文局也與絲路沿線國家展開一系列的交流合作,并取得了許多的成果。“一帶一路”的重要戰略將對實現各國共同繁榮起到積極的作用。對此他建議,各國媒體應該共同把握,合作發展。各國媒體應該堅持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原則;開放包容,互利共贏;將絲綢之路的精神,客觀全面的報道,為雙邊和多變合作奠定堅實的國家關系。媒體應積極創新,探索可持續多樣化的合作模式,為各國民眾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創造基礎。
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認為,新聞媒體合作是中國-東盟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雙方政府部門不懈努力,不斷拓展合作范疇,有效提升了合作水平。建議中國-東盟新聞媒體界在今后的交流合作中,傳播友好合作正能量,搭建交流合作新平臺,用好新技術拓展合作,為中國-東盟關系發展營造更加良好的輿論環境,奠定更加堅實的社會基礎。
成立“絲綢之路”媒體合作聯盟
此次“絲綢之路”媒體合作論壇以“共識、共建和共享—‘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媒體合作”為主題,包括俄羅斯塔斯社、俄羅斯報、哈薩克國際通訊社、亞洲經濟新聞社、緬甸仰光傳媒在內的15家海外媒體,和中國日報社、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新聞社等國內媒體代表在論壇發表主題報告,圍繞“共建絲路下媒體合作的新機遇與新挑戰”和“媒體如何促進民心相通”兩大議題進行發言并展開對話,共商“一帶一路”媒體發展大計。
俄羅斯塔斯社第一副總編輯馬拉特·阿布哈金表示,絲綢之路上的千年貿易促進了物質和精神交流,這對歐亞大陸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有利影響。此次論壇應該在不舍棄自己國家特點的基礎上,促進各國媒體克服交流困難,加強信息之間的互通,促進媒體向全球化發展,加強新聞與研究中心的國際合作,防止因缺乏相互了解而導致報道出現偏差。
“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促成了“絲綢之路”媒體合作聯盟的成立,也為沿線各國媒體交流合作、創新融合提供了更多的機遇。
馬拉特·阿布哈金對“絲綢之路”媒體合作聯盟的成立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在會后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媒體記者是向普通民眾傳達信息的媒介,而成立媒體聯盟,是在媒體與民眾之間搭建了一座很好的橋梁,我們可以通過媒體聯盟,向更多的民眾傳達世界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理念。”
韓國亞洲經濟新聞集團董事長郭永吉對于“一帶一路”倡議如何更好地落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一步一步、誠心誠意、實事求是、得心得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郭永吉表示,隨著“絲綢之路”媒體合作聯盟的成立,韓國亞洲經濟新聞集團將與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媒體進行更廣泛的交流與合作。
《南京共識》誕生
自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后,三年時間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之中。
媒體作為民心相通、交流互鑒的促進者,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肩負解疑釋惑、增加互信,打通沿線各國民眾的情感空間,架設民眾之間心靈相通的橋梁,為“一帶一路”建設注入活力和生命力的重任。
正因如此,本屆“絲綢之路”媒體合作論壇的成功召開以及首屆“絲綢之路”媒體合作論壇《南京共識》的發布,將促使“絲綢之路”媒體聯盟本著“客觀、公正、真實”的新聞報道原則,向全世界傳播新聞信息,為促進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之間人民的理解與互信、交流與合作發揮建設性作用。
同時,《南京共識》也將在積極推動沿線各國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對話交流和新聞產品互換,推動人員往來、實現聯合采訪,交流前沿媒體技術,實現合作的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起到積極推進作用。
在大會上宣讀《南京共識》的哈薩克國際通訊社社長阿謝麗·圖列根諾娃女士也表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提出以來,中哈在基礎設施建設、產能合作、農業、留學生教育、旅游等領域取得豐碩的合作成果。哈通社也是中亞國家中唯一在中國設立記者站的國家通訊社,體現了中哈兩國在媒體領域交流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一帶一路”媒體合作之路是一條互尊互信、合作共贏、文明互鑒之路,在“絲綢之路”媒體聯盟以及《南京共識》的框架之下,絲路沿線各國媒體定能共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在互利合作中取長補短,在交流互鑒中共同發展。
鏈 接
首屆“絲綢之路”媒體合作論壇《南京共識》
一、我們,作為來自13個國家的20家媒體機構的代表,圍繞“共識、共建和共享—‘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媒體合作”的主題,于2016年10月24日在江蘇省南京市參加首屆“絲綢之路”媒體合作論壇。
二、在本次論壇框架下,我們就“媒體如何促進民心相通”、“共建絲路下媒體合作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等兩個議題坦誠交換了意見,決定正式成立“絲綢之路媒體聯盟”,加強“一帶一路”沿線(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國家媒體間的合作,開展人文交流、促進民心相通。
三、我們相信,“絲綢之路媒體聯盟”的成立和此次絲綢之路媒體合作論壇的成功召開為各媒體開展廣泛領域的合作搭建了重要平臺。
四、我們以此次論壇作為對話與合作的新平臺、新起點、新機遇,進一步深化各媒體合作伙伴關系,并達成以下共識:
—我們倡議,本著“客觀、公正、真實”的新聞報道原則,向全世界傳播新聞信息,為促進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之間人民的理解與互信、交流與合作發揮建設性作用。
—我們一致同意,在論壇的框架內,積極推動沿線各國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對話交流和新聞產品互換,推動人員往來、實現聯合采訪,共同舉行“美麗絲路”圖片展,出版并發行畫冊,交流前沿媒體技術,實現合作的可持續發展。
五、我們決定在論壇框架內,同其他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媒體機構開展對話合作,以構建全面均衡的媒體合作網絡。同時我們歡迎其他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媒體機構參加論壇并加入“絲綢之路媒體聯盟”。
六、我們對本次會議取得的積極成果感到滿意。我們贊賞并感謝南京市的熱情友好接待和為本次會議所做的精心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