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振 盧怡羊·
?
·劉天振 盧怡羊·
晚明朱謀撰《異林》十六卷,是一部匯編作品,摘引典籍達五百二十余種,尤多史部雜史、地理及子部雜學、雜說、小說之書,輯入許多已經散佚的文獻,具有較高的輯佚價值。本文僅對其志怪小說輯佚價值進行探考,從中輯得晉曹毗《志怪》佚文一條,南朝宋郭季產《集異記》佚文二條,唐陸勛《集異記》佚文一條,明蔡善繼《前定錄》佚文二條。其中,陸勛《集異記》內容,據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著錄,共有三十二條,今人李劍國先生等已考定三十一條,加上《異林》中這一條佚文,已副晁公武記錄之數。除上述四書佚文,朱謀《異林》在小說輯佚及其他學科輯佚方面仍有進一步開掘的空間。
朱謀《異林》 小說輯佚 曹毗《志怪》 郭季產《集異記》與陸勛《集異記》 蔡善繼《前定錄》
作為一部匯編作品,《異林》旁搜博采,摘引典籍520多種,遍涉經、史、子、集四部,尤多史部雜史、地理及子部雜學、雜說、筆記小說之書,輯入許多已經散佚的文獻。兼之此書體例謹嚴,每條之后必標文獻出處,因此具有較高的輯佚價值。周運中《利瑪竇〈輿圖志〉佚文考釋及其他》③一文曾從此書中輯得《輿圖志》佚文十二條,將它們與《坤輿萬國全圖》進行比對,證明了利瑪竇的《輿圖志》不是他的《坤輿萬國全圖》。而《異林》的小說輯佚價值也很值得重視。以下僅對《異林》中保存的晉曹毗《志怪》、南朝宋郭季產《集異記》、唐陸勛《集異記》、明蔡善繼《前定錄》諸書佚文作一簡述。
曹毗《志怪》一書,《隋書·藝文志》及兩《唐志》均未著錄。清章宗源《隋書經籍志考證》、文廷式《補晉書藝文志》曾分別于“雜傳類”和“小說家類”著錄其目。今人寧稼雨《中國文言小說總目提要》(齊魯書社1996年版)、石昌渝《中國古代小說總目》(文言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著錄其目,均稱散佚已久。宗炳《明佛記》《初學記》卷七、《太平御覽》卷六七、蘇易簡《文房四譜》卷五、蔡夢弼《杜工部草堂詩箋》卷二六同引佚文一則,內容敘漢武帝時外國道人辨昆明池劫灰事,魯迅已輯入《古小說鉤沉》。今從朱謀《異林》卷五“奇疾類”又輯得一條。其內容謂漢末有人患上一種名“瘕”的怪病,徹夜腹痛,死前剖腹,得一個銅質酒器。華佗聞悉后,制藥解之,銅酒化為了酒。這條佚文曾被醫書征引,如宋張杲撰《新安醫學醫說》、明江瓘和清魏之琇編著《名醫類案正續編》等。
(一)南朝宋郭季產《集異記》佚文二條:
2.漢獻帝初平中,長沙有人姓桓,既死,棺斂月余,其母聞棺中有聲,開棺出之,遂復活。(《異林》卷五“再生類”)⑥
(二)唐陸勛《集異記》(《集異志》)佚文一條:
唐開元八年六月,京師興道坊,一夕陷為池,居民五百余家,悉沒不見。(《異林》卷八“地異類”)⑦
從《異林》標注出的文獻名來看,出現了《集異記》《集異志》《陸勛集異記》三種名稱,可見朱謀編撰《異林》時依據了不同本子的《集異記》。
中國古代有三書名《集異記》:一是南朝宋郭季產《集異記》,不見于史志著錄,已散佚,魯迅自《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太平廣記》四書中輯得十一條佚文,已收入《古小說鉤沉》中。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中認為,《太平廣記》卷四三八“朱休之”條、卷四四三“張華”條,文字簡短,為晉宋間事,亦當出于郭書。⑧
二是唐薛用弱《集異記》,又題《古異記》《集異錄》。《新唐志》卷三、《崇文總目》卷三、《通志·藝文略》卷三俱著錄為三卷,也有書目著錄為一卷、二卷。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卷十三“小說類”著錄為《古異記》,二卷。高儒《百川書志》“小說家”亦著為二卷,注云:“唐河東薛用弱集,凡十六事。”《四庫全書總目》著錄為一卷,十六條。現存最早刊本為《顧氏文房小說》本,為二卷,十六事。卷后識語云:“陽山顧氏十友齋宋本重刻”,其祖本當為宋本。《叢書集成初編》本、《世界文庫》本、中華書局1980年排印本,均以之作為底本。《太平廣記》所引《集異記》,或出郭季產本,或出陸勛本,不辨撰者。清陸心源曾作《集異記校補》四卷,誤輯者不少。中華書局排印本《集異記》補輯六十七條,并附五條存疑,但是其中有與郭季產《集異記》混淆者,也有出于他書者。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對《集異記》佚文詳加甄別,并對每一篇目進行了敘錄、考釋,最終定為薛用弱《集異記》五十條。李時人《全唐五代小說》收錄本亦為五十條,與李劍國先生的考定相一致。因此《全唐五代小說》本《集異記》可視為目前最可靠的本子。


根據標注的文獻名,我們很容易可以確定,《異林》卷八“地異類”標注為《集異志》的條目出自陸勛《集異記》。李劍國先生《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一書已考證出陸書三十一條,再加上《異林》中這一條,恰為三十二事,與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著錄的條目數量正相吻合。可見南宋晁公武的記載不謬,晚明朱謀撰《異林》時尚及睹其完帙。




注:

② 張廷玉等撰《明史·諸王二》,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3597頁。
③ 周運中《利瑪竇〈輿圖志〉佚文考釋及其他》,《自然科學史研究》2010年第4期。

⑧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修訂本),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20頁。咸友為碩士學位論文《薛用弱〈集異記〉研究》曾對“張華”條的出處提出疑問,認為非出郭季產《集異記》,但未提供證據。見咸友為《薛用弱〈集異記〉研究》,福建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未刊稿),第10頁。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文獻學視域中的明代文言小說匯編研究》(批準號:13BZW078)階段性成果。
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
責任編輯:倪惠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