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錦錚,謝廷林
(1廣西橫縣蔗糖辦,廣西 橫縣 530300;2廣西農墾糖業集團良圻制糖有限公司,廣西橫縣530317)
“雙高”基地甘蔗肥料投入試驗總結
馬錦錚1,謝廷林2
(1廣西橫縣蔗糖辦,廣西橫縣530300;2廣西農墾糖業集團良圻制糖有限公司,廣西橫縣530317)
本試驗探索“雙高”基地甘蔗肥料投入 6000~10500元/hm2對甘蔗農藝性狀、產量、糖分和經濟效益的效應。試驗結果表明:甘蔗分蘗率、生長速、株高、莖徑、有效莖數和產量均隨肥料投入的增大而增加。肥料投入10500元/hm2和9000元/hm2的處理,產量差異不顯著,但比肥料投入7500元/hm2和6000元/hm2的處理極顯著增產;肥料投入7500元/hm2的處理比6000元/hm2的處理極顯著增產。投入產出比最高的是投入肥料6000元/hm2的處理;取得較高投入產出比、較高產量和最高效益的是肥料投入9000元/hm2的處理,為本試驗最佳肥料投資值。
甘蔗;肥料
為促進糖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廣西決定在2015~2020年實施優質高產高糖糖料蔗基地(簡稱“雙高”基地)建設,總面積達 33萬 hm2,逐步實現糖料蔗基地經營規模化、種植良種化、生產機械化、水利現代化,降低糖料蔗生產成本,不斷提高單產、糖分,提高生產效益。“雙高”基地目標是,實現平均單產120 t/hm2,蔗糖分14%以上的目標。為此,提出了土地流轉、土地整治、水利建設、全程機械化和良種良法的建設任務和標準。如何合理配比施肥是良種良法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智能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施肥技術全面應用之前,探索“雙高”條件下蔗農通俗易懂的肥料投入最佳值,引導蔗農合理投入肥料,既達到“雙高”目標又節本增效,仍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1.1試驗設計
本試驗設4個處理,分別為肥料投入10500元/hm2(處理A)、9000元/hm2(處理B)、7500元/hm2(處理C)、6000元/hm2(處理D),各時期施肥量詳見表1。試驗設3個重復,小區隨機排列,5行區,行長10 m,行距1.2 m,小區面積60 m2,小區間另設1行作為隔離行,四周設保護行。
1.2種植與管理

表1 不同肥料投入與各種肥料施用量表
1.2.1試驗地
本試驗設在橫縣六景鎮紅花村,土壤肥力中等,連作甘蔗。種植前取土樣化驗結果為:有機含量3.24%,速效氮34.2 mg/kg,速效磷99.2 mg/kg,pH 值6.0。用機車整地,2耙1犁,深耕35~40 cm,機械開1.2 m行距。
1.2.2品種和下種量
品種桂糖42號,半莖種苗,砍成雙芽段,每米下種12個芽,芽100000個/hm2,采用單溝雙行式擺種,蔗種間隔30 cm。
1.2.3種植與管理
于2015年1月26日種植,下種時各處理按試驗設計基肥施用量施肥,同時施“蔗樂樂”農藥120 kg/hm2,然后蓋土,并蓋地膜。于3月9日和6月10日分別噴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5月28日施追肥,施肥量如表1,并用小四輪旋耕機大培土。8月8日噴施“康寬”防治甘蔗螟蟲。2016年1月19日砍收稱實產。
1.3田間調查項目
調查項目為:萌芽率、分蘗率、生長速及生長量、農藝性狀、產量和蔗糖分。
2.1出苗與分蘗情況
于齊苗期進行調查出苗數,分蘗期調查分蘗數2次,計算3個重復平均值,結果見表2。
從表2可見,各處理出苗數基本相近,萌芽率以D處理比A、B、C處理略高;分蘗率則是A、B、C處理比D處理略高。主要是由于A、B、C處理基肥相等,而比D處理多施復混肥375 kg/hm2。
2.2甘蔗生長速度

表2 不同肥料投入甘蔗萌芽率和分蘗率調查結果表
于5月至10月期間每月30日定點調查各處理的株高并計算其生長速度,結果見表3。
由表3可見,甘蔗生長速度隨肥料投入的增加而加快,生長總量也隨肥料投入的增多而增加,6~10月份的總生長量A、B、C處理分別比D處理增加27.5 cm、23.9 cm和11.3 cm。
2.3甘蔗農藝性狀、產量和糖分
在甘蔗砍前調查各小區株高、莖徑和有效莖數,計算3重復的平均值;當年11月25日至次年的1 月25日定期取樣到糖廠化驗糖分;砍收時分小區稱重量,計算單位面積產量,同時對產量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見表4。
2.3.1 株高
甘蔗株高隨肥料投入的增加而增高;A、B、C 3個處理的株高分別比D處理高35.3 cm、31.6 cm和14.1 cm。
2.3.2莖徑
甘蔗莖徑同樣隨肥料投入的增加而增大;A、B、C 3個處理的莖徑分別比D處理大0.12 cm、0.13 cm、和0.09 cm。

表3 不同肥料投入甘蔗生長速度調查結果表

表4 不同肥料投入甘蔗農藝性狀、產量和糖分調查結果表
2.3.3有效莖數
甘蔗有效莖數也是隨肥料投入的增加而增多;A、B、C 3個處理的有效莖分別比 D處理多 7110 條/hm2、5520條/hm2和4335條/hm2。
2.3.4甘蔗產量
甘蔗產量也隨肥料投入的增加而提高;A、B、C 3個處理的單產分別比D處理增產29670 kg/hm2、27825 kg/hm2和 16335 kg/hm2,增產率分別為31.7%、29.8%和17.5%。經方差分析,A、B處理產量差異不顯著,但比C處理極顯著增產,C處理又比D處理極顯著增產。
2.3.5蔗糖分
各處理平均糖分都超過14%,有隨肥料投入的增加而降低的趨勢,A、B、C 3個處理分別比D處理糖分低0.45%、0.24%和0.09%。主要原因是肥料投入增加,施氮量隨之增加,甘蔗成熟期推遲,前期糖分較低。
2.4甘蔗肥料投入產出與農業純收入
按各處理的肥料投入及產量,算出肥料投入產出比和甘蔗農業純收入,結果見表5。

表5 甘蔗不同肥料投入與產出比及甘蔗農業純收入比較表
由表5可見,甘蔗肥料投入產出比以施肥水平最低的 D處理最高,為 1∶7.48。各處理隨著肥料投入的增加,投入產出比隨之降低,A、B、C 3個處理的肥料投入產出比分別為:1∶5.63、1∶647和 1∶7.03。甘蔗純收入以 B處理最高,為 24645元/hm2,分別比A、C、D 3個處理增加795元/hm2、2850元/hm2和7560元/hm2;以D處理最低,分別比A、B、C處理減少6765元/hm2、7560元/hm2和4710元/hm2。
⑴本試驗在“雙高”基地條件下,甘蔗分蘗率、生長速、株高、莖徑、有效莖數以及甘蔗產量有隨肥料投入的增多而增加的趨勢。
⑵以肥料投入 9000元/hm2時獲得較高的產量并取得最好的經濟效益,并達到單產120 t/hm2以上,糖分14%以上的“雙高”目標,為本試驗條件下最佳施肥投入水平。
⑶肥料投入10500元/hm2雖獲得最高產量,但與投入 9000元/hm2增產不顯著,而且經濟效益下降。
⑷肥料投入7500元/hm2和6000元/hm2的處理雖獲得較高的投入產出比,但肥料投入未滿足甘蔗正常生長的需要,甘蔗產量和經濟效益下降明顯。
(本篇責任編校:李金玉)
Fertilization Tests for Sugarcane Cultivation Base of “Double High”
MA Jin-zheng1, XIE Ting-lin2
(1Sugarcane Bureau of Heng County, Guangxi 530300;2Liangqi Sugar Ltd., Sugarcane Industry Group Co. of Guangxi Agricultural Reclamation, Guangxi 530317)
Fertilization input of RMB 6000~10500 yuan/hm2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effect on sugarcane agronomic traits, cane yields, sucrose contents and economic benefi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illering rate,growing speed, stalk height, millable stalks and cane yield would increase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fertilization inp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fertilization input of 10500 yuan/hm2and 9000 yuan/hm2, but both of them showed gre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fertilization input of 7500 yuan/hm2and 6000 yuan/hm2. It was also shown that fertilization input of 7500 yuan/hm2w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cane yield compared with fertilization input of 6000 yuan/hm2. Fertilization input of 6000 yuan/hm2presented the most output-input ratio, and fertilization of 9000 yuan/hm2presented the most cane economic benefit and would be the preferred fertilization input of this evaluation.
Sugarcane;Fertilization
S566.1
A
1005-9695(2016)05-0013-04
2016-05-13;
2016-09-05
馬錦錚(1966-),男,農藝師,主要從事甘蔗栽培技術推廣工作;E-mail:2339736709@qq.com*
謝廷林(1961-),男,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甘蔗栽培技術推廣工作
引文格式:馬錦錚,謝廷林. “雙高”基地甘蔗肥料投入試驗總結[J]. 甘蔗糖業,2016(5):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