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田精工的“智能制造”之路
當前,全球產業鏈特征已經從簡單線性關系向多維立體網絡發展,制造業產業鏈條已經從加工制造環節向研發、設計、品牌、營銷、服務等環節延伸。
在《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充分市場化競爭的中國一次性衛生用品行業,面對客戶愈發明顯的差異化需求,如何抓住機遇快速發展,是行業各參與者需要面對的問題,而創新顯然是核心所在。
偏居皖南一隅的黃山富田精工制造有限公司(下稱“富田精工”)堅守“顛覆前人,顛覆自己”的創新理念,緊跟市場需求,基于引進、消化、吸收基礎,勇于創新,經過短短幾年發展,已成為中國衛生用品設備制造行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領軍企業之一,正在改變著該領域高端設備由國外制造企業長期壟斷的格局。
富田精工的創新吸引了外界目光:2016年6月20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互聯網課題組、中國經濟時報社和中國造紙協會生活用紙專業委員會組成的聯合調研團隊,對富田精工等企業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實地調研。
調研組發現,籌建于2012年的富田精工,2013年便完成了第一套超薄芯體設備的調試;2014年,該公司又研制成功第一臺能夠兼容沙漏型和H型嬰兒拉拉褲的生產設備;2016年,世界第一臺嬰兒可啦褲生產設備在該公司誕生……
用富田精工董事長方安江的話說,雖然入行較晚,但公司自建立伊始,就以“瘋子與傻子”作為公司發展理念并貫穿至今。所謂“瘋子與傻子”,是說富田所有技術人員要做“瘋子”,研發制造出的設備可以給不需要太多技術要求的“傻子”使用。
當“瘋子”有當“瘋子”的技巧。為盡早打破該行業高端設備由國外壟斷的局面,公司從國內外著名企業引進資深人才和團隊,同時大量聘用機械、電氣、加工、調試等行業專才。富田精工認為,聚集優秀人才,掌握核心技術,就能實現“從跟跑變領跑”的目標。
在富田精工看來,優秀人才不僅在國內,還在國際;不僅在企業,還在高校。基于此,富田精工建廠不久,就相繼成立了機械設備研發中心和產品研發中心。此后,兩大中心攜手合肥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實驗室,積極走產學研相結合之路,圍繞未來高端設備的創新方向,共同研發先進技術,諸如“高分子定位施加”、“在線殺菌”、“超聲波焊接及切割”、“無人上料”等,以此推動富田精工的衛生用品生產設備盡快實現“四化”——小型化、智能化、無菌化、節能化,最終實現“無人化”,引領“黃山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

就研發方向而言,富田精工認為,所謂核心技術,就是顛覆性技術。因此,“顛覆”成為引領富田精工技術創新的核心理念。
“顛覆誰?顛覆什么?”方安江說,“就是要顛覆前人,顛覆自己。”
首先是顛覆前人。富田精工對國外先進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快速走完這一行業發展需要二三十年才能走完的路,然后通過基于市場需求的創新,將自動化、信息化與智能化技術完美融合,搶占行業技術高點;然后是顛覆自己。由此,富田精工提出“全方位創新”理念,他們認為,公司不僅要從設備的制造技術,還要從設備所生產的產品市場需求以及產業鏈狀況,如原材料、替代品等方面對產品和設備的要求,來考量設備的性能與前景。
正是出于對“顛覆”的不懈追求,富田精工成立了機械設備研發中心與產品研發中心,在確保為客戶提供最好的設備和服務的同時,還能為客戶提供最好的解決方案。為確保核心技術與研發成果得到保護,公司還組建了知識產權管理部,并建立知識產權管理庫,目前已申請發明、實用新型專利100余項。
在關鍵技術方面,富田精工開創了行業先例,率先開發在線制作超薄復合芯體技術,大大降低了客戶生產成本。同時攻堅高分子在線定位施加技術這一難題,以達到大幅度縮減客戶產品成本的目的,給客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潤。
在自動化方面,富田精工設備采用全伺服電機控制,觸摸屏式的操作方式,并依照客戶習慣量身定做操機軟件,提升設備自動化能力,讓客戶不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和適應設備。同時推出手機APP的數據傳輸管理模式,通過互聯網融入客戶工廠的大數據管理。
在無菌化方面,富田精工通過與全國食品包裝協會專家聯合攻關,引入食品行業的設備在線殺菌技術,以期實現衛生用品在線生產達到醫藥級無菌目標。
總結富田精工的創新邏輯,方安江認為,他們得益于國家領導人關于創新的精確概括:一是正確處理開放和自主的關系。既要靠自己研發、自己發展,又不是關起門來搞研發,而是堅持開放創新;二是在科研投入上集中力量辦大事,圍繞企業亟須突破的核心技術堅持不懈做下去;三是積極推動核心技術成果轉化;四是推動強強聯合、協同攻關。
(摘編自《中國經濟時報》)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Way of Futian Pr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