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互聯網電視的內容并非局限在視頻這個小內容之上,2016年,電視產業將邁入“大內容”時代。
合作,還是肉搏,這是個問題。
這兩年,在樂視之后,PPTV、風行、暴風、國廣東方等視頻內容企業,告別以往與傳統彩電企業合作在互聯網電視上分一杯羹的做法,紛紛推出打有自己品牌的互聯網電視,并用“不靠硬件掙錢”的低價策略進行肉搏戰。
逆風行駛的互聯網電視品牌酷開則反其道而行,繼2015年以高出其他互聯網品牌一倍價格推出7999元的55寸互聯網電視后,近期又在“生態”充斥的科技界公開提出“非生態”概念,亮出了“大內容”底牌。
“國內大部分的生態企業基于短期商業利益受控模式,沒有一個真正的開放平臺。當前這些所謂的生態如同吸血一樣,跟傳統行業合作過程當中,將傳統行業的積累吸取完后建立自己的生態往前走。”酷開董事長王志國總結道。
個性化內容
誕生僅3年時間,因為有著年銷量過千萬的創維集團母體護航,酷開系統擁有超過1700萬個可運營終端,月活躍用戶超800萬,日均瀏覽量(PV)超2億,已成為中國第一大電視操作系統。樂視可運營終端為400萬個,小米為100萬個。
毫無疑問,酷開系統已經成為酷開商業模式的核心。“我是一名程序員,不擅長營銷,但我堅信技術能驅動產業的發展,并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王志國透露,這次,酷開顛覆生態論,提出“大內容”。
在王志國看來,“大內容”就是大屏專屬海量內容:一個是高品質的大屏專屬內容;另外,除了影視視頻內容,還將產生更多家庭大內容,如購物、旅游、醫療、教育等。
更重要的是,酷開將在海量內容基礎上,以大數據為基礎,通過多種篩選方式進行的整理、歸納,最終通過大屏呈現給家庭用戶。不同類型的家庭實現不同優質內容的精準推送。
“大數據篩選有兩層含義:搜集用戶日常點擊數據和內容做深度匹配以后,向用戶推薦個性化內容;在篩選體系基礎上統一用戶框架提升內容、降低用戶使用門檻,酷開的合作伙伴可以自主地運營框架里內容并享受數據。”王志國表示。
酷開根據用戶使用習慣和偏好,將用戶分為七類:兒童型家庭,青少年型家庭,單身上班族型家庭,年輕夫婦有小孩型家庭,家庭主婦型家庭,中年夫婦型家庭,退休老人型家庭。不同類型的家庭實現不同優質內容的精準推送,確保內容是真正符合他們需要的內容。
此外,大內容不僅含影視內容,還有教育、旅游、商城、健康、游戲等內容。騰訊、愛奇藝、義方教育、環球購物、攜程、就醫360等內容商與酷開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合作,合作各方都在探討如何將客廳里的流量做更多的收益和轉化。酷開近期就與愛奇藝簽下價值高達30億元的“史上最大OTT合作訂單”。(OTT是“OverThe Top”的縮寫,是指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
通過對每天2億的瀏覽量進行分析后,酷開發現,影視依然是用戶需求最重要的一塊,貢獻了大概60%的基本流量,這個數字也折射出當前電視的核心業務依然是影視。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新興業務流量激增,而這正隱藏著一個巨大的機會。
“大屏的新價值帶來了新動力,我們堅定地認為,大屏的價值體系目前處于萌芽階段,而增長的潛力在于電視為用戶提供更多的附加值的服務。為此,我們必須要建立三個原則:尊重用戶電視使用習慣;優化用戶操作流程;提升電視用戶體驗。換句話說就是要讓電視用戶去感受互聯網。”王志國強調。
從2009年做互聯網電視以來,王志國帶領的團隊一直嘗試著將各項互聯網業務搬向電視,經歷若干年失敗后他們明白一個道理:很多互聯網品牌是想把用戶習慣從小屏帶到大屏,他們認為電視和手機、平板的區別僅僅在于屏幕大小差異。事實上,互聯網電視應該是將堅守在電視前的人群拓展到互聯網。
“我們監測的數據顯示,客廳將進入新的時代,這是一個并非影視資源就能滿足用戶的‘大內容時代。作為一家從傳統電視企業成長起來的互聯網企業,酷開在提升電視用戶體驗上有天然的優勢。”王志國強調酷開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VR不能少
酷開誕生于2006年10月,由創維全資控股。成立后的酷開專注電視產品新形態及電視平臺內容增值服務,主要負責為創維集團電視用戶提供網絡服務,內容包括電視、電影、音樂、教育、健康運動等模塊。
隨著樂視、小米等互聯網品牌高調進入電視產業,創維等傳統彩電企業的盈利模式遭遇嚴峻挑戰,也不得不思考如何轉型。2013年,酷開正式成為創維旗下互聯網子品牌,王志國成為酷開首任董事長。2015年4月1號,酷開正式單飛。
“80后”王志國留學德國,并在德國Vodafone多媒體技術研究所、英特爾等企業先后工作6年,2009年回國參與創建創維集團軟件院,并于2013年研發全球首個專為電視打造的天賜系統,后更名為酷開系統。
可以說,成為酷開董事長后,王志國便擔負起了酷開發展及創維轉型的大任。不過,擁有典型理工男性格的王志國坦言,自己由小小程序員“逆襲”成為酷開董事長完全是因為酷開系統。但現在,王志國要在這個系統上做更多的創新。這一次,酷開帶來的是VR產品。
2015年,酷開成立了VR/AR事業部。此次的酷開VR首秀由酷開VR/AR事業部負責人李晶完成。她宣布上線酷開系統VR版,啟動VR+垂直內容縱深合作,并公布VR一體機產品“任意門/wondergate”概念圖。未來酷開將在VR+房產、旅游、教育、影視、游戲等相關領域聯合更多合作伙伴實現硬件+內容的貫通。
VR市場的火爆已引來成千上萬企業前來“淘金”,既有索尼、谷歌這樣大型成熟的科技企業,也有無數剛成立的創業企業。酷開如何在這個參差不齊、競爭激烈的市場勝出?
“酷開系統已經擁有電視、盒子、移動端幾個分支,這個系統將延伸到VR產品上,為用戶提供更好的VR體驗,酷開是首個將OTT系統與VR系統全面打通的平臺,實現了內容、用戶、后臺一體化運營。”李晶解釋。
酷開認為,VR最佳使用場景是在客廳私人時間。酷開系統VR版通過VR專區的方式在OTT端向用戶推薦VR內容,全平臺用戶體系的打通,用戶可用最自然的方式在多個終端之間實現無縫銜接。比如用戶預覽到喜歡的內容直接拿起VR眼鏡,便能直接觀看,不需要在帶著頭盔的狀態下再次搜索。
“最近越來越多的VR+垂直項目出現,讓我們看到VR應用的無限可能性。”李晶表示,酷開也將會從影視、游戲、旅游、教育等領域開始,聯合強大的內容合作伙伴,將VR技術應用到各個垂直領域。”
“不過,和許多其他新興產業一樣,VR雖然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但需要走很長的一段路,并不是說馬上就可以很好地盈利。”李晶坦言,“酷開也一樣,也是希望在這條路上面做一些積累,踏實地去探索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