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瑾
摘 要:合作教學法是促進學生心理上多元化發展的有效教學方法。教學的方式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性,它能讓學生把教師當成朋友,把同學自己看作自己的伙伴,把課堂當做游樂場。還能讓學生在教學中體現合作、平等、民主、自由的合作理念。但是,近年來大學生們的心理素質水平逐年降低,社交能力差、自我為中心,驕傲自大,團隊合作意識淡薄等問題越來越突出。所以本文研究是以國家相關政策為準,以各大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為中心,以解決當今大學生所出現的各種心理疾病的大前提下,用本校合作教學法教學實驗為例。證實合作教學法對學生心理素質—學習積極性、團結協作、交際水平的提高有顯著成績。
關鍵詞:高效體育;合作教學法;心理素質
1 研究意義
“合作學習是由美國學者威廉格拉首倡,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初興,并于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種教學理論和策略。”它富有極高的創意和實效。在不同的國家,不同專業的專家學者都對此都有各自的研究角度和實踐方式。甚至各自表述的差異還較大。但是各國的研究都一致表明,合作教學是一種高效且有效的教學理論和策略。被認為“近幾十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
近年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制定和頒布以來,我國在課程性質、課程目標、課程設置、課程結構、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課程建設、課程資源開發和課程評價七個方面對普通高校體育教學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體育教育中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革和創新,教師作為方法的開創者和引導者,需要在不斷提高學生技能、技術水平之外,更要關注他們在未來適應社會的心理需要。才能更好的落實國家《綱要》里提出的要求和目標。
教師在不斷的創新新的教學方法,不斷的嘗試哪種教學方式更好,更適合自己的學生。無論哪種教學方法都有利有弊。針對不同的教學目的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這才是一個教師應該考慮的。而針對我校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來說,體育課堂中,在提高技能的同時,又提高學生心理素質能力,合作教學法是最合適的。
高校學生大部分都已經成年,正是一個人才成長的發展階段。他們大部分已有自己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怎樣幫助他們完善好自己的交際能力,增強他們的自學能力、主觀能動性和團隊協作水平,更好的去面對未來百變的社會。這就是我們要把合作教學法,這種最能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方法帶到體育課堂中的目的。
2 研究過程
2.1.研究對象,在此次研究中,隨機抽取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的高職健美操合作教學法一班、二班學生進行研究,共計100名。
2.2研究方法:通過大量的資料搜集及專家訪談,編寫調查問卷表,檢驗調查表的效度。在體育教學開展前對測試對象發放調查問卷表進行第一次測試,發放100,回收100,回收率100%。三個月開展合作教學法后,重測。發放100,回收100,回收率100%。
2.3資料回收:資料的收集包括直接資料和間接資料的收集。間接資料即在進行訪談專家時,對問卷調查表的改寫和效度檢驗收集,對研究此次實驗奠定了思想和知識理論的基礎。直接資料的回收,主要包括對學生調查問卷的兩次測試回收。
資料分析:通過觀察上課情況,收集兩次測試結果進行深度分析。其中包括T檢驗、運用統計spss11,完成數據差異對比。
3 研究結果
調查顯示,合作教學法實驗后的學生,與實驗前在學習態度方面都存在了很大的差異,從實驗一個月開始,逐漸發現,實驗班級的學生會主動在上課鈴之前到達場地,有的會跟隊友加強溝通,有的會直接以小組為單位先開始練習。在上課的時候,實驗班級的學生對自我的要求也會更多,對隊友的不積極心態也會通過熱情的態度去傳染。出現這種學習心態的改變跟生生合作學習是分不開的。
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合作教學法更注重了教師與學生的平等性,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性,學生對教師的學習依賴可以很大一部分轉變為自我提升和互相指正。這讓學生跟教師的關系會更加融合和愉悅。合作教學法實驗前,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內容只有復制、粘貼、修正。除了要應付學期考試以外,增加一點自己的運動技能,本身對于學習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學習的自我能動性就更低了,很多同學在自由練習時間的時候,席地而坐或者兩兩三三相簇而立,侃侃而談。對于學習的態度更多只是應付教師的任務。在實驗后的學生表現里。教師看到了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很多以小組為單位犧牲下課時間去練習,更看到了學生們會相互商量、相互溝通,對學習內容增加了創編和改造。這就能提高小組合作的團體成績。
合作教學法教學實驗大多是以小組成就區分法來分組,每個組都有成績好、成績一般、成績較差、成績差的學生。這樣的分組對于最后的測試和平時互幫互助的教學會更客觀、公正。實驗開始前,學生因為水平參差不一經常鬧矛盾,互相心理有隔閡,經常會出現,小組成績較好的學生怕成績較差的學生拉成績,成績較差的學生對自身水平有限而自卑,更導致了兩極分化、拉幫結派的情況出現。學生對于自我的利益都會放在前面,對于團體的意識很薄弱。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尋找帶頭學生來改變這種相處狀態。相處時間長了,每個人的有點都會顯露出來,在通過互相的磨合,對自己在團體角色的認知,對自己在本小組團隊中擔任的的角色有所了解,對自身需要努力的方向就會更清晰。這時候,對任務的完成只要團結一致就可以了。
4 結論
首先,在合作教學法的課堂中,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由剛開始的被動、消極,轉變為積極、樂觀。愿意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參與到跟教師的互動,參與到團隊小組的練習。這就證明了,合作教學法的開展能提高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
再次,在合作教學中,學生通過自我糾錯、小組糾錯,組長示范等方式,發現別人錯誤、幫助其改正錯誤又是一種能提高自我學習能力,提高學習積極性,提高自我表達能力的途徑。學生對問題的解決方式也會更加的多樣,與人溝通的能力也會相應得提高,最重要的是對問題的解決能力也在逐漸變得有針對性。
學生在合作中,大部分學會了正面接納他人的意見,從抵觸轉變為了聆聽他人,愿意共同學習進步,只要對團隊好,都可以相互協商,相互欣賞。
最后,通過調查研究、數據分析、對比研究,我們可以看出合作教學法對改善高校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確有明顯提高,從而達到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共贏局面。
參考文獻
[1]黃玲.普通高校啦啦操課程構建“開架化”教學方式設想[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009年02期
[2]杜學工.學校合作教學法鍛煉狀況質量標準探論[J].價值工程,2011,30(8).
[3]張麗君,蘇慶永.普通學校大學生課外體育行為現狀調查與分析[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2004,21(6):91-92.
[4]劉華錦.合作中的建構——教師發展學校的理論與實踐綜述[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