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徐芳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蕪湖 241000)
灌河大橋主橋上部結構施工安全管控
楊琳,徐芳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安徽蕪湖241000)
在灌河大橋主橋上部結構施工過程中,施工流程繁瑣,環境惡劣多變,臨邊高空作業安全形勢尤為突出。為確保主橋上部結構施工安全,根據上部結構施工流程,實施安全責任落實、安全設施設計等措施,較好地解決了施工過程中安全管控問題。
灌河大橋;安全管控;責任落實;安全設施設計
灌河大橋主橋采用60.8+117.2+400+117.2 +60.8=756 m五跨雙塔雙索面半漂浮體系鋼與混凝土組合梁斜拉橋。主梁采用雙邊工字形主梁結合橋面板的整體斷面,全寬36.5 m;索塔采用H形索塔,塔高167.5 m;索塔兩側各布置17對斜拉索[1]。
根據構造及施工架設的需要,全橋鋼梁劃分為16種類型的梁段,長度4.75~16.85 m不等,共71個梁段,標準梁段長度10.8 m,最大吊裝重量36.6 t。輔助跨最大吊裝長度16.85 m,最大吊裝重量46.5 t。工字形邊主梁、橫梁、小縱梁間通過摩擦型高強度螺栓連接形成鋼梁,鋼梁頂安裝預制橋面板,現澆微膨脹混凝土濕接縫,通過焊接于鋼梁上的抗剪栓釘組成組合梁體系,斜拉索梁上采用錨拉板錨固。
主橋上部結構施工主要包括組合梁施工和斜拉索施工兩項。
1)組合梁施工主要分七部分:零號塊梁段施工、輔助跨梁段施工、標準梁段施工、邊跨合龍梁段施工、中跨合龍梁段施工。
梁段單元構件拼裝順序為:鋼主梁→橫梁→小縱梁→安裝斜拉索并一張→安裝橋面板→濕接縫澆筑→預應力張拉→橋面吊機前移→斜拉索二張→下一梁段施工。
2)斜拉索在工廠制造,以成品形式運抵橋址。斜拉索施工主要包括索運輸、索上橋面、展索、掛設、張拉、調整以及減振裝置安裝等工序。
根據斜拉索的重量、錨固牽引力的大小以及張拉施工空間要求,采用不同方法進行施工,前4對索采用短索施工工藝,其他索采用長索施工工藝,完成斜拉索張拉。
灌河大橋施工環境復雜,時間節點緊,技術難度大,安全風險高,施工流程繁瑣,其中臨邊高空作業安全形勢尤為突出。為確保本項目主橋上部結構施工安全,進一步推進施工安全標準化工作,根據上部結構施工流程,實施了安全責任落實、安全設施設計等措施[2-5]。
3.1安全責任落實
根據危險源分析,嚴格落實“一崗雙責”,施工中每道工序都有著不同的風險源(點),為有效控制上部結構施工過程中安全風險,消除安全隱患,所有技術、安全、專業工種、班組、監理等管理人員,針對各類安全風險源進行責任劃分、定崗定責,明確落實到人,人員再落實安全控制措施,并對施工人員進行區域分工,制作風險控制和責任劃分表(表1),掛設在現場醒目位置,并定期(1周)進行考核記錄。
1)施工隊伍各班組長負責本班組施工相關的各項安全工作。

表1 風險控制和責任劃分現場公示表Table 1 Site publicity of the risk control and responsibility division
2)現場技術員對現場的安全直接負管理責任,并協調現場安全工作。
3)現場安全員分區對現場的安全事務負監督管理責任,具體負責現場安全檢查、監督整改存在事故隱患等,發現有違章的現象及時制止,發現存在嚴重危及職工生命安全或國家財產安全的隱患時,有權下令停止一切生產并組織人員進行整改。
4)現場副經理負責施工現場安全工作,現場救生、緊急事故處理工作,組織員工學習急救方法和相關知識,緊急情況下帶領人員安全撤離并作好相關標識。
5)監理對施工單位的安全管理工作進行監督,發現隱患要求進行整改。
3.2安全設施設計與說明
責任得到落實,安全管理的現場實施就尤為重要。與以往安全設施在專項方案中的文字表述不同,為規范灌河大橋主橋上部結構施工流程,確保施工安全,同時進一步推進安全標準化工作落實到項目施工生產一線,對所有的安全設施均進行了圖紙化設計,所有的安全設施均由設計圖表述,包含尺寸、材質、空間位置、人員站位等,詳細明確各施工環節和步驟中的安全設施,并對其使用作以說明。
3.2.1安全通道路線設置
空間布置分為上塔、橋面(圖1)、塔頂3個總體布置圖。

圖1 橋面總體施工布置圖Fig.1 Overall construction layout of the bridge deck
為確保人員安全通行及作業人員應急需求,對已有安全設施及通道進行梳理并形成路線圖(圖2)。

圖2 上部結構安全通道路線圖Fig.2 Secure channel route map of the upper structure
3.2.2安全設施匯總
組合梁斜拉橋施工,涉及到地面-橋面-塔頂-塔腔等多個作業面,對涉及到的所有安全設施進行匯總,提交監理審核,以此逐項繪制設計圖,站人作業平臺、通道進行荷載計算,必要時出具計算書和第三方復核報告。安全設施匯總如表2。

表2 安全設施匯總表Table 2 Summary of safety facilities
3.2.3安全設施驗收
所有的安全設施,包括通道、蓋板、護欄、吊籃、作業平臺,在制作前由項目總工牽頭,組織工程技術人員進行計算,保證結構的安全,加工制作完成后會同監理組織驗收,掛驗收牌。
驗收內容主要涉及:是否按圖施工、架體結構的穩定性、荷載力、安全防護完整性以及外觀效果,驗收完成后簽字確認。
3.2.4安全設施設計圖
在上部結構所有安全設施中,組合梁施工過程中起重吊裝安全、作業人員安全防護是施工全過程的重點,對此設計了相應的安全設施圖。以橋面板安裝為例,橋面板施工安全防護設計圖如圖3,主要安全注意事項有:

圖3 橋面板施工安全防護設計圖Fig.3 Safety protection design of bridge deck construction
1)安裝人員系好安全帶,已裝橋面板上的工人安全帶系靠在橋面板吊耳上,移動平臺上工人安全帶始終系靠在平臺欄桿上。
2)橋面吊機起吊橋面板至設計位置上方1 m左右,緩緩下落至剪力釘上方,此時拆除該橋面板區域梁端護欄,其他區域護欄不得拆除。
3)人工調整橋面板姿態,再緩緩落至鋼梁上。
4
)每次安裝橋面板前,移動相應平臺,保持待裝橋面板四周盡可能設有平臺,無法搭設平臺的一側要有可靠的防護。
3.2.5已完工梁段防護
已完工梁段橋梁邊線設置欄桿防護。欄桿采用φ48鋼管制作,高度1.2 m,刷紅白相間油漆,欄桿底部與檢修道護欄底座固定。
3.2.6組合梁前端防護
橋面板安裝完成后,在鋼梁前端設置定型欄桿進行防護,防止濕接縫施工人員失足掉落。欄桿采用φ48鋼管制作,高度1.2 m,刷紅白相間油漆,欄桿立桿底部插在前端橫梁剪力釘上。
3.2.7中跨水上作業區防護
中跨水上作業區施工人員應穿好救生衣,作業區配備足夠數量救生圈和救生繩;做好臨邊防護和警示標志標牌;此外作業期間須加強與現場交通船的聯系,已保證人員落水時能夠及時救援。
灌河大橋施工已接近尾聲,在安全工作上,創新安全管理思路和模式,從技術上保證安全,從過程上控制安全,已連續2 a獲得江蘇省省級“平安工程”示范單位,這與安全責任現場落實、精細的圖表化安全措施現場實施兩項工作密不可分,為保證工程施工安全,也運用了其他大量的安全控制措施,在此不一一表述。
[1]韓大章,李正,華新.灌河大橋設計[J].現代交通技術,2007(6): 49-52. HAN Da-zhang,LI Zheng,HUA Xin.Design of Guanhe Bridge[J]. Modern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2007(6):49-52.
[2]JTG F 90—201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S]. JTG F 90—2015,Safe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S].
[3]JTS 205-1—2008,水運工程施工安全防護技術規范[S]. JTS 205-1—2008,Safety protection standard for port and water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S].
[4]JTG/T F 50—201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S]. JTG/T F 50—2011,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bridge and culvert[S].
[5]李克榮.安全生產管理知識[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1. LI Ke-rong.Management expertise of safety production[M].Beijing:Encyclopedia of China Publishing House,2011.
Secur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the upper 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Guanhe Bridge
YANG Lin,XU Fang
(No.4 Eng.Co.,Ltd.of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Ltd.,Wuhu,Anhui 241000)
In the upper 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Guanhe Bridge,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cumbersome,the environment is bad and changeable,near the edge of the aloft work safety situation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To ensure the upper structure construction safety of the main bridge,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upper structure,we carried o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safety responsibility and the 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afe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Guanhe Bridge;secur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implementation of responsibility;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U655.1;U445.1;TU714
C
2095-7874(2016)02-0073-04
10.7640/zggwjs201602018
2015-09-25
楊琳(1981—),男,安徽蕪湖市人,工程師,安全工程專業。E-mail:yanglinemai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