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潤美
抗洪救災政協人勇擔當
文/牛潤美
這張照片拍攝于2016年8月15日,在永年縣講武鄉大講武村一受災農戶家中。我正在進行災后入戶調查登記,內容包括戶主姓名、人口數、房屋受損及財產損失情況等。
7月19日,永年縣連降大雨,遭遇了0多年以來最大的一次洪澇災害。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永年縣政協主要領導在接到通知后,迅速啟動應急響應預案,親自參與、指揮和組織協調人員參與到抗洪搶險救災的第一線。我是縣政協一名工作人員,親歷了抗洪救災工作。
當時,由6名政協機關干部組成的搶險突擊隊于災情發生當夜12點鐘,冒雨奔赴辛村洺河堤壩,大路不通就繞田間小道,小道過水就涉水穿越,第一時間趕到縣政協分包的講武鄉大講武村。與鎮村領導一起研究水情,部署轉移低洼處的村民,強化責任意識,嚴格值守紀律,24小時不間斷巡查,不放過任何一處隱患和險情,迅速向防汛指揮部反饋信息。有效地將災害損失控制在最小限度,確保了無一例傷亡。
抗洪搶險生命至上??!人人奮勇上陣。為確保每一名受災群眾的生命安全,縣政協突擊隊第一時間趕到大講武村挨戶轉移群眾,先后將76戶被大水圍困的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并送去方便面、火腿腸、面包、瓶裝水等生活必需品,確保災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我們來到82歲的五保戶張尚的家,由于他年老戀家,抱定死也要死在自家的念頭,始終不肯轉移。眼看水勢越來越猛,大水就要漫到床上了,說服工作還是不奏效。緊要關頭,村支書杜丙銀出現在老人面前,聲淚俱下地勸解道:“您如果不轉移,我就在這兒陪您了!”真情終于打動了張尚的,老人開始同意轉移??h政協突擊隊隊長申洪民和隊員李盼趕緊將老人扶起,由洪民背著老人向村委會緊急轉移。

牛潤美

洪災過后,大講武村滿目瘡痍,淤泥遍地,面對如此嚴重的災情,縣政協機關突擊隊不等不靠,馬上投入到災后重建的“戰場”。經向領導請示,縣政協機關雇傭鏟車2輛、三碼車7輛,開展街道清淤工作。政協突擊隊冒著酷暑,奮戰七晝夜,清淤街道11條、庭院126戶、垃圾3500方,打通田間道路4條,修復損毀道路2條。同時積極開展災后防疫工作,聯系縣疾控中心對大講武村供水站水質連續5天抽檢、監測,確保受災群眾早日用上放心水;及時聯系縣防疫部門對村內大小街道和庭院,以及養殖點等重點場所進行噴灑藥物消毒作業;聯系縣農牧局對發現的死豬、死牛等牲畜進行打撈和無害化處理;聯系住建局對村內70多戶受損嚴重的房屋進行鑒定,幫助群眾搞好災后重建。聯系電力、通信、交通等部門及時搶通基礎設施,滿足群眾生活出行需要。政協機關向全縣政協委員發出了“伸出援手,支援災區”的倡議和通知。短短3天內,共計收到捐款150多萬元,方便面、飲用水、口罩等物資折合人民幣30多萬元。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水喝、有房住、有醫治、確保大災過后無大疫。
短短的七天時間,群眾的生活雖已基本恢復,但是災后有些群眾的心理還留有陰影??h政協領導聯系心理專家為群眾講課宣傳,進行正確、有效的心理疏導。全力做好社會維穩工作,及時向群眾傳遞黨和政府的聲音,號召群眾不信謠、不傳謠,確保了災區民心穩定。
8月14日晚9點30分,我接到縣政協辦公室的通知,要求第二天早上八點前趕到機關,每個科室抽調一名干部,配合突擊隊員進行災后入戶調查登記,要求不得遺漏一戶。第二天,我們機關七名人員又準時趕到大講武村,由村小組長和一名機關干部組成一組,開始入戶調查,每組平均分包百余戶。挨家挨戶上門查看,調查組中午也顧不上休息,整整走訪了兩天,共走訪了700多戶,為對口幫扶和災后重建打下堅實基礎。
這張照片就是我上門走訪時拍攝的,它不僅僅反映了我們入戶調查的一幕,背后反映的是我們政協機關全體干部,在政協主席的領導下,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眾志成城,譜寫出一篇抗洪救災的壯麗篇章。災情面前,不退縮,災難面前,勇擔當。政協突擊隊冒著高溫酷暑,奮戰在第一線,餓了啃幾口鏝頭,渴了喝幾口涼水。沒有一人叫苦叫累,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誓言,書寫著共產黨員的大愛與忠誠,展現了新時期政協人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