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新立
讓真情化作親情
文/許新立
相片雖然只記錄一瞬,卻能開啟工作、生活的一個個回憶。每當翻開相冊,一幕幕往事展現在眼前,回味曾經,思緒飄遠。這張相片是我在作為行唐縣政協委員的第三個年頭的2014年7月,前往北賈素村慰問計生特困家庭時留下的(前左三是我)。當時,我和幾名委員為老人們送去了慰問金和慰問品,并為老人組裝好風扇,鋪好嶄新的涼席。
也許有人會覺得,慰問一次能有什么作用呢?老人需要的是長久的陪伴和關懷!我的回答是:我們,就是長久的陪伴和關懷!因為他們已經成了我們一門割舍不了的“親戚”!
我是一家農業開發公司的董事長,長年與農民打交道,深知農業、農村、農民的情況。從2011年起,我就特別關注農村的“五保戶”,逢年過節都為他們每家送去米、面、油和500元現金,以綿薄之力盡一個企業家的愛心。

徐新立(左三)

到2013年,“計生特殊困難家庭”這一特殊群體生產、生活狀況的改善問題逐步提上了縣委、縣政府的議事日程,開始探索怎樣為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成員“病有所醫、老有所養、難有所助”提供強有力保障的道路。此后又不斷發展和完善成為以“醫療、養老、扶助”三個綠色通道為主的“醫養扶一體化”工作機制,出臺了切實可行的關于構建“醫養扶一體化”工作機制的《意見》及《實施辦法》。為了讓計生特殊困難家庭得到全天候關愛、全方位保障、全員化扶助,通過配備專職人員,設立熱線電話,24小時值班服務,建立縣、鄉、村和醫療機構計生特殊困難家庭聯網信息庫,為每戶計生特殊困難家庭配備了手機,充值話費,隨時掌握情況。
縣政協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大力推進對困難農戶的扶助工作,2013年6月向廣大政協委員和民營企業家聯誼會會員發出倡議,號召大家發揚飲水思源的優良品德,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向計生特殊困難家庭捐獻善款,奉獻愛心,并在縣政協機關成立“醫養扶一體化”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并出臺了《關于落實“醫養扶一體化”工作的實施方案》,詳細規定了縣政協在落實“醫養扶一體化”工作中的職責、工作安排和保障措施。同時縣政協主席蓋義江帶領其他副主席,包括我在內的55名政協委員與全縣55戶計生特殊困難家庭結成了“一對一”幫扶對子,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計生特殊困難家庭的“親戚”。
我作為一名縣政協委員,又在企業工作,深感能參與全縣的“結對幫扶”,既是一種榮耀,更是一種責任。所以,這三年多來我一直積極投入其中,每年都開展電話送親情、生日送蛋糕、春日送馨香、夏季送清涼、中秋送月餅、嚴冬送溫暖等系列活動。每到一家,我們彼此都感受到濃濃的親情,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我們幫他們做做家務,拉著他們的手敘敘家常,了解他們的生活、身體狀況,濃濃的親情洋溢彼此心間。我看著老人們臉上幸福的笑容,心里無比欣慰。
2015年“年終送溫暖”,我帶領公司的員工,到三個農村小學慰問,為孩子們送去書包、文具,師生們熱情歡迎,我也感到一名政協委員的責任所在。
現在,我正在積極籌辦建立慈善基金,吸收更多的民營企業家加入,為幫扶建立長效機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助力!
每當翻到這張相片都會讓我心潮澎湃。通過參與幫扶活動,我對政協委員的社會責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我將一如既往地將幫扶工作做下去。
(作者為行唐縣政協委員、石家莊聚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