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存哲
父親是我的啟蒙老師
文/宋存哲
記得在孩提時,最大的快樂就是攢上幾毛錢,買一本小人書。幾個小孩湊在一起看上一天,甚至忘記吃飯,一口氣把它翻完。里面的故事固然精彩,但配圖才是我的真愛,有好幾本小人書至今還珍藏在我身邊。童年的記憶是美好的,“小人書”一直伴隨著我成長。

鐵路修到苗家寨

飄移的風景
我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我的爺爺是一個遠近聞名的才子,詩寫得很好,書法也不錯,是一個佛教徒。我的父親從小就受其熏陶,熟讀唐詩宋詞,記憶力很好,過目不忘,父親的書法是很有基礎(chǔ)的,認真臨習過楷書各體、隸書、草書都有涉及,我喜歡上繪畫是跟父親有直接關(guān)系的。
我也不知自己是什么時候迷上繪畫的,只知道“小人書”是我最好的教材。一本小人書不知要翻過多少遍,有時還不解氣,就拿鉛筆學著畫上幾個主人公:關(guān)公、張飛、孫悟空等,畫完后就拿著大作四處炫耀,也得到很多人善意的表揚。于是我便發(fā)瘋了,一畫就一天,忘了吃飯,忘了玩,甚至忘記了上學,因此也出了很多笑話……
我父親并沒有教我畫畫,對于我的胡涂亂抹只是聽之任之。每到過年時,父親便會大顯伸手,村里很多人家來求父親寫春聯(lián),這幾天我和父親最忙碌,父親休息時,我會拿毛筆在廢紙上寫寫畫畫。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父親在天津買回幾張宣紙,小心地收藏起來。我便偷著把宣紙翻出來,一口氣畫了四五張,父親看到后竟表揚了一番。從此我開始喜歡上國畫,至到考上河北師大國畫系。畢業(yè)后,瘋狂依舊,但這時我學習開始理性化,用大量的時間來認真學習和研究傳統(tǒng),石濤、龔賢、王蒙、吳鎮(zhèn)等大家都成為我心目中的知己,他們對我的影響是深遠的。這些年我的注意力開始轉(zhuǎn)移到現(xiàn)實生活,經(jīng)常走出畫室去各地學習寫生。先后兩次去國家畫院和北京畫院進修學習,得到許多老師和名家的指點。近幾年來自己雖然在繪畫專業(yè)上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但是還有很多問題擺在面前需要解決。

翠擁苗寨

春滿家山

塬上風景線

宋存哲寫生作品
總之,我選擇的這條道路是寂寞而漫長的,我在上面快樂行走著,在這里我找到了童年的快樂,找到了真正的自我,我發(fā)現(xiàn)這邊風景獨好。
時間過得真快,2016年初我的父親去世了,這對于剛步入不惑之年的我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在生活中永遠缺失了一位和我談天說地,討論人生與藝術(shù)的長者。父親的音容笑貌永遠地留在了我記憶之中,感謝您!我的父親,是您讓我走上了這條藝術(shù)之路,感謝您!我的父親,愿我的父親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