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冬華 盛立柱 毛朝鋒 卓芳
?
龍泉香菇秋冬季半覆土地栽技術
文冬華1盛立柱1毛朝鋒2卓芳3
(1.龍泉市食藥用菌產業辦公室,浙江龍泉 323700;2.龍泉市蘭巨鄉人民政府,浙江龍泉 323700;3. 龍泉市卓芳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浙江龍泉 323700)
香菇;秋冬季;栽培技術;龍泉
龍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晝夜溫差較大,無霜期長,土壤肥沃,非常適合栽培香菇。20世紀80年代,袋料香菇栽培在龍泉市迅速普及,香菇產業快速發展。2015年,龍泉市生產代料香菇8 000萬袋,比上年增加14.3%。龍泉香菇品種多,有普通香菇和夏菇,以9015、241、931等為主。每年10月下旬至翌年4月鮮菇集中上市,價格大幅度下降。
2015年,龍泉市食藥用菌產業辦公室在小梅鎮黃南村建立栽培示范基地,采用標準化鋼架菇棚半覆土地栽模式,進行香菇秋冬季栽培試驗。晚冬季節制袋,8月底開始出菇,出菇盛期避開香菇集中上市期,市場價格高,經濟效益顯著,非常適合在龍泉地區推廣應用。
品種選用L526,其栽培周期、出菇期長,菇形圓正、菌蓋厚、菇質致密,適宜鮮銷。總產量較高,出菇結束后菌棒收縮明顯,爛棒較少。晚冬接種,帶袋越夏,耐高溫,8月底出菇,次年4月底結束。
選擇地面平整、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水源潔凈充足、周邊污染源少、無洪水淹沒隱患的地塊。大棚采用鋼架結構,寬8米,邊高2.1米,中間立柱高3.8米,長度依據栽培場地而定。棚部覆蓋黑白膜,白色朝外,大棚兩邊使用遮蔭網,用于調節溫度、光照和濕度(圖1)。

圖1 L526香菇鋼架栽培大棚
栽培袋規格為15×56(厘米),裝料濕重約2千克。培養料配方:木屑79%,麥麩20%,石膏粉1%,含水量60%~65%。
菌棒制作流程:木屑、麥麩、石膏粉干拌—加水濕拌—機械裝袋—滅菌—接種—套外袋。滅菌、接種技術參照常規。接種后的菌棒,及時放入鋼架養菌棚發菌,提高菌棒成活率。
發菌時間120天左右,期間,需保證充足的氧氣,無光培養,適時散堆通風,避免“燒菌”。
發菌前期,外界氣溫較低,棚內菌棒堆放數量可多些,每平方米為60~70袋。菌棒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溫,以促進菌絲生長。當發菌45天左右,穴與穴菌絲連接在一起時,掀去塑料薄膜。2~3天后,進行第1次刺孔(刺小孔)。根據發菌部位的直徑大小,用織毛衣針粗細的工具每穴刺4~8個小孔,孔深1厘米左右。刺小孔后,菌棒呈“﹟”形堆放,堆高8~10層,適時通風,以防棚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影響菌絲生長。發菌70~80天,菌絲滿袋1周時,行第2次刺孔(刺大孔)。以機械刺孔方式刺孔50~60個,深至袋心,排除廢氣。刺大孔后,每棚的菌棒數量減半,菌袋呈“﹟”形堆放,堆高4~5層,待30天左右后菌絲恢復至褐色便可下田排場。
6月初,菌絲恢復成褐色,菌棒脫袋排場于畦中,用沙土全部覆蓋。栽培期間,由于溫度較高,主要管理措施為通風、降溫、保濕。溫度高于35 ℃時,于菇棚頂部噴水降溫。棚內噴水掌握晴天多噴,陰雨天少噴或不噴,菌棒干燥時多噴,濕潤時少噴,以保持菌棒濕潤和菌絲細胞活力。通風宜在晚上進行,防止高溫高濕引起爛棒。8月中旬,沖洗菌棒上面覆蓋的沙土,待3~4天菌棒干燥后,拍打菌棒1~2次,5~6天后可出菇,之后每天噴水1~2次,使棚內濕度保持在90%左右,10天左右可采菇。
L526以鮮菇銷售為主,一般八成熟時采收,堅持先熟先采的原則。采收標準:菌傘尚未完全展開,菌蓋邊緣稍內卷,菌褶已全部伸直時,為采收適期。采菇盡量在晴天進行,采下的鮮菇立即放入冷庫保存。秋冬菇可采4~5潮,9~11月氣溫較高,每天采菇2~3次,防止菌蓋開傘。

圖2 L526鮮菇長勢
每潮菇采收后,停水3~5天,同時加強通風換氣,以利于菌絲恢復,防止雜菌感染;隨后連續噴水幾天,使菌棒干干濕濕,以利于下一潮菇的形成。冬季及早春出菇少,生長慢,但菇質特優,可根據情況適時采收。低溫晴朗天氣,鮮菇菌蓋顏色較白(圖2),售價高;高溫陰雨天氣,鮮菇長勢快,菌蓋顏色暗淡,售價低。
S646
B
2095-0934(2016)05-3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