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珊珊
【摘要】英語小話劇把“死”的書本轉(zhuǎn)變成“活”的表現(xiàn)形式,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有利于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綜合人文素養(yǎng),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英語小話劇 英語學習 價值觀教育
一、引言
豐富的道具,華美的服飾,美妙的音樂,流利的英語口語,可愛俏皮的表演,學校中源劇場上話劇演出精彩紛呈,高潮迭起,為觀眾奉上一道道精神盛宴,臺下不時響起陣陣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
實踐證明,英語小話劇受到了學生的熱烈歡迎。它不同于傳統(tǒng)的照本宣科法,不是“一言堂”、“滿堂灌”也不是測驗考試不斷,使學生不堪學業(yè)和精神的重壓,造成學生的英語知識從書本中來,到書本中去,令學生望而生厭,興趣索然。英語小話劇對于調(diào)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能幫助學生認識社會和人生,豐富學生的情感,陶冶學生的情操。
二、理論依據(jù)
英語小話劇,就是將某些課文與課外閱讀材料進行加工、整理、改編成小品或者微型短劇形式,供學生在課堂上、課外英語活動和校園文藝匯演時進行表演。最新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2001)要求英語教學面向全體,注重素質(zhì)教育;突出學生主體,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 ;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diào)通過學生“能夠用英語做事情”來體現(xiàn)學業(yè)成就感。它的教學策略強調(diào)加強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讓學生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運用語言。英語小話劇就是將“死”的書本轉(zhuǎn)變?yōu)椤盎睢钡谋憩F(xiàn)形式,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編寫,排演課本劇的過程中,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和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目的,有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英語小話劇的優(yōu)勢
1.英語小話劇能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傳統(tǒng)的課堂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的分析、講解,而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一堂課下來,往往是老師講得口干舌燥,疲憊不堪,而學生聽得昏昏欲睡。現(xiàn)在,讓學生利用課本資源或課外閱讀材料改編劇本,并且要表演,形式一翻新,學生的興趣自然就來了:選哪一篇?怎樣編?誰來演什么角色合適?能不能演好?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去大量閱讀和理解相關材料。學生播放錄音機、MP3的頻率也大大增加了,課余時間也常常三五成群討論劇情或津津有味地朗讀、背誦臺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就能充滿熱情,不斷去實踐和體驗,也因此鞏固舊知識收獲新知識。
2.英語小話劇能提高學生的口頭英語表達能力。在英語教學中,經(jīng)常聽到一些學生說:“英語課沒意思,總是抄單詞,讀背課文。”還有一些學生英語考試成績優(yōu)異,可遇到了用英語交流的實際場合就無言以對。我們學生缺乏運用所學目標語言的機會與情境,再加上學生升學壓力大,他們唯試題馬首是瞻,既然中考、高考都以筆試為主,于是口語交流,功能理解等便被學生忽視。長此以往,學生的聽說水平也無法有效提高。英語小話劇有大量的情景應用語言需要學生聽、說、背,然后通過表情、神態(tài)、動作、語調(diào)等表演方式表現(xiàn)出來,學生在用中學,在學中用,邊學邊用,無形中拓展詞匯量和加深了對詞匯的理解和運用,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特別是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
3.英語小話劇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體意識。英語小話劇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材料學習和劇本改寫、討論、排練、演出。學生在整個過程中要學會相互合作、討論、分工、評價,既要與人分享各種學習資源,也要理解與尊重他人的情感,既要有效相互溝通和協(xié)調(diào),也要合理統(tǒng)籌安排瑣碎的時間、事務安排等。學生要從整體利益出發(fā),不再單打獨斗,而是團結(jié)協(xié)作,優(yōu)勢互補,利用個性和能力差異,發(fā)揮積極協(xié)同的效應。因此,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體意識得到了培養(yǎng),同時,人際交往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4.英語小話劇可以幫助學生認識社會和人生,豐富學生的情感,陶冶學生的情操。學生通過劇本編寫和表演,去體會和感受文學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在身臨其境中加深對人生、社會和世界的認識,在陶冶情操、鍛煉意志中,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學生把“死”的文本轉(zhuǎn)變成“活”的表現(xiàn)形式,賦予了劇本中的人物形象情感和生命。這種以讀促演、以演促讀的方法,把劇中的“思想教育”融入自由、輕松、愉快的表演中。在《孔雀東南飛》《羅密歐與朱麗葉》中,學生看到大膽追求自由理想幸福愛情的人性之美與青春之光,也看到了封建倫理道德的罪惡和卑鄙。在《項鏈》中,學生批判瑪?shù)贍柕碌奶摌s又折服于她敢于用誠實勞動迎接命運挑戰(zhàn)的勇氣。在《威尼斯商人》中,學生為鮑西亞的聰明才智所震撼,也為夏洛克的吝嗇得到報應而拍手稱快等等。學生在排演實踐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接受了思想教育,培養(yǎng)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有助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四、結(jié)語
英語小話劇的表演,作為第一課堂的延伸和補充,寓學于樂,把呆板的語法條目的教學變成了活的語言,同時又繁榮和發(fā)展了校園文化。學生就在這輕松、愉快、自由的氛圍中,不但提高了自己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了合作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接受價值觀教育,豐富了情感,陶冶了情操,在快樂學習中收獲成長。
參考文獻:
[1]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