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運
【摘要】本文就英語非謂語動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加以探討。主要針對學生常提到的動名詞和分詞的定義、適用范圍以及在相同形式下的分辨問題。
【關鍵詞】非謂語動詞 動名詞 現在分詞 過去分詞 詞性 成分
引言
高中英語非謂語動詞教學一直以來是個比較棘手的問題。筆者在教學中常會遇到有關非謂語動詞使用的困惑之處,也是學生們不懂得地方。以動名詞、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為線索,現將問題總結成文,望能夠給讀者及同仁帶來幫助。
一、概述
1.基本定義。英語中,在句中充當除謂語以外的句子成分的動詞形式叫做非謂語動詞。現在的高考題型語法填空以填入動詞適當形式的方式考察非謂語動詞:
(1)No matter how frequently_________ (perform), the works of Beethoven still attract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2) Dont sit there _________ (do) nothing. Come and help me with this table.
(3) ________ (say) that she didnt do a good job, I dont think I am abler than her.
(4) All the staff in our company are considering ________ (go) to the city center for the fashion show.
一個完整的句子在沒有任何連詞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存在兩個謂語動詞的,那么一個是謂語,一個就是非謂語。比如,Yang Liwei waved(謂語) to the crowd waiting(非謂語)for him.非謂語動詞分為三種形式:不定式、動名詞和分詞(分詞包括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它們都有各自的變化形式:一般式、完成式、主動式、被動式,本文僅列出動名詞和分詞的形式。如下表:
從表1中可以看出,動名詞和現在分詞的形式是一致的,與謂語動詞的關系即與主句謂語動作發生的前后關系。而過去分詞是不存在這一類區分的。
2.問題的提出。動名詞和現在分詞被動式雖然都是being done, 那么它們在句中區別是什么呢?既然都是被動含義,那么done又是何時能被用到呢?Having been done 和 done又有什么樣的不同呢?
二、問題的解決
1. 動名詞和現在分詞詞性、詞義及句中所作成分。動名詞doing是名詞的屬性、動詞的特征,意為“做某事”。在簡單句中可以是名詞屬性的常見成分有主語、賓語(動賓和介賓)、表語。比如,Swimming is my hobby; My hobby is swimming; I like swimming; I look forward to meet you again. 因為此處主語表語是名詞性質,因為及物動詞和介詞后面接的是名詞,所以swim需要變成名詞形式,而其本身沒有,故語法中將其加上-ing即可成為名詞。所以,此處的doing僅僅是名詞,是其動詞原意。動名詞還可以作前置定語,比如,reading room, swimming pool, shopping mall等等,表示的是所修飾名詞的功能或用途。
而現在分詞,顧名思義,首先有現在正在做某事之意,表現出來的主要是動作。在句中可以做主語補足語和賓語補足語,比如,The teacher caught him cheating in the exam. 老師抓到他正在考試中作弊(賓語補足語,補充說明賓語的動作)。He was caught cheating in the exam. 他在考試中被抓到正在作弊(主語補足語,補充說明主語的動作)。其次現在分詞還可以做狀語和定語,與所修飾主語呈動作上主動關系。比如:
Yang Liwei showed the flags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Nations, expressing the wishes of Chinese people to explore and use space peacefully. 此處是伴隨狀語,如表1,show 與 express是同時發生,且表達主動關系,無正在進行。再比如:
Being painted, the new library is not allowed to get in. 現在分詞的被動式(正在發生且被動),表示正在被刷漆。此時作為原因狀語就有了進行時的特征。這個稍后會做分析。
單個現在分詞作為前置定語,現在分詞短語做后置定語。前置定語可以表示所修飾名詞狀態或特征,也可以表示其動作,詞性就是形容詞:annoying noise, interesting book(修飾物) / a moving car(一輛正在移動的車), a sleeping baby(一個正在熟睡的嬰兒)。表示正在發生的動作如同進行時態 be doing. 表示狀態就是形容詞作表語。分詞短語主要還是考察與其前面所修飾名詞的主被動關系。主動用-ing, 被動用-ed. 如果表示正在發生又表示被動,則是being done. 如:
The man sitting under the tree is my best friend. (作后置定語,表主動關系)
The house being painted is my new house. (作后置定語,表被動關系)
2. 動名詞和現在分詞被動式的區分
二者的形式均為being done,如上所述可知,動名詞的being done 仍然是名詞屬性,動詞的特征,與動名詞doing本身一樣,只是此處為被動含義。比如:
This coat can prevent your skin from being hurt.
這件衣服可以預防你的皮膚受到傷害或被傷害。
I dont like being made fun of by these guys.
我不喜歡被這些人所嘲笑。
現在分詞短語being done 就有了“正在被做……”.的含義。比如上文出現的:
Being painted, the new library is not allowed to get in.
The house being painted is my new house.
3. 現在分詞完成式having been done 和過去分詞done
如表1 所示,having done 表達的含義是所表示的動作發生在主句謂語動作之前,有時間的先后之分。仍然后所修飾主語呈主動關系則用having done,被動則用having been done。例如:
Not having got his reply, he decided to have another call.
因為沒有收到回復,所以他決定再打一個電話。
Having been told many times, he still couldnt understand this question.
即使被告知許多次了,但是他仍然不能理解這個問題。
從句意上能夠看出,有明顯的動作前后發生的事實。第一句無可厚非。第二句的他和告知其實是被動關系,但是出于時間發生在前這地方的非謂語就需要使用完成式,那么have been done就形成了。但是have been done是謂語形式,所以可以理解為have與he構成主動關系。或者可以直接說,在單選或語法填空題目中,但凡是助動詞have的非謂語形式都是having. 還有一個注意點就是,如果第二句中he前面有并列連詞but, 那么前面就應該是完整的句子:Although/Though he had been told many times....。過去分詞done僅表示被動關系,常常沒有時間上的錯位關系。可以說,既不是受詞性和成分限制得動名詞被動,又不是主動或正在發生的現在分詞被動式,那么答案就是過去分詞done. 比如:
Compared with the whole earth, the highest mountain seems not high at all.高山與地球比較顯得不高,并沒有時間上的先后關系,所以此時被動關系的情況下就用done。過去分詞表示動作,一個是被動,一個是完成。過去分詞可作為賓語補足語、狀語和定語,比如:I got my letters mailed by my neighbor yesterday. (賓語補足語)
The teacher came to the classroom followed by a group of students. (伴隨狀語)
作為定語,特別的是,它有三層含義,表示人的狀態:excited people;表示被動的含義:a heated stove; 表示完成了的動作:fallen leaves. 和現在分詞一樣,也可以作表語。
以上主要就是doing, done, being done, having been done的區別所在。
三、總結
非謂語動詞是高考一大難點,也是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進一步接觸和了解較為復雜的語言現象,理解語法形式的表意功能,并能有效地運用的體現。
三大類非謂語動詞近幾年中考察均較多,而在這三大類中較難理解的就是動名詞和現在分詞的being done 與過去分詞done的區別。本文從詞義、詞性、成分、句意分析角度對其做了剖析,主要線索未:名詞形式、正在被做、被做三個角度。非謂語動詞如今主要是填空題中出現,難度較選擇題有所加大,所以學生在理解與練習方面一定需要加強,爭取不留死角,方能百變不驚,穩中求勝。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2015.
[2]張道真.實用英語語法(第12章).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