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近日,深圳連續發生3起小區居民抵制養老院入駐事件。一方面是社區養老在老齡化社會的需求加劇,一方面是居民面對即將建在家門口的養老院的拒絕,作為除了居家養老的最主要補充形式,社區養老院應該何去何從?
今年8月,位于深圳羅湖區的居民小區泰寧花園發生了業主抗議護老院進駐小區的事件。據一位小區居民介紹,當時有鄰居看到商業裙樓里有人施工,影響到了小區居民。經過查證和了解,小區居民發現,原來由香港上市公司世聯行間接持有55%股份的深圳世松泰寧護老院有限公司,已經在泰寧花園商業裙樓的三樓,租賃3000多平方米場地,并進行了整體裝修。
業主們發現,在網上關于這個項目的描述中,有養老機構會設立臨終關懷房的內容,并且會收住患有慢性病殘疾老人,這些信息引發了居民的恐慌和不滿。
首先,業主們認為這會帶來醫療垃圾和安全風險。入住養老院的老人都是需要長期照顧的老人,每天都要和醫院打交道,打針、吃藥都會產生醫療垃圾,但又不會像正規的醫療單位那樣處理,容易帶來風險。
第二,養老院有老人去世,經常有殯儀車輛進入,會使小區居民產生恐慌心理。
第三,小區業主認為該小區面臨人多地少、公共資源不足的問題,如果有養老院入駐勢必會占據原來已經不多的公共空間,甚至有些入住的老人會被小區調皮玩耍的兒童沖撞,造成新的風險。
絕大多數的小區業主都認為,養老院入駐小區,必然會使小區房價下降,造成居民手中持有的物業貶值,他們不能接受。
于是,業主們從8月開始,陸續開展抵制活動,向上級政府部門反映情況,在網絡上發帖,同時與養老機構負責人對話等。
面對居民的質疑,深圳世松泰寧護老院有限公司負責該項目的夏女士表示,該養老機構定位為收住長住老人與暫時托養的老人,內部設有大量的活動空間,并提供居家養老服務。他們不會涉及臨終關懷項目,也不會涉及醫療服務,不會產生醫療垃圾。另外,他們僅僅租用了小區三樓商業單位,并不會占用小區內的公共花園。
“在項目進行市場調查時,我們了解到小區有近千戶居民,老人也在千名以上,本身有極大的養老需求,所以我們才選址在這里。”夏女士表示,原本以為羅湖擁有深圳比較多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居民對社區養老的接受程度高,沒想到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據了解,這塊用于養老院項目的用地屬性是商住兩用,之前是一家商場,空置了很多年,一直到今年3月才開始動工興建養老院。
在羅湖區的社會福利中心,這里提供日間養老和夜間養老服務,老人們可以在這里進行日常護理和娛樂健身活動。目前該中心已經沒有床位,需要排隊預約,只接待具有深圳戶口的老人。
另一起發生在深圳市南山區的養老院入駐遭抵制事件發生在今年6月。有深圳市南山區恒立心海灣花園業主在南山區民政局官網上發現該小區將要建老人托養中心的招標公示,并已經在5月23日前完成了招標。
這一消息在小區業主中傳開后,就有業主表示,將養老院建設在該小區既不利于老人的老年養老生活和身體健康,又會影響小區業主的日常生活,業主們紛紛反對在小區內開設養老院性質的老人托養中心。
一位業主提供了一份由南山區民政局發放的宣傳頁。宣傳頁內容顯示,該中心全名為“南山荔灣社區長者托養中心”,面積4800平方米,定位是“社區嵌入式小型養老機構”,為荔灣社區的老年人提供個性化專業服務,優先照顧心海灣花園業主需要,提供的養老服務包括“日間照料、居家養老、短期托養、康樂活動、老年食堂、中醫保健、公益服務”七項,其中中醫保健項目下注明,中心不接待傳染性疾病老人,不接待重疾、瀕危病人等。
業主們列出多條理由反對建社區養老院。首先,業主購買樓盤時開發商承諾將建立托老所的場所建設成超市;南山區附帶養老機構的小區,沒有一處是高檔住宅,保護個人資產是常理,因此反對;售樓處樓下空地,白天有很多老人帶孩子玩耍,晚上是小區的阿姨們跳舞的固定場地,如建立養老機構,這些活動都將和托養老人們日常休閑及活動相沖突;小區的車位本就緊張,建立養老機構后,難免會有外來車輛;養老機構的設立無疑會增加附近道路的交通壓力等。
深圳市南山區民政局一名負責人表示,長者托養中心是一個不營利的公益性項目,開辦托養中心的場所也是南山區政府從開發商那里購買的物業,“約3.1億元,南山區政府擁有產權”,委托給區民政局管理和使用,提供居家養老、日間照料、康樂活動等服務。
已經從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轉型為社區頤康之家的益田村社區養老機構,目前共有75張床位,其中60張床位是常住,15張是日間照料服務。據負責人介紹,目前前來該中心登記的老人已經有200多位,其中有30多人已經完成了體檢,是急需入住的老人,但因為一床難求,到現在還沒有解決。
而另一家位于深圳市龍華新區觀瀾街道的金奧護老中心,總體規劃床位有800多個,但第一年的入住老人僅有19位。
一方面是位于市中心的養老機構供不應求的情況時有發生,一方面是位于郊區偏僻的養老院無人問津。位于鬧市區的市中心養老院雖然供不應求,但由于鄰避效應使得養老機構附近的居民很難接受。
位于深圳市中心的益田村社區養老機構——益田頤康之家,這家機構成立于2013年,雖然位于小區中間位置,但沒有社區居民抵制,成為社區和諧的一部分。
益田頤康之家的環境和配置讓老人居住非常舒適。這里是利用益田村廣場管理處樓上的一整層空間改建成的養老院,總占地2020平方米,提供床位75張,內設康復治療室、康復訓練室、智能訓練室、農療基地、棋牌室等功能室,主要為社區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訓練、精神慰藉等綜合性養老服務。
在膳食供應區,貼有一張老人飲食一覽表,上面將膳食分為低糖飲食、低嘌呤飲食、低鹽低脂飲食三類,并將入住老人的姓名牌按照身體情況分別貼入類目。就餐區還特意劃分低糖專座、低嘌呤專座、低鹽低脂專座,以供入住的老年朋友“對號入座”,非常人性化。
“我今年已經60多歲了,送90多歲的老母親過來住,自己年紀大了,還要照顧90多歲的老母親,身體確實吃不消,也照顧不周,放在這里才放心。”一位社區居民這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