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
注重離退休干部“兩項建設”
從過去以落實老干部政治待遇、生活待遇,解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逐步向加強離退休干部“兩項建設”,在老干部“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方面轉變。在思想政治建設上,繼續堅持有效的制度、方法,讓老干部及時了解重要政策、重要會議、重要工作的情況。積極研究捕捉老干部思想傾向動態,利用“老干部黨校”陣地,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邀請專家和學者授課,讓廣大離退休老同志在學習中不斷更新思想、堅定信念,爭做“四講四有”合格黨員,加強黨支部建設。
注重精細化、多樣化服務
隨著離休干部整體進入雙高期等新變化,老干部工作的服務方式也從之前圍繞老同志在生活、就醫等方面的生活式服務轉變為對離退休干部的精細化、親情化、多樣化服務。在服務內容上,努力拓展文化養老、精神慰藉、困難幫扶等服務新領域,在服務方式上,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共性服務、多樣服務轉變,建立定期走訪、愛心服務、結對聯系工作機制,利用部門和社會兩個資源,開展“四就近”和“五進家門”工作,推動服務工作轉型升級。正是全體干部職工的勤勞移位,將服務窗口前移,將過去被動應對問題的管理模式變為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保證服務管理的敏捷、精確和高效,提升服務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從而確保老干部安享晚年,提高老干部晚年生活質量。
注重老干部發揮“為黨和人民事業增添正能量”作用平臺建設
充分利用老干部黨校、老年大學、老干部活動中心和關工委平臺,以開展“同心共筑中國夢·同步小康夕陽紅”活動為載體,積極引導老干部參與“行風評議員”、“黨風廉政監督員”、“矛盾糾紛調處員”、“政策法規宣傳員”、“效能目標考核員”、“網吧義務監督員”、“文明創建監督員”、“人民法院陪審員”、“輿情信息收集員”、“法制宣傳員”等活動中來,不斷擴大引領示范作用和社會影響力。
注重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模式的探索
針對離休干部和退休干部兩個群體的不同特點,不斷加強調查研究,著力創新服務管理模式,把建國初期參加革命工作的退休干部和鄉科級干部(含享受科級待遇)納入健康體檢和春節慰問范圍,促進和實現服務管理模式轉型升級,使離退休干部工作更具科學性、規范性和實效性。學習借鑒老干部工作服務管理的好做法、好機制,不斷加強學習交流,使老干部工作隊伍展現新面貌,努力促進老干部工作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