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不形于色,但形于QQ、朋友圈和微博。
——網友簽名
衣服這種東西,沒拍照就等于沒穿過,但拍過兩次照就等于快沒衣服穿了。
——一些女性的感言
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有人引用宋人黃庭堅《茶詞》來說明“紙質閱讀的魅力”
目前的文壇太需要一些穿西裝打領帶、有見識的知識分子介入,以掃除現在腐朽的氣息。
——文學最大的敵人是誰?作家阿乙的答案是“庸俗”
以后可能不再有“異常天氣”這一說法,“異常天氣”將會成為“正常天氣”。
——世界氣象組織發表聲明稱,2016年很可能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高溫天氣持續的時間越來越長,這很可能成為今后的新常態”
戀愛傷人。
——蘇珊·桑塔格說, “戀愛就像讓對方剝下你的皮,而且知道對方隨時都可能拿著你的皮,從你身邊走開”
中國人的教育,從一開始就輸在不誠實對待自己。
——海外的華人孩子中流傳一個關于父母的笑話,說他們每個周末送你去奧數班,但是如果你告訴他們你將來想當數學家,他們馬上會痛心疾首地勸你另選熱門專業;他們逼你從小就苦苦練琴,可長大你如果真想去搞音樂,他們會嚇個半死
他們太完美了,像同一個模具打造出的“家具”。
——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在上海面試“學霸”之后的感悟
對于那些來自中下層家庭的學生,通過留學實現移民海外或向上流動的幻夢已經宣告破滅。
——如今,“中國留學生”已經從曾經稀有的個體變成了一個龐大的群體,而據美國大學一項統計數據稱,美國的“野雞大學”每年95%的學位證書頒發給了中國人?!昂w”素質參差不齊也使得這一群體的可信度降低
如果當時有這樣裝束的人,一定會被視為怪物。
——燕山出版社前總編輯趙珩說,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影視劇里的知識錯誤率在20%—30%,而今天,正確率不到20%—30%。在講述上世紀40年代的電視劇里,參加“反饑餓、反內戰”運動的女學生仍穿著五四時期的服裝
普通人在25歲之后快速失去朋友。
——芬蘭阿爾托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分析了全球300萬名手機用戶的信息后發現,25歲之后,人們的社交圈逐漸縮小
在家里特橫,頤指氣使,好像隨時有個王位要繼承,出去卻常說“領導您坐”。
——演員黃磊稱,別把勁兒使在自己最親的人身上
詩不能注解,一注解,就煞風景。
——木心
難得的朋友是:我成功,她不嫉妒;我委靡,她不輕視。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亦舒《流金歲月》
我發現金錢就像第六感,沒了它,你就無法最佳地發揮其他五感。
——毛姆
如果一大群人想合作共處,“說壞話”這件事可是十分重要。
——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