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麗
新農村建設中的土地流轉問題與合理應對建議
◎李麗
新農村建設目標的實現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農村土地,因此在新農村建設中,土地流轉也呈現出了多樣化的特征,其中包括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劉莊。但無論何種形式,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在本案,筆者主要針對新農村建設中的土地流轉問題,提出一系列合理的應對建議。
針對土體流轉,狹義的觀點認為流轉的對象是土地的所有權。其中,在流轉的主體上,可將土地流轉分為單農戶間、農戶與村集體及農戶與農業龍頭企業間的流轉;在流轉的因素上,可分為組織推動型、農戶自愿型和利益驅動型流轉;在流轉的期限上,可分為任意型、期限約定型和利益驅動型流轉??梢姡谛罗r村建設中,土地流轉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但在這一過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問題。對此,筆者首先分析土地流轉中的問題,然后再進一步提出應對建議。
在新農村建設中,土地流轉主要存在下列問題亟待解決:
社會保障制度滯后。于農民而言,土地經營是一種經營手段和生產方式,其具有收入、就業和社會保障功能。目前,國內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明顯滯后,這使得農民害怕在土地流轉后喪失生活保障。另外,一些農民在接受新事物上存在困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土地流轉。圖1所示為某地在2015年的土地流轉情況。
對此,在土地流轉中,應充分了解農民的意愿,并據此制定服務條款,以調動農民參與的積極性。
土地流轉機制不規范。目前,農村土地流轉機制尚不規范,其中多以口頭協議為主,這將導致土地流轉的無序狀態,從而危及到了農村社會的穩定。另外,土地流轉機制不規范也是政府行為失范的一種表現,這將使得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無法得到保證,具體如下:一是基層村干部的素質高低不一,外加土地承包合同不嚴謹,使得一些村干部肆意更改或收回農民的土地承包合同,甚至強制農民簽署土地流轉合同,從而損害了農民的利益;二是政府在監管農業企業上存在不足,即政府未按要求核實農業企業的信譽和資質,使其在土地流轉中隨意損害農民的利益。
農業企業發展困難。土地流轉實現了對農村土地的規?;图s化經營,其中農業企業一直是農村土地流轉的主體。在國內,土地流轉一般采取如下模式:農業企業牽頭、當地政府推動、農民參與。可見,農業企業在農村土地流轉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這一過程中,農業企業的發展卻受到環境的制約,從而打擊了其在土地流轉中的活躍度,同時也不利于新農村的建設。


針對農村土地流轉中的問題,筆者建議從如下方面加以應對:
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土地是農民得以安身的依靠,其一旦失去土地,將淪為流民。因此,在新農民建設中,應建設一套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這是順利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的前提。對此,筆者建議從如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在農民、集體和國家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一套全方位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其中包括農業保險、醫療保障、農民養老和社會救濟等內容,以解決農民在土地流轉后所面臨的生活問題;二是建立一套土地流轉農民培訓教育的長效機制,并創建農村勞動力轉移基金,使其獲得工資性收入;三是提高農村醫療與養老保險的繳、存額度,并引導農民參投個人醫療與養老保養??傊?,唯有解決了農民的后顧之憂,才能使其放心參與土地流轉。
理清土地流轉主體間的關系。在農村土地流轉中,理清相關主體間的關系尤為關鍵,具體表現如下:一是在土地流轉中,農民、農業企業和政府是一個整體,其中政府是監管者,其應著力建立一套完善的土地流轉制度及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以吸引農民和農業企業參與其中,同時三者應準確定位,以保證農民土地流轉的有序推進(見圖2);二是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即在農村土地流轉中,政府應理清參與主體間的產權關系,并建立一個完善的信息網,以提高對土地流轉的服務能力;三是加大宣傳,以使每一位農民都能全面了解土地流轉的好處及使其積極參與其中;四是開創一個有償、自愿、依法的土地流轉新局面。
農業企業在土地流轉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其發展水平又會對其作用的充分發揮造成阻礙,因此政府應大力扶持農業企業的發展,具體表現如下:一是妥善處理農民與農業企業的關系,即雙方應建立利益共同體;二是在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條件下,通過制定專門的法律或組建農村土地管委會來界定農村土地的產權,從而減少土地在流轉中產生的交易費;三是規范土地流轉參與方的行為,即通過優化土地流轉程序、規范土地流轉合同和組建土地流轉管理機構來避免各方在土地流轉中產生沖突;四是通過正確引導,以保證農業企業所提供的農產品滿足消費群體的需要,即要求政府進一步規范企業與中介組織的市場交易行為,同時農業企業在制定發展策略時,應將消費者的需求變化考慮其中;五是推進農村金融組織改革,即農村金融組織在對待工、農業企業時,應堅持平等的原則,同時通過地方財政撥款和組建社團法人性質的區域互助擔保機構,以應對農業企業在融資上的困難。
綜上,在新農村建設中,土地流轉對解放農業勞動力、推動城鎮化建設及實現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國農村土地流轉尚處在發展初期,其中存在的問題仍十分突出。因此,應重視對土地流轉問題的探究,即從實際出發,探索出一種新的農村土地流轉模式,以實現農村土地的規?;洜I,從而為農民增收、社會穩定、國家發展創造保障性條件。
(作者單位:陜西省國土資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