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榮真
應用建筑防火裝修材料提高火災防控水平
◎舒榮真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經濟水平正處于一個高速蓬勃發展的狀態中。隨著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擴張和加劇,各類建筑設施的數量都在不斷增加。結合近年來高層建筑、三合一場所等場所發生較為嚴重的火災事故的現實因素,建筑設施的防火問題逐漸進入了公眾和研究人員的視野。本文主要從建筑火災事故的發生原因出發,分析了建筑材料耐火性的意義,并在文章最后介紹了裝修防火材料的類型以及常見的建筑裝修材料防火處理方法。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經濟水平持續高速增長,各類建筑體量不斷增大,設施數量不斷增多,結合近年來高層建筑、三合一場所等場所發生較為嚴重的火災事故的現實因素,建筑設施的防火問題逐漸進入了公眾和研究人員的視野。為了夯實建筑火災防護體系,除了提高人們的防火安全意識以外,從建筑材料的角度進行考慮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思路。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主要介紹了建筑防火材料的相關情況以及對于預防火災的相關原理。
防火分隔問題。建筑防火設計的相關規范和標準在對于防火設計進行相關規定時,其基本思路是對于防火能力進行分區管理,目的是即使火災發生,也能夠將損失控制在某一范圍內,而不是使得火災能夠肆意蔓延乃至造成整棟建筑物的損失。如果在建筑平面范圍較大,就應該在防火分區的或者是各個樓層之間的連接處進行防火隔離。然而,目前的建筑設施現狀表明,大多連接數層甚至幾十層的豎向通道(如手扶電梯、升降電梯)等都未進行防火隔離處理,即使部分建筑有相關處理,也僅僅是停留在表面工作。在這樣的防火措施布置現狀下,火災事故很容易引起無法估量的損失和傷害。
可燃易燃物數量增加。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建筑內部的裝修要求也隨之增加,市場上出現了許多新型、美觀、易清潔的裝修材料,然而這些裝修材料的耐火性如何,卻很少有人去關注。這無疑為建筑物火災的發生和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和先決條件。建筑物火災的發生往往是一些可燃物質受到高溫作用而燃燒,由于建筑物內部空間封閉性較好,很容易使得燃燒后的熱量迅速提升室內空氣溫度。同時建筑裝修材料往往集中在墻壁、天花板等內部空間邊緣處,隨著室內溫度的上升,其被引燃的幾率也逐漸增大。此外,火災荷載(建筑物內可燃物質的數量)也是火災事故發展的重要因素,通常認為,可燃貨物、裝修材料、部分結構部件都屬于火災荷載的范疇,火災荷載的數量與火災事故的損失程度成正比。
目前建筑市場中,裝修材料的主流產品仍然是以可燃或易燃性材質為主,耐火性普遍較差,例如:廚衛裝修大量使用的木質龍骨、泡沫數量等;墻壁或者天花板使用的墻紙;客廳或者臥室窗戶安裝的窗簾;地面采用的木質地板乃至沙發、臥室上布置的床上用品,幾乎都屬于火災荷載的范圍,并且分布較為集中,一旦其中一個物品引燃,很容易導致火勢迅速蔓延。
電器設備線路隱患。此外,一方面,我國在改革開放初期,興建了許多房屋,當時的電路或者電器設備設計及施工水平還相對落后,這些房屋經過多年的使用,大多存在線路承受荷載能力過小或者線路老化等安全問題,與之相對的是現代家庭或者公司相比以前都增加了許多用電設備如空調、微波爐等。在這樣的情況下,建筑內部的電路長時間承受較大負荷、線路布置不合理,很容易產生大量熱量甚至發生燃燒。如果這些自燃的線路與裝修材料距離較近,則會引起火災事故的發生。

建筑設施如果裝修完成后,幾乎內部空間的裝修材料都處于連接的狀態,當火災事故發生時,火源處的火苗很可能會順著裝修材料進行蔓延。如果此時裝修材料的耐火性能較高,對于火勢蔓延的情況就能起到緩沖甚至是阻止效果。此外,可燃裝修材料如果遇到室內發生火災的情況,也有可能發生爆燃的物理現象,其具體過程是:由于可燃裝修材料的氧化還原反應釋放出大量的熱量,使得火災事故房間內的環境溫度迅速上升,使得爆燃現象發生所要求的高溫環境很容易滿足。當室內其他暫未發生燃燒的可燃物品溫度上升到燃點時,就會起火導致爆燃。并且,建筑室內發生的火災產生的煙柱和火焰往往向墻壁、天花板處延伸或者集中,使得這兩處的溫度往往上升較快。然后這兩處地方往往又是建筑裝修材料較為集中的地方,如果裝修材料是運用的可燃材料或者易燃材料,火災事故的后果會更為嚴重。
在以往的火災事故中,由于許多建筑內部采用的裝修材料耐火性較差,導致火勢能順著裝修區域四處蔓延,造成巨大的損失。這種火勢蔓延的情況十分嚴重,蔓延速度快、方向廣,往往在較短的時間內就會使得整個房間內部形成火海一片。一旦建筑內部的火勢發展到一定程度,還會導致建筑內部的各公共區域如走廊、天井等彌漫高溫氣流、煙霧,使得建筑內部的電力、通風、給排水系統等設施受到高溫影響,嚴重的話更會成為火勢蔓延的新通道。
對于建筑裝修防火材料的劃分,我國的國家標準《建筑內部裝修防火施工及驗收規范》中有比較明確的規定。該規范對于防火材料的劃分主要從材料的裝修應用情況進行劃分,主要分為7個大類。如果根據材料的耐火特點進行劃分,則需要參考國家標準《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的相關內容,該規范中裝修材料主要分為A級不燃材料、B1級難燃材料、B2級可燃材料以及B3級易燃材料。對于材料的耐火性能,國際上通用的是做法是運用燃燒試驗方法進行判斷和劃分。對于試驗結果達到相應要求的,才能按照劃分的耐火等級進行實際運用。對于嚴格執行裝修材料的耐火性檢測,是保障建筑防火安全的重要手段。
鑒于上述情況,研究人員針對裝修材料的特性,根據材料的不同提出了阻燃成型法、阻燃加工法以及綜合處理法,來提高裝修材料的耐火性能。上述阻燃方法的機理大致相同,都是用難燃或不燃性的涂料將可燃物表面封閉起來,避免其與空氣接觸,使可燃物表面變成難燃或不燃的表面;將難燃或不燃的阻燃性物質添加到材料中去,實現材料自身的難燃性或不燃性;或以兩者結合的方式通過在材料的表面形成保護層,隔絕氧氣并阻止熱量向基材的傳導,或者利用某些材料在高溫下的脫水、分解等化學吸熱反應及熔融、蒸發等物理吸熱過程,沖淡可燃氣體和氧氣濃度,降低材料表面的溫度,并以不燃的脫水物或熔融體形成的覆蓋層隔絕空氣,以延緩或阻止火勢蔓延。
在現代社會,人們的消防安全意識在不斷地增強,研究人員也在從裝修材料的角度出發,提高建筑物的被動防火能力。相信通過各方面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夠提升我國消防事業的整體水平,更好的保護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作者單位:西藏自治區消防總隊拉薩支隊色拉寺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