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玉良 羅明標 廣州通信中心
關于海岸電臺進行NAVDAT試驗的技術分析
◎ 賈玉良 羅明標 廣州通信中心
海岸電臺是全球海上遇險與安全系統(GMDSS)兩大系統之地面通信系統,是海上安全通信的重要參與者,由于該系統主要采用的是二十幾年前模擬通信技術,目前已無法滿足現在數字通信技術和船上用戶需求。NAVDAT的提出給出了一種全新的數字傳輸安全信息廣播解決方案。隨著GMDSS現代化進程的深入,海岸電臺通過對NAVDAT進行前期試驗驗證,對于后期進行GMDSS技術升級改造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NAVDAT海岸電臺 OFDM 軟件調制解調
隨著GMDSS現代化復審的不斷深入,作為GMDSS中主要承擔安全信息播發系統的NAVTEX,由于數據傳輸速率低、功能單一等缺點,制約了其在新環境下的應用。2012年ITU發布了工作在500 KHz 頻帶的中頻海上移動服務數字廣播系統 NAVDAT,播發由岸到船的與海上安全相關信息的技術建議書。
NAVDAT是一種新型的岸基海上數字廣播系統,它采用最新數字傳輸技術,在500kHz上播發海上安全信息和其他服務信息。NAVDAT通過播發消息、文本、文件或圖像,實現海圖改正信息等航行相關安全信息的快速推送,并實現與船舶信息系統的無縫連接。NAVDAT系統通過聯網播發,還可實現A2海區的覆蓋。因此,NAVDAT可增強海事信息業務能力,是GMDSS現代化和e航海中的關鍵系統。
NAVDAT采用了一種類似于NAVTEX的時隙分配方式,便于IMO以相同的方式進行協調。其也可以以單頻網絡的方式工作。
無論采用何種播發方式,NAVDAT都會提供廣播、選擇性播發、特定播發等三種不同的播發模式。此外,NAVDAT 還提供對于任意種類的岸到船信息的加密廣播服務。
由于NAVDAT采用了數字編解碼技術,使得在10KHz帶寬的頻道上,數據傳輸速率高達15-25kb/s,是NAVTEX系統的300倍。正是NAVDAT高速的數據傳輸能力,使得它擴大了安全信息的播發范圍,能夠播發諸如海圖,氣象云圖,數據等等。NAVDAT能夠以友好的交互方式在接收端顯示,并能夠將信息整合至導航設備(ECDIS、INS)。
3.1試驗必要性
NAVTEX系統作為一個上世紀七十年代設計的系統,存在播發速率低、播發及時性差、不能滿足播發各類MSI數據的要求、不能滿足播發海事新業務數據的要求、不能播發多媒體信息、無法與船舶信息系統和設備無縫連接,需要人工操作等問題。
以廣州海岸電臺為例,廣州海岸電臺“全球海上遇險和安全系統”建設工程實施已近20年,現有NBDP/FEC廣播已很少船舶收聽,NAVTEX廣播又存在以上諸多缺陷,已無法滿足現代數字通信技術和船舶上用戶需求,亟需通過技術更新提高海上通信服務能力。NAVDAT在中頻500KHz有著良好的傳輸能力,可達250-300 nm,能有效覆蓋珠三角及粵東粵西沿海重要水域,同時滿足現代數字通信技術要求。利用廣州海岸電臺現有播發能力,僅需要對信號的調制解調過程加以干預,就能進行NAVDAT的試播發。3.2NAVDAT系統架構
NAVDAT系統主要由信息及管理系統SIM(System of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岸臺網絡、岸臺發射機、傳輸通道、船臺接收五部分構成。
下圖為NAVDAT的詳細的系統架構圖1。
在SIM模塊中,岸臺在收到各個數據源(氣象局,海洋局,VTS,RCC等)信息后,通過文件復用器進行數據處理,主要是優先級和時間有效性的設置,對于需要加密服務的消息的加密,消息向岸基網絡的傳輸等。文件復用管理和岸基發射管理主要通過特定的人機交互接口完成。
岸臺網絡可以是高速連接、低速的數據連接或者文件共享系統。
在岸基發射系統中,控制器主要用于檢查發射前頻帶是否空閑,通過同步時鐘同步岸臺信號,控制發射參數、時間和發射計劃,排版消息文件(分割成包)。
作為整個系統中重點的調制解調技術,調制器主要有3種輸入信息流:調制信息流(MIS)、發射信息流(TIS)、數據流。MIS主要用來提供頻譜占有信息以及發射信息流和數據流的調制模式(4、16或者64 QAM)。為了在接收端有良好的解調,MIS流通常也在4-QAM子載體上編碼。TIS主要是接收端的信息,比如數據流的錯誤編碼(由于中頻波白天主要通過地波傳輸,晚上通過地波+電波的方式傳播,這個值會不同),發射機ID,時間和日期等。TIS流可以在4或者16-QAM上編碼。數據流主要包括需要傳輸的消息文件。
在船端接收系統中,接收天線可以是磁場天線或者電場天線。射頻前端包括射頻濾波、射頻放大和基帶輸出,對于射頻前端,高敏感性和高動態范圍是必須的。接收系統中的解調模塊對基帶OFDM信號進行解調,重構包含發射信息文件的數據流。它提供時間/頻率同步,信道判斷,自動調制恢復,糾錯等功能。文件解復用器接收來自控制器的文件,審核消息文件是否正確,如有需要解密消息文件,使消息文件對終端應用可用,刪除過期文件等。消息文件應存儲在船臺服務器中,并通過特定人機交互接口和其他終端應用交互。
在OFDM生成階段可以采用硬件設備,也可以采用軟件無線電方式,在服務器或者發射器前端實現報文的調制。同樣在接收機端,也可以通過軟件解調接收信號。這里介紹軟件調制解調的過程,如下圖2所示。
用軟件方式實現消息、報文、圖以及岸臺發射機信息等數據的OFDM信號調制,可以通過以下3個步驟:
1)將待發射數據編碼轉換為二進制碼元,再對比特流進行16-QAM映射;
2)之后根據得到的幅度、相位值生成150路子載波。為保證OFDM信號的正交性,相鄰子載波頻率偏移41.66Hz,然后生成OFDM波形;
3)進行保護間隔、峰均比抑制等保護處理后保存為WAV文件。
在接收端還原具體信息,有以下2個步驟:
①接收WAV音頻文件,根據OFDM導頻信號鎖定OFDM音頻信號;根據OFDM解調原理,將音頻波形解調為二進制碼元;
②對二進制碼元進行轉換,根據固定子載波中的信息生成報文、圖文件、調制信息以及臺站發射機標識信息等。

圖1 NAVDAT系統架構圖

圖2 NAVDAT調制解調流程圖
NAVDAT系統是GMDSS現代化和e航海中的關鍵系統,NAVDAT系統是海事信息播發上的一次數字化革命,將增強海事信息服務能力。GMDSS現代化尚處于論證和設計階段,我國海岸電臺應抓住這一機會,加快技術研究和系統研制,并盡快進行實驗和測試驗證,形成符合國際標準框架的NAVDAT信息播發和接收的國內技術標準,增強我國在GMDSS現代化中的地位,亦符合我國海洋強國戰略目標的要求。
本文對NAVDAT的應用技術進行了分析和建議,對海岸電臺進行GMDSS現代化改造建設提供些許的參考。
[1]ITU.ITU-R M.2010 Characteristics of a digital system,named Navigational Data for broadcasting maritime safety and security related information from shore-to-ship in the 500 KHz band[S]. Geneva:Electronic Publication,2012: 2-8.
[2]崔昆濤,孫文強,夏國忠.NAVDAT對GMDSS海上安全信息業務現代化的增強作用[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5(2):52-53.
[3]高旭.水上通信業務中軟件調制解調技術的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