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媚,邵玉振,付祖良
(濟南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東 濟南 250101)
濟寧市楊家河公園公路橋——中承式鋼管桁架橋設計
王曉媚,邵玉振,付祖良
(濟南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東濟南250101)
通過吸取國內外鋼管混凝土系桿拱橋的設計經驗與教訓,引入管理養護和延長橋梁設計使用壽命的理念,對濟寧市楊家河公園公路橋的結構、構造細節和材料的選用進行改進,彌補了該體系橋梁的不足之處,提高了結構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系桿拱橋;吊桿;鉸支座;鋼管混凝土;桁架拱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和國民素質的提高,對城市基礎建設的要求不再僅僅停留于滿足功能性要求,對于其景觀、文化、技術含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為城市設計者需要更深入、更全面地學習、研究并掌握設計技能,提升城市基礎建設水平。
楊家河公園公路橋位于濟寧市楊家河入光府河河口處,跨越楊家河,與楊家河斜交,周邊環境分別為楊家河公園和新建大型居住社區(見圖1)。該橋作為連接北外環與楊柳新區、縱穿楊家河公園的一條重要通道,除了滿足通行要求,還應成為該區域的一個標志性建筑,使橋梁與周圍環境有機融合并有效提升景觀效果,體現設計的生態性、文化性、科技性、相宜性、現代性原則,在多輪方案設計比選的基礎上,選用了中承式鋼管桁架拱橋。

圖1 橋梁位置圖
楊家河公園公路橋位于兩河交匯處,視野開闊,根據河道形態和橋位處空間特點,需要一定的建筑高度,才能更好地從各個角度體現橋梁結構之美,形成該區域的一個景點。總觀各類橋型,對于周邊環境特點,斜拉橋過于硬朗,懸索橋建筑由于跨度原因高度不夠,中下承式拱橋可以達到設計者的理念。對于100~120 m的橋長、7 m左右的橋下凈空和12 m寬的橋面,中下承式拱橋橋型各方向比例都是非常協調的。根據河道的形態,設計采用中承式拱橋,主拱為雙鋼管桁架結構。橋體建筑線條剛柔相濟,新穎美觀,不僅突出橋梁的景觀效果,與周邊各角度背景和諧,建成效果十分理想(見圖2和圖3)。

圖2 橋梁建成實景

圖3 橋梁竣工實景
由于橋型的獨特構思和布局的特殊性,通過多處采用新結構和新技術來實現橋型構造要求,充分體現設計生態性、文化性、科技性、相宜性、現代性原則。
主橋結構形式為中承式鋼管桁架系桿拱橋,邊跨為現澆空心板簡支梁橋。主橋全寬12.72 m。其中主跨每側拱肋區寬0.86 m,橋面寬11 m,每側欄桿基座寬0.25 m,每側人行道寬1.75 m,車行道7 m。兩邊跨全寬11 m,其中每側欄桿基座寬度0.25 m,每側人行道寬1.75 m,車行道7 m(見圖4)。

圖4 橋型布置圖(單位:cm)
主橋主拱為變高度鋼管桁架結構,上下弦桿拱軸線均采用圓曲線,上弦桿拱腳跨徑90 m,拱矢高22.5 m,矢跨比1/4.5;下弦桿拱腳跨徑80 m,拱矢高23.2 m,矢跨比1/3.448(見圖5)。拱腳與橋墩鉸接,上下弦桿圓管直徑為72 cm,內部填充微膨脹混凝土,通過直徑為299 mm鋼管連接形成桁架。全橋采用兩片拱肋,拱肋橫向設置風撐剛性連接(見圖6)。

圖5 主拱圈(單位:cm)

圖6 橫斷面布置圖(單位:cm)
系桿設置為體外預應力,隱藏于兩邊縱梁內側,穿過橫梁預留孔,兩端錨固于橋墩上(見圖7和圖8)。系桿采用可換索式鋼絞線系桿錨具,系桿每側2根;錨端設可拆卸保護罩。該處構造設計施工方便,安全度高,景觀效果好,且便于后期檢查、維護、更換(見圖9)。

圖7 系桿構造圖

圖8 橫梁預留孔(單位:cm)

圖9 系桿實景
橋面系采用鋼-混凝土組合梁(見圖10),吊桿下相同間距設置鋼橫梁,橫梁間設置縱梁,縱橫梁相互焊接以形成橋面系受力骨架,縱橫梁上設現澆鋼筋混凝土橋面板,車行道表面為瀝青混凝土鋪裝(見圖11)。該橋面系構造形式整體性及穩定性好,提高了荷載縱向分布能力,同時減輕了結構自重,施工方便,且縮短了工期(見圖12)。

圖10 鋼-混凝土組合梁

圖11 橋面鋪裝設計圖

圖12 鋼-混凝土組合梁實景
拱腳采用鋼鉸支座的設計(見圖13和圖14),釋放了轉動約束,解決了拱腳處上下弦桿的局部彎曲應力集中問題,結構安全系數得到了提高。

圖13 橋臺構造圖

圖14 鋼鉸支座實景
吊桿采用PES FD5-55高強鋼絲索,吊桿上下吊點采用耳板結構,滿足吊點各向位移的要求,解決了短吊桿錨點易損的問題,施工方便,同時也便于后期吊桿的檢查、維護、更換(見圖15)。

圖15 吊耳節點實景
基于近年來國內多座鋼管混凝土系桿拱橋垮塌現象的調查分析,發現多數病害出現在吊桿和系桿,由于傳統錨固體系、索體結構和防腐體系等方面的缺陷,造成監測、維修加固困難,吊桿和系桿的使用壽命大大降低,拆換又困難,提高了系桿拱橋體系的使用風險;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很多橋面系缺少縱向聯系,荷載縱向分布能力差,橋面整體性不強,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吊桿的壓力,降低了橋體的局部穩定性。
針對系桿拱橋體系容易出現的問題,本橋設計的特點在于所有的結構、構造細節和材料的選擇等問題上,都引入了通過管理養護來實現和延長橋梁設計使用壽命的理念,彌補了該體系橋梁的先天性缺陷,提高了結構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楊家河公園公路橋于2009年8月開工建設,2010年3月建成通車,較好地達到了設計者的理念,得到業主和當地市民的廣泛好評,同時也增強了設計者求精求美求新的責任感和自信心。
[1]JTG D62—2004,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S].
[2]葉見曙.結構設計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U448.22
B
1009-7716(2016)07-0144-03
10.16799/j.cnki.csdqyfh.2016.07.042
2016-03-03
王曉媚(1970-),女,山東萊蕪人,高級工程師,從事道路橋梁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