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園

10-17歲是一個人從兒童發育到成年人的過渡時期,也被稱為青春期,這個階段,可根據孩子的骨骼發育趨向,及時給予指導、糾正,使他們擁有優美體型。
人在生長過程中,骨骼不斷地進行代謝活動,伸展、增粗、變硬等,骨的最終形態決定著人的體型。雖然骨的形態主要由先天決定,但后天的營養、運動、精神等因素也很重要。所以,處于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如果能夠注重后天因素,注意以下四個方面,就很可能會塑造一個優美體型。
一、及時補充維生素D
青少年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如果缺乏維生素D,就會造成骨質松軟,患上佝僂病,下肢的長骨在承受體重的壓力時,會造成畸形。常見的有膝內翻(“弓”形腿或“O”形腿)、膝外翻(“x”形腿)。一旦佝僂病得到控制,骨畸形也會得到改善,再用夾板或支架矯形,可糾正畸形。另外,缺乏維生素D,還會影響胸骨的正常發育,造成胸骨畸形,甚至影響內臟發育。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及時補充營養,尤其是維生素D的補充。
二、進行體育鍛煉
體育運動、體力勞動對骨骼和肌肉的生長影響非常大,可促進骨骼的鈣化,增強骨骼的力量,使肌肉更豐滿。同時,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還能使青少年長得更高。
三、保持正確姿勢
青少年時期,必須保持正確的坐立、行走姿勢,這對預防脊柱側凸和一些骨關節異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青少年應加強背肌、腹肌、髂肌和肩肌的鍛煉。早期脊柱側凸多是功能性的,如果不注意預防和糾正,就會發展成結構性的,這時通過改變姿勢亦無法糾正。側凸曲度較大的青少年,可用布帶或器械進行牽引或擠壓進行糾正。
四、防止運動受傷
青少年時期,一些骨骼沒有完全骨化,一些骨骼還沒有接合,因此運動強度不能過大,否則易造成骨損傷和畸形。如髖骨是由髂骨、恥骨、坐骨三塊骨頭組成,一般要在19-24歲才能骨化合成一個整體,所以女孩在運動時,要避免從高處往硬地面上跳,防止這三塊骨頭發生覺察不到的移位而進行不正常的接合,影響骨盆的發育和成年后生育。又如掌指骨的骨化是在18歲以前完成,青塵年在體育鍛煉或體力勞動時要倍加小心,如果過度損傷,會造成指骨和腕骨變形,影響手腕活動。
總之,青少年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要注意營養均衡,保持愉快的心情,選擇合適的體育項目,進行鍛煉。如果骨骼發育不正常,要及時進行矯正,這樣,就很可能擁有一個優美的體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