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云
隨著世界形勢的變化(政治、經濟、軍事、金融等),國家安全這個概念的含義和內容已經或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國家安全已不單單是軍事問題了,更不單單是邊境安全問題了。我們應有新的國家安全觀。科索沃戰爭就是很好的例證。
正是由于這個歷史性的變化,海島及因島嶼主權引起的戰爭,在國家安全中的地位與作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島嶼戰爭論》的出版,反映和順應了這個歷史條件的變化,反映了我國新時期維護國家安全的要求,真可謂“正當其時,正中靶心”。
在新的歷史時期,海島問題正上升為我國國家安全的全局性問題
像中國這樣的大國,現在沒有誰敢對我國發動大規模的侵略戰爭。那,我國安全就沒有問題了嗎?有,這就是海島及因海島主權引起的沖突。
1.中國特殊的地理位置與“海洋時代”的尖銳沖突。看一下世界地圖就一目了然了。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就像封住中國走向大洋的兩道屏障,我臺灣島就成了美國人布下的一顆阻擋中國走向大洋的釘子;我南海諸島被若干國家占去許多,那也會成為中國走向大洋的明碉暗堡。我國海岸線雖然很長,但有通向大洋的安全通道嗎?
2.經濟全球化的基本要求:海上行動自由化。保衛和拓展中國國家利益,必須過島鏈這一關。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進”和“出”,生死攸關。海島關乎中國國運。
3.高新技術武器的發展,引起戰爭形態的變化,海島在戰爭中的作用日益被強化。維護我國海島主權,正成為關乎我國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問題。
4.當前整個亞太地區軍事態勢表明,沒有島安就沒有國安,沒有國安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我們不傷害別人,但絕不能使我們自己的島嶼變為別人傷害我們的利器。
在當今世界大國中,我國的國家安全是受島爭影響最大的國家
縱觀當今世界,雖然各大國各有各的難題,但沒有一個像我國這樣受制于島爭。如果我國不能維護島嶼主權,能有真正的國家安全嗎?
1.地緣政治的現實,已使島爭變為我國國家安全最現實的威脅。分析一下東南西北、陸地海洋天空,當前我國所面臨的安全環境就明白了。
2.與周邊國家的海島主權之爭,正在成為美國扼制中國和平發展和實施“戰略再平衡”(戰略東移)的抓手。不夸張地說,美國使我國不得安寧的重要工具就是靠我國的幾個島(臺灣島、釣魚島、南海諸島)。美國利用島爭拉攏盟友,挑撥周邊國家與我國關系,插手亞太事務,制衡我國,真是“吃了原告吃被告”。
3.結論: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國戰爭威脅主要來自海上,來自海島,來自島嶼主權和海洋權益的爭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我國日益強大,這種威脅只會加強,不會削弱。(十幾年前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與今天的太平洋總部司令在南海問題上的表態,差距何其大!)斗爭的中心內容:爭奪我國領海島嶼控制權,以便封鎖我國走上大洋的通道。
從現在起,必須進一步把捍衛我國海島主權的斗爭提高到維護國家安全戰略高度來認識與部署
上述分析表明,島嶼戰爭對我國來說,已經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場實實在在的斗爭;我們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說說,而要腳踏實地地真干。
1.必須有“每島必爭”的堅定意志,永不言放棄。意志也是實力,當年的西沙之戰最能說明問題。東海航空識別區的設立,美國和日本鬧了一陣,又怎么樣呢?
2.加大海洋與海島戰略地位作用的宣傳,形成全民意識。要使全國人民都能從國家安全的全局上認識海島,堅定保衛我國海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充分利用海島,為我國的安全利益和經濟利益服務。主權島嶼不僅要占,還要用。
3.充分利用好當前難得的機遇(美國相對衰弱及模糊戰略,烏克蘭危機,中東亂局,東盟多數國家對我理解和支持,等等),打亂和延緩美國實施“戰略再平衡”的步驟。
4.爭分奪秒地做好打贏海島戰爭準備。在美國一家獨大的這個充滿霸權主義的世界,沒有多少道理好講,主要靠拳頭說話。準備就是戰爭。不戰而屈人之兵。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在過去的島爭中,有經驗也有教訓。
(責任編輯 王浩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