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光雨
近日,央視新聞報道“演員天價片酬”,將國內演員“天價片酬”的行業潛規則再次推向公眾視線。8月26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發布了關于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其中提出要堅決遏制“天價”片酬和明星炫富問題
總局下令遏制明星天價片酬
近日,央視新聞報道“演員天價片酬”,將國內演員“天價片酬”的行業潛規則再次推向公眾視線。8月26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發布了關于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其中提出要堅決遏制“天價”片酬和明星炫富問題。
其中要求指導行業協會聯合大型影視公司抓緊制訂抵制“天價”片酬的行業自律公約;指導相關行業協會就“注重影視作品思想價值和審美導向,優化影視制作成本結構”制訂倡議書,加強對市場的引導。完善備案立項環節審核要求,及時制止片方盲目炒作明星、粉絲、網紅的行為。 另外,通報提到,即將下發通知,要求各級電視播出機構在電視劇購播過程中不得指定演員、不得以明星大腕作為論價標準,在電視劇宣傳工作中不得對明星進行過度炒作。加強社會類、娛樂類新聞管理,遏制拜金追星、一夜成名、炫富享樂等錯誤思想傳播。
發展畸形還是市場必然?
騰訊視頻版權合作部總經理韓志杰表示,就在三年前,當時最大的劇《甄嬛傳》一集售價大概也就30萬,同級別的劇在去年價格漲了10倍,頂級的劇今年漲了30倍。這背后很大的原因是成本上漲,而演員成本上漲首當其沖。
慈文影視董事長、總裁馬中駿表示,近年來,演員的價格確實普遍上漲,報價三四千萬的演員大有人在,這個數字在前兩年就算是見頂了,然而現在更高的已經過億了。當然,導演、IP(知識產權)等方面也有上漲,其中不乏一些并不是很知名的演員,也跟著報很高的價格,普遍引起了行業的成本上漲。對于這樣的情況,下游需要理性看待。
打造出《如懿傳》、《虎媽貓爸》的金牌制片人黃瀾表示,“影視產業近年來高速發展,推動了演員等價格快速上漲,同時,我們缺乏一個合理的價值評估體系,如果一方面價格上漲了,另一方面卻沒有公平合理的價值評估體系,價格亂象就會出現?!?/p>
據悉,一個演員最初可能是幾萬元片酬,但隨著知名度的上升,其身價可以在短短數月或一年內上漲到數百萬元,如果一夜爆紅則會更高。行業目前缺乏一個靠譜的演員價值評估體系,很多價碼都是經紀公司自己喊出來的,若投資方不愿意給,該知名演員就不會參與演出。一些制片方有時候為了獲得一個具有號召力的演員會不惜天價邀請其出演。在娛樂圈,演員的圈內等級分得很清楚,一線、二線或是小花旦等,同等級別的演員之間會互相參考價格,一旦有一個演員拍電影的價碼從800萬元漲到1000萬元,則同等級別的演員也會同樣水漲船高。
根據業內不完全統計,天價片酬之下,制片方預算的50%-80%甚至更多都集中砸在幾位知名演員身上,而只有小部分預算是給予幕后團隊的,包括非常重要的編劇和后期制作等。而一部影視作品是否成功,其最基礎的核心在于好的劇本,若劇本不佳則再好的演員也“回天無力”。可惜,過多預算給予知名演員后,真正需要著力打造的編劇和后期團隊獲得的薪水很低,這也造成很多編劇或改行或隨意編寫劇本,而一些特效制作也因預算吃緊而降低操作要求,導致“雷劇”和“五毛特效”作品層出不窮。
而海外很多制作團隊都明白一部影視作品的核心基礎是劇本以及圍繞劇本所展開的幕后制作,迪士尼的劇本要經過無數次修改,管理流程極其嚴格,也給予編劇很大的尊重和相應的酬勞。在韓國,很多編劇被尊稱為作家,即便是宋仲基這樣的韓國一線演員,其面對編劇也非常謙虛。而不少美國電影公司更是愿意將更多預算投入到后期特效制作上,有時候會為了一個皮毛或光影效果斥巨資開發軟件。相對而言,他們并沒有把最大比例的預算集中投在幾個演員身上。
遏制明星天價片酬需要社會共治
8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分組審議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時,不少人建議限制明星“天價片酬”。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孫寶樹認為,目前國內當紅演員的片酬占到電影制作成本的50%甚至更多,大大超出國際標準。應制定片酬管理制度,控制演員的人工成本,以保障電影質量,“電影制作成本過分向演員尤其是明星演員傾斜,勢必會嚴重影響電影制作中編劇、布景、配音等相關制作環節的經費,導致電影空有明星陣容,而在故事情節、拍攝水平等方面的質量日益下降。因此,建議在本法中制定電影片酬管理的有關辦法,規范電影市場片酬行為,合理控制電影制作的人工成本,以保障電影制作的質量和水平?!?/p>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張平提出,應該通過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方式限制明星片酬。“現實中演員很少甚至從來不繳所得稅,經紀人同制片方商談片酬從來都是稅后收入。首先,應該對演員片酬納稅問題嚴格規定,制片方替演員納稅不合理也不合法。第二,建議一線影星片酬不得超過電影制作成本的20%或30%,一旦超過就應該大幅增加稅收?!?/p>
韓志杰表示,雖然目前明星片酬上漲很大程度上還是龐大的市場需求和一線明星稀缺導致的,這給上游內容制作產業提出一個要求,需要大膽起用新人,承擔起為行業培養新人的責任,而不是一味為了避免風險,大把燒錢任用一線明星。此外,觀眾也需要提高審美水平,不能一味追求一線明星的影視作品,而要對作品本身的藝術品位有一定鑒賞度。
那么遏制明星天價片酬出路在哪?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通報中提出,指導行業協會聯合大型影視公司抓緊制訂抵制“天價”片酬的行業自律公約;指導相關行業協會就“注重影視作品思想價值和審美導向,優化影視制作成本結構”制訂倡議書,加強對市場的引導。此外,要求各級電視播出機構在電視劇購播過程中不得指定演員、不得以明星大腕作為論價標準,在電視劇宣傳工作中不得對明星進行過度炒作。
行政命令為片酬改革指出一條明路,但在實際操作和細則規范上還需行業各方共同努力,以長遠的眼光做真正意義上的建設者、改革者。同時,觀眾需要理性看待明星陣容跟優質作品之間的關系。一方面,對空有陣容的影視作品不妨用腳投票,讓他們沒有市場;另一方面,也要多多支持雖然沒有一線大咖加盟,但依然制作精良、能打動人心的作品,慢慢扭轉追劇風氣。
如何來遏制明星片酬非理性上漲,從而制止天價片酬之風?對電視行業有著豐富閱歷的伍濤深入地闡述了他的看法。伍濤直言,“明星高片酬在市場經濟中是比較棘手的問題,需要法規條例制定者、電視臺、經紀公司、審計等多部門聯動”。
從具體的操作層面來說,伍濤認為可以采取明星打分制,從行業口碑、得獎情況、參加公益項目的比例等多方面給明星打分。“明星參加公益項目費用肯定是比較低或者是零報酬的,這樣就攤薄了他的整個收入,對他們本人也是正能量上的弘揚和鼓勵?!?/p>
針對明星高片酬合法避稅的現象,伍濤還著重強調了稅收上要嚴格監管?!艾F在明星片酬基本都是拿稅后的,一定要讓其個人報稅。不能讓制作方去交,或者通過與其所屬經紀公司以合同方式去避稅。審計部門也要一起連動,審查合同的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