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軍
火車票預售期的調整體現出鐵路部門在優化乘客出行方面的考量,乘客只有理清狀況,
在規定的時間內購票才是真正的方便之舉。
目前,乘客通過互聯網、手機客戶端及電話預訂火車票的預售期為60天,也就是說元旦小長假的火車票在11月1日就可以陸續預訂。不過,鐵路部門近日發布消息稱,2016年12月30日之后火車票預售期調整為30天,原本打算購買元旦假期火車票的乘客要等到12月初才能購買。
自2014年12月1日起,鐵路互聯網售票、電話訂票的預售期由20天延長至60天,時至今日,此政策還未滿兩年,鐵路部門對火車票的預售期又將進行一次大調整,調整后的結果如何還不得而知。在媒體的公開報道中,鐵路部門對預售期調整的解釋是因為部分新線路即將開通運營。
60天預售期曾引爭議
2014年12月1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將鐵路互聯網售票、電話訂票的預售期由此前的20天逐步延長至60天。然而,面對這個被稱為“史上最長鐵路火車票預售”方案,人們心存諸多疑慮:臨時出行能否買到票?該什么時候買票?會不會造成春節前“退改簽”高潮?“黃牛黨”會不會“東山再起”?
中華鐵道網評論員徐向榮曾在兩年前的一篇評論中說,預售期由當時的20天逐步延長至60天,鐵路部門當時出于兩個考量:一是聽取眾多乘客主張延長預售期的要求,便于乘客從容安排行程;二是提前掌握客流情況,有相對充裕的時間調配運力。
2015年的搶票季,比以往來得早了一些。火車票從提前10天購買,到提前20天,再到提前60天,變的只是預售期的長短,售票制度并無任何變化。有業內人士指出,預售期的大大延長,從一方面來講可以錯開購票高峰時段,減輕網售系統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乘客變更計劃、退票改簽的幾率。常言道“計劃沒有變化快”,提前60天制定出行計劃,最怕的就是臨時變卦。
彼時,鐵路部門對于60天預售的新規有如下解釋:首先,延長預售期說明鐵路運力和服務都有提高與完善,不然是不敢這樣賣票的;第二,可以及早掌握客流情況,有相對充裕的時間調配運力、加開列車;第三,旅客能一次性購買春運高峰期的往返車票,不必短時間內集中搶票。
從道理上看,鐵路部門的想法沒錯。其中最為決定性的因素,在于運力的增加,也就是增加票務資源的供給,如果火車運力真的能夠支持60天預售的購票需求,能夠從容應對巨大的客流壓力,那么這樣的改變是值得的。但問題也隨之而來,黃牛有充分時間囤票了;乘客的退票、改簽也隨之增多了。
事實上,在春運供需失衡的時候,延長預售期這樣的做法并不被業內專家看好。道理很簡單:乘客對春運買票難的焦慮根深蒂固,20天也好、60天也罷,總之能搶一步是一步。預售期延長,結果無非兩個:一是本來沒有春節出行需求的,也要補張票存著備用,因為這60天的變數太大;二是確定春節回家的乘客擔心票被搶光,只能囤票待退或改簽。總之,只要運能不改變,延長預售期不過就是放大了乘客的購票焦慮,結果必然增大盲目購票的持有及退改成本。
《民生周刊》記者發現,延長預售期是國際慣例,譬如旅客不僅可以提前購買客流高峰期的去程車票,還可以提前買到返程車票,由此還能把售票的高峰期和乘車的高峰期錯開。當然,寄希望于預售期能治得好一票難求的老毛病,那也許會令你失望。
理性看待預售期調整
2016年已接近尾聲,新一輪的元旦小長假購票季馬上來臨,火車票預售期由20天延長至60天的政策還未滿兩年,鐵路部門又發布消息,再次對火車票預售期進行大調整,此舉因何而出呢?
媒體評論員梅劍飛坦言,近兩年來鐵路部門實施的一些惠民政策,如鐵路部門優化退票、改簽規則,對開車前15天以上退票的旅客,不收取退票費。又如互聯網售票辦理購票、退票和網上購票支付時間的縮短,以及變更到站無需退票等政策,都是鐵路部門為了更好地滿足民眾需求而推行的。經過時間的檢驗,這些政策實現了當初鐵路部門推行新政的初衷。
那么,既然政策的實施已經順應了民意,為什么又將火車票的預售期進行一次大調整呢?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調整預售期的原因無非有以下兩點:一是,隨著近年來高鐵覆蓋面積的增大,鐵路網的不斷完善,人們出行方式的多樣化,讓人們出行有了更多選擇的機會。加之還有部分新線即將開通運營,現在購票對兩個月后出行的人們來說,變動性過大,若人們購買了兩個月后的車票,出行時發現車次和時間并不吻合后,又得進行一次改簽或退票的手續,會增加出行的不確定性。二是,在原來60天的基礎上縮短至30天有利于打擊黃牛黨,雖說火車票延長至60天的政策順應了時代的發展,可時間過長也給黃牛黨倒票、囤票預熱了“溫床”,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們購票的難度。
有接近鐵路部門的業內人士表示,乘客應正視調整火車票預售期背后的雙重性,理智看待火車票預售期的調整。一方面要及時掌握新線開通后車次的到發時刻,提前確定好自己的出行時間,在預售期內可購票時把握時間及時購票;另一方面我們應嚴格要求自身,在車站或代售點購票時通過正常渠道,網上購票時應從鐵路部門指定的12306網站進行購票,不要輕易相信其他購票方式,以免給黃牛黨制造乘虛而入的機會,最終導致自己購票難局面出現。
業內人士認為,不管是60天還是30天,火車票預售期的調整體現出鐵路部門在優化乘客出行方面的考量,乘客只有理清狀況,在規定的時間內購票才是真正的方便之舉。但相關部門要把預售期的事情做好,同時也應該做好三件事:一是預售期開始后,每天實時滾動播報票源數據;二是降低車票退改簽的變動成本,讓利于民;三是還要盡可能增加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