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兵
“我深知整容毀了自己,那個曾經熱情、單純的姑娘已經不在了。時間、金錢和精力就這么慢慢被消耗,社交圈子也越來越小。”
“整形將我人生完全毀掉了!”8月中旬的一天下午,一名廣東籍女子陳陳向《民生周刊》記者痛訴了整形對她造成的傷害。
自從7月底《民生周刊》刊發“整友”之死:醫療整形的陷阱》之后,不斷接到眾多整形失敗者的求助電話,也接到了相關涉事醫院的解釋,其中包括韓國ID醫院。上述廣東籍女子陳陳向《民生周刊》記者痛訴的也是在韓國ID醫院整形的經歷。
對于陳陳講述的整形經歷,《民生周刊》記者聯系了韓國ID醫院一一進行核實。院方給出了書面回復。
回復中韓國ID醫院透露,2015年,該院曾接收過中國國籍的手術患者約1000名。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據韓國官方統計,2014年中國赴韓做整形手術的人數已達5.6萬人。同時,據行業機構統計,我國赴韓整容事故和糾紛的發生率也以每年10%~15%的比例在增加。
《民生周刊》記者將患者采訪筆錄和涉事醫院的回復整理如下,以提醒愛美之人,愛美之心無可厚非,但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整容,盲目追隨整容并不值得推崇。
民生周刊:你為什么要整容?
陳陳:陪好朋友去整形醫院做牙齒矯正,遇到一個在醫院磨下顎角的姑娘,看了效果覺得還不錯。那個姑娘說像我這樣下顎外翻的,去韓國做效果更好。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認真做了一年功課后,了解到韓國有哪些醫院,效果如何,手術要注意些什么等等。我認為自己是個做事謹慎的人,但沒想到,還是栽在了醫生手里,讓我掉入萬丈深淵,從此開始無休止的檢查、咨詢、修復和維權。
民生周刊:赴韓整容經歷是怎樣的?
陳陳:2010年5月我去了韓國,在翻譯的陪同下,用了4天時間看了幾家整形醫院,出于價格和手術方案的考慮,最終在翻譯的建議下選擇了韓國ID醫院。削骨畢竟是大手術,雖然選定了醫院,但出于慎重考慮,我在手術前又咨詢了樸相熏院長兩次,院長說做了顴骨和下顎手術后,會改善很大。手術費用直接付現金,醫院可以優惠兩三千元人民幣。手術后在韓國待了3個星期后,我懷著忐忑的心情回國了。術后第四周,腫脹消除大半,我開始感覺自己左臉很不舒服,顴弓斷裂處繃得很緊,關節附近活動很不舒服。我把這個情況反映給翻譯和醫院,他們都說現在還是恢復期,要我耐心等待。術后半年,我開始發現自己嚴重大小臉,左下顎比右下顎小5cm×4cm的面積。左臉顴弓斷裂處也就是關節很不舒服,疼痛,張嘴受限制。所有的問題都集中發生在左臉,左臉顴骨和下顎骨頭都切多了,切除的分量并不科學合理,因為切掉太多,嚴重影響了功能問題還有下顎的缺失和皮膚的下垂。術前,樸相薰院長在我臉上畫了一圈要去掉的骨頭,弧度和輪廓剛剛好。有朋友猜測是換了實習生做,如果說是樸相薰院長親自做,不應該會出現功能性問題。
韓國ID醫院:院方對該顧客進行過手術,作為醫療人員完全恪守職業道德和謹慎負責任的態度對其進行了手術。ID醫院的醫療團隊都是由完成了實習醫課程的專科醫生組成,手術也是由給患者進行咨詢的醫生直接進行,因此院方完全不存在該女性所提及的實習生練手的問題。
民生周刊:你又去做了第二次手術?
陳陳:2011年5月,痛苦煎熬了一年,我的左臉依舊明顯比右臉小很多,左下顎不僅沒有角,而且還缺損了一大塊。左臉顴弓斷裂處也就是關節還是不舒服,疼痛,張嘴受限制。
媽媽陪我一起到了醫院,見到樸院長后,我說整張臉線條弧度很怪異,院長解釋是因為沒有做下巴,導致弧度不流暢,臉形看起來畸形。于是,我又接受了下巴全麻手術。
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我獨自一人來到韓國ID整形醫院3個月,院方只承認肉眼能看見的左下顎角缺失,但所有的功能問題都矢口否認。在簽訂協議書的時候,還埋下了陷阱,以賠付左下顎角的金額買斷了我左臉所有的手術失敗問題。
韓國ID醫院:術后該患者于2012年曾來訪過醫院提出了對手術結果不滿意,因當時也確認過手術上完全沒問題,傾聽了患者的不滿事項后院方和患者之間經過相互協商圓滿地解決了問題。
民生周刊:整形對你的影響有多大?
陳陳:整容對我影響很大,完全偏離我的人生規劃。一是左臉斷裂處很疼痛,張嘴受限。二是我心里很苦,我深知整容毀了自己,那個曾經熱情、單純的姑娘已經不在了。時間、金錢和精力就這么慢慢被消耗,社交圈子也越來越小。我整形失敗后,媽媽一直為我擔心,毀在我臉,痛在她心,她的離世與我手術失敗多少有關。
民生周刊:有改善的希望嗎?
陳陳:最近,我去上海咨詢修復事宜,面診了好幾位專家。對于我的功能問題,專家表示,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骨頭切除太多,導致功能性問題。專家并不建議用人工骨補缺損的下顎角來進行修復,擔心會有副作用。對于我顴弓斷裂處的疼痛,一位頜面專家建議我把顴弓斷裂處的鈦釘取掉,也許可以緩解疼痛狀況。6年過去了,現在我的顴骨完全靠鈦釘固定在臉上。
(應患者要求陳陳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