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
“他們隨時能拆掉,拆掉之后蓄水位就會升高,威脅附近村民財產安全,但是企業卻能提高發電收益。于情于法,都不可能讓它通過驗收。”
近日,有媒體以《浙江省衢江水利局嚴重怠政不作為》為題做出報道,引發輿論關注。
文章稱,“桃源水電站按照圖紙進行整改,但整改之后衢江水利局遲遲不來驗收,這一拖就是一年多,水電站相關設備長期閑置已經近乎報廢。”“兩年多的時間里,衢江區水利局遲遲不進行驗收工作,這種怠政直接導致水電站經濟損失一千多萬元,而未來,衢江區水利局卻不知要怠政到何日。”
浙江作為我國水利大省,自2011年以來,中央和浙江省委、省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目的就是加快水利改革發展。一位浙江當地的官員直言,近些年浙江的水利建設已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良好發展勢頭的當下,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水利局又因何被指“怠政不作為”?近日,《民生周刊》記者趕赴衢州市進行了調查走訪。
源起橡皮壩爆炸
10月31日,衢江區水利局收到由衢州市柯城區人民法院送達的《行政判決書》。
得知法院駁回了原告衢州市衢江區桃源水電有限公司(下稱桃源水電站)的訴訟請求后,參加訴訟的被告代理人衢江區水利局總工程師施雪山反應平淡,僅用“預料中”三個字表達了他的心情。
雖然官司“贏”了,但是施雪山告訴《民生周刊》記者,此前那則報道,依然讓他感到難過。“衢江水利局在桃源水電站整改事情上,做了大量積極的工作,說我們怠政不作為,實在是太冤了。”
上述報道載明:2014年5月16日中午,桃源水電站橡膠壩全段下游側發生爆裂,壩袋報廢,電站停產。慈溪市水利建筑勘測設計有限公司對改造工程進行初步設計,設計圖紙報送衢江區水利局并獲得審批。
《民生周刊》記者來到桃源水電站所在地衢江區峽川鎮大橋村時,有村民證實,“當年,桃源水電站的橡皮壩確實發生過爆炸”。
記者從衢江區水利局了解到,桃源水電站于2004年6月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2007年10月完成初步設計報告,2008年1月完成施工圖并開工,2009年2月水電站建成并網試運行發電,水電站裝機600kW。施雪山說,衢江區共有73家民營水電站,桃源水電站是其中一家,規模不大。
2014年11月25日,衢江區水利局組織工作人員對《桃源水電站堰壩改造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進行審查,并出具《關于衢江區桃源水電站堰壩改造工程初步設計審查意見》(衢江區水利[2014]162號),同意將桃源水電站原有的橡皮壩改為6扇3×10米(高×寬)的液壓臥床式翻板閘門。
衢江區水利局黨組副書記宋立明告訴《民生周刊》記者,液壓臥床式翻板閘門屬于技術較先進的產品,“可以將閘門平放到水平面,這對泄洪工作有很大幫助。”
既然是先進產品,又有明確的設計方案,但為何閘門安裝至今仍存有爭議?
強行斷電系由翻板超高
上文中提到的報道稱,“2015年8月14日下午,衢江區水利局和衢州電力局工作人員到電站強行斷電,從此桃源水電站連基本的照明用電都沒有了,每天只能靠點蠟燭照明守護電站!”
是否存在斷電的行為?施雪山說確有其事。“橡皮壩爆炸后,桃源水電站按照批復進行改造,但是改造完成后,未經衢江區水利局驗收,便私自蓄水發電。”
2015年3月底,正值當地防汛期。峽川鎮政府工作人員接群眾舉報,反映桃源水電站蓄水后,導致河流漲水,淹沒了上游農田和防洪堤親水平臺。
曾負責峽川鎮水利工作的峽川鎮原政協聯絡員陳金云是最早得知上述情況的當地政府官員。“去年春季防汛期間,有一天,五六個村民來鎮政府找我反映情況,說桃源水電站新安裝的蓄水翻板閘門太高,水漲上來淹死了地里的橘子。”
接報后,陳金云立即安排鎮政府水利員將問題告知衢江區水利局,“之后,我分頭做桃源水電站和被淹村民的工作。村民前前后后大概來找過我三次,反映同一問題。”
施雪山說,衢江水利局知情后即派人員到現場查看,同時委托某測繪公司進行測量復核。經測量,得出“現狀翻板門頂部高程超高”的結論。“我們認為桃源水電站未按設計施工,已嚴重影響上下游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2015年6月,衢江區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揮部發出督辦通知書,要求桃源水電站限期將翻板門高度降低至設計高度,“逾期將依法采取解列停產措施。”
“由于桃源水電站事后仍未按批復整改到位,當年8月,衢江區防汛防旱指揮部要求衢州電力局客服中心對桃源水電站解列停產。”施雪山說。
閘門翻板高度博弈
對于衢江區水利局被指“遲遲不驗收和嚴重怠政不作為”的說法,峽川鎮原政協聯絡員陳金云認為,桃源水電站沒整改就不存在后續驗收。“你不改,是不會讓你(桃源水電站)通過的,不要抱僥幸心理。”陳金云說,他曾和桃源水電站負責人這樣講過。“我知道水利局多次要求電站整改,開大會就開了兩次。會上大家很明確的觀點就是桃源水電站整改不到位,要求其積極整改,盡快通過驗收。”
到底如何整改?整改是否遇到技術壁壘?衢江區水利局黨組副書記宋立明和總工程師施雪山都表示,改造程序并不復雜,“主要是桃源水電站是否想改。”
記者了解到,雙方對于改造存在的分歧,主要圍繞在桃源水電站認為衢江區水利局對電站閘門高度審核錯誤,并認為衢江區水利局不決定是否同意進行蓄水驗收,程序不合法。
“桃源水電站認為,其自行將堰壩東西擋墻兩側用鋼板安裝了閘門限位墩腿,已滿足設計要求,應予驗收合格。”
施雪山嘗試直白地表述該專業問題:按照設計報告內容,桃源電站應該建設6扇3米高的翻板閘門。但是水電站卻定制安裝了3.5米高的閘門,明顯不符合設計要求。責令其整改后,水電站用一塊簡易鋼板,限制了閘門的角度,使其中兩扇門無法垂直站立,從而達到3米的水平高度。
“就好比一個人身高一米八,他弓著腰的時候就是一米七,那你能說他的身高是一米七嗎?”施雪山說桃源水電站所謂的閘門限位墩腿,“他們隨時能拆掉,拆掉之后蓄水位就會升高,威脅附近村民財產安全,但是企業卻能提高發電收益。于情于法,都不可能讓它通過驗收。”
10月31日,衢州市柯城法院作出行政判決,駁回了桃源水電站的訴訟請求。法院認為原告桃源水電站主張被告衢江區水利局作出的整改意見程序違法,缺乏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