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懿

摘要:文章以公共衛生資源和公共衛生服務為對象,根據多年的天津市數據分析主要年份衛生總費用,政府衛生支出,社會衛生支出以及個人衛生支出,對天津市城鄉衛生資源的配置效率進行了實證分析,并提出有參考性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衛生資源;總費用;投入
大數據背景下,在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中,居民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狀況是衡量現代社會文明的兩個重要指標,衛生事業發展在我國十三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人的素質上不去,就不可能有創新的科學技術和經濟的大踏步前進:而擁有健康和協調發展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最終目的。沒有全國各族人民身體健身水平的提高,也會影響中國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現。根據調研數據和部分年份的統計數據,雖然數據顯示我們國家人均衛生費用大于教育費用,由政府來承擔最高的有99%,最低的也達到90%。
如果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計算標準,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的人均衛生支出是較低的,按照當年購買力平均價計算,我國不僅不能與經濟發達國家相比。而且與東歐的轉軌國家和南美的發展中國家的差距也很大,僅僅高于與我國有同樣的人口壓力經濟相對落后的印度。即使按照官方匯率來計算也差別不大。
20世紀80年代后期,我國衛生事業向市場經濟衛生體制過渡,天津市在經濟轉型期的和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衛生事業也得到蓬勃發展。1994年之后,國家政府財政收入占GDP比例逐年提升,天津市從1996年開始,這一比例也不斷上升,體現了天津市政府對衛生事業的關注。
根據統計數據,天津市衛生資源總量相對于整個城鄉發展進程是滯后的,人均公共衛生及服務資源與全國其他大城市相比水平較低,與天津的港口和直轄市地位之一不符合:市政府衛生總費用的支出與各個區縣衛生資源利用效率不協調,公共衛生費用大都聚集在市內六區的大醫院,各基層衛生服務中心及公共衛生服務單位投入的比例偏低。
從近十年的數據觀察到,天津市衛生資源進入市場的程度很高,對數據做一個具體分析,筆者發現:按照衛生費用的真實值,以1995年為不變價計算1995-2015年的平均值,得到天津市人均衛生費用95.2元,其中人均政府衛生支出22.3元,占人均衛生費用的25.8%。這說明在人均95.2元的衛生費用中,政府只付出了不到26%,剩下的74%(77.7元)是各級衛生部門從市場中獲得的。
天津市社區公共衛生人力不足,人員結構不合理等方面都是目前十三五面臨的嚴峻的問題,四郊五縣服衛生務人員老齡化、無資質人員提供服務、醫護人員短期兼職相對普遍。完善全天津市統一的公共衛生服務規范是近期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前進的重要保障:另外,各區縣間和服務中心間各項衛生事業項目的開展不也有待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