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瀟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主辦的第3屆香港國際鉆石、寶石及珍珠展及第33屆香港國際珠寶展,分別于亞洲國際博覽館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圓滿舉行。今年兩展共有來自54個國家及地區,超過4,380家參展商參與,吸引來自147個國家及地區,超過80,000名買家入場參觀采購,按年增長5.4%。香港國際鉆石、寶石及珍珠展的買家人數逾31,000人,而香港國際珠寶展的買家則超過49,000人。
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周啟良表示:“雖然環球經濟前景面對不少不明朗因素,但兩展仍然吸引到眾多本地及海外買家參與,顯示我們這個全球最大的珠寶商貿平臺在環球珠寶業界中的重要地位,亦證明香港在珠寶貿易方面的領先優勢。海外買家當中,以中國內地、印度、菲律賓、越南、英國及馬來西亞的買家增幅最為顯著。”
近半受訪業界料今年銷售平穩
買家對港供應商評價高
大會在兩展期間,即場訪問超過1,200位參展商及買家,以了解他們對珠寶行業前景的看法,以及對產品趨勢的預測。 有近一半(47%)的受訪者預期今年的整體銷售額會持平,預期有增長的占15%,預期銷售額會下跌的則有38%。而產品售價方面,64%的受訪者預期售價會平穩。除本地市場外,最多受訪業界看好的市場是中國內地,其次是北美及西歐。
產品潮流方面,50%受訪者認為白色K金的珠寶今年會受市場歡迎,其次是玫瑰色K金(38%)和黃色K金(31%);而采用的寶石,則以鉆石(54%)最備受看好,其次是珍珠(17%)和紅寶石(15%)。如果按產品類別劃分,最多受訪者看好時尚首飾今年的市場前景,其次是貴重珠寶和喜慶嫁娶類珠寶。
調查亦了解到珠寶業界對今年經營情況的看法。有43%的受訪者預期今年主要的經營挑戰是經營成本上升;有四成的受訪者認為,今年的挑戰是成熟市場疲弱;亦有32%受訪者認為原材料價格波動為今年的主要挑戰。
調查亦發現買家普遍對香港這個商貿平臺及香港供應商給予不錯的評價,有73%的受訪買家認為香港是理想/非常理想的采購平臺。香港珠寶供應商在各方面的表現都得到買家的肯定,對于品質的滿意率達到90%,在設計/技術(83%)、款式/種類(82%)、手工(79%)和服務(78%)的滿意率亦很高。
本地及海外展商:成績超乎預期
兩展一如既往,為珠寶業界接通全球供應商和買家,協助企業拓展更多市場。日本參展商Crossfor Co.帶來專利的「靈動鉆石(Dancing Stone)」設計。公司總裁及創辦人土橋秀位表示,在展會上認識到15至20家潛在授權經營商,包括歐洲、美國和香港的公司,部分更已簽約,展期首兩天亦接獲來自歐洲和東南亞的訂單,金額達20萬美元,成績出乎預期理想。來自瑞士的ALine GmbH行政總裁Alexander Leuenberger由首屆香港國際鉆石、寶石及珍珠展開始一直參展,他指除了有來自法國和英國的現有客戶,趁著展會跟他們會面,商討新訂單外,亦吸納到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新客戶,認為香港是他們拓展亞洲市場的重要據點。本地參展商Dharam銷售和市場營銷總監Vipul Sutariya表示,在展會中認識到來自中國內地、澳洲、印尼、泰國、韓國、臺灣和美國等地的買家,部分更即場下訂單,認為今屆參展的成績更勝去年。
海外買家:展會提供多元采購選擇
亞洲市場對珠寶的需求持續增長,來自亞洲及中國內地的買家采購態度積極:大連友誼商城的買家曹英表示,今次的主要采購目標包括紅寶石、藍寶石和珍珠的珠寶首飾,已經物色到5、6間潛在供應商,當中以香港企業為主。首次參觀鉆石、寶石及珍珠展的俄羅斯企業Kamirus東主Kirnesh Jain表示,物色到兩家來自以色列和印度的鉆石供應商,預料會下最多15萬美元的訂單。阿聯酋珠寶零售網站KYRA Diamonds創辦人Anand Datwani則認為展會令他了解行業潮流,他分別于珠寶展及鉆石、寶石及珍珠展,采購了20萬美元的婚戒產品及50萬美元的碎鉆。首次參觀珠寶展的英國零售商Allum&Sidaway Ltd董事Jason Paul Allum贊揚展會規模龐大,提供很多選擇,認為是他參與過的珠寶展中最好的一個。他計劃在展會中采購總值10萬美元的鉆戒,以滿足當地市場對訂婚和結婚戒指的需求。
掌握行業潮流 促進業界交流
除了為參展商和買家提供一流的推廣展銷及采購的平臺外,大會亦希望業界借著到訪展會加強交流行業及市場資訊,因此于展會期間,安排了各類型活動:交流酒會讓業界趁機廣結商網;研討會讓業界認識行業新技術、新物料和產品潮流;多場珠寶匯演讓業內人士欣賞到最新款的設計,啟發更多創作靈感,務求讓本地和外地的參展商及買家,在展會中滿載而歸。兩展共舉辦了35項活動,吸引超過5,000名業內人士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