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ily


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主辦的一年兩次的香港時裝節一直是亞洲時尚界的重要活動之一。香港貿發局傳訊推廣事務總監蘇詠雪女士特別來京拜訪北京媒體,為2016年秋冬香港時裝節造勢。借此機會,本刊記者特別采訪蘇詠雪女士,為大家提前預知2016年秋冬時裝節動向。
《時尚北京》:香港服裝行業的現狀是怎樣的?
蘇總監:現在的香港是在尋求再發展的時間,消費水平的提高,讓許多低檔次的產品沒有了銷路,印度、曼加拉一些地區的產品和你做的一樣好,價格卻比你便宜。香港的制造業在慢慢的萎縮,但是同時很多以前做國外品牌制造的這些公司又開始創自己的品牌,進行推廣。中間也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在推廣的過程中,一開始的定位錯了,永遠都是在中間平平無奇的路線走,很容易就被人家遺忘了。遺忘以后你就很難再翻身,你寧可又推一個新的品牌?,F在很多品牌都是走年輕人的路,但是這個也是最難的,年輕人不太重視品質,追求快時尚,這樣就導致所有的過程周期都縮短,兩周起版、兩周起貨,那你怎么樣用例行的運營方法,所以采購也影響。香港現在也是推時裝的產業,政府放很多資源去培訓,一就是培訓新的設計師,要不然你走不上品牌之路。第二培訓設計師在中間的時候,你有天分有好的設計,下一步就是開始商業化。香港一些舊的紡織企業就投放資源去投資,去投資造版少的廠房,搬回了香港,因為量可以小,工可以精,然后就少量制造。之后就由貿發局不同的品牌開始全球推廣。我們現在有一些設計師我們帶他們參加一些二線的時裝節,比如說東京、哥本哈根。有幾個剛剛做完紐約。慢慢積累知名度以后,訂單就會隨之增加。
《時尚北京》:香港時裝節主辦是哪些機構?
蘇總監:是以香港貿發局為主力,但是沒有協會我們也辦不起來。有行業的參與,但是我們并不是單個廠家去做,需要協會去支持。今年的九月我們的時裝節會大變身,以往就是兩個部分,一個就是針對紡織業,供應的一些工廠,是以展覽為主要形式,小部分是設計師Fashion Show。但是九月差不多就全是Fashion Show的形式。就是希望能跟全球的時裝周的概念接軌。九月份也是我們的大挑戰,為什么現在談合作是一個好時機。我們也正在聯系,同過我們在全球四十三個辦事處聯系時尚行業里的設計師和品牌。希望這些設計師和品牌能參加我們9月的時裝節。
《時尚北京》:香港貿發局舉辦2016年秋冬時裝節的優勢在哪?
蘇總監:香港時尚會展,全球征集品牌有設計師,以前有這個基礎,以前是放在1月份的國際時尚薈萃,它以前就有大概400多個品牌的基礎,我們轉到九月份的,一般是以前的基礎,另外我們要拓展和別的設計師的合作。
《時尚北京》:這次如何確立開始時間?
蘇總監:9月份的時間也很難定,全球時裝周的時間都在9月。時裝周9、10月不開的話,也不能在其它的時間里做。所以我們把時間定在紐約時裝周之前,希望大家來參加。
《時尚北京》:未來香港時裝節,貿發局有什么新的規劃?
蘇總監:現在還在構思,現在在亞洲還沒有一個平臺可以展示亞洲的時裝品牌,就是融合所有亞洲比如說中國、日本、東南亞,其實中間沒有一個比較中和的平臺,所以我們希望把香港打造成這樣的平臺。比如說歐美、拉美的賣家希望想起亞洲的品牌就去香港,不用到處走?,F在看過日本、韓國都是非常日本,非常韓國的。他們很重視自己的設計師,香港也有。但是以外向的經濟來看我們也會推廣。希望以后亞洲的時裝節,以香港為風向標,先會來香港,然后再去其它的亞洲國家,但是其實做到這點是非常不容易的。
《時尚北京》:如果辦好一個服裝節,您認為最好的步驟是什么?
蘇總監:一定要走品牌的路線,你要打響你的平臺。用網絡紅人也好、或者說通過媒體和一些明星啊,總之有一個品牌,有故事可以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