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霞?王維陽
摘 要:頂崗實習是在學生完成在校學習課程以后進行的企業實踐環節,是鍛煉學生專業能力和非專業能力的重要途徑。由于技校生綜合素質的“特殊性”,進入企業會面臨各種問題,及時對其加以情感溝通引導,將對整個頂崗實習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從而真正實現校企合作共贏。本文就如何做好技工學校頂崗實習生情感溝通引導工作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思想動態管理 情商培養 “不適應”癥狀
頂崗實習生是擁有學生和企業準員工雙重身份的一類特殊群體,正因其特殊性,決定了在頂崗實習期間實施有效跟蹤管理的重要性。人最敏感脆弱的便是內心情感,對于正值青春年少的學生,他們的心理變化更是迥異,甚至無預見性可言。所以,學生的思想動態管理作為頂崗實習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在穩定學生學習狀態、提高學生實習效果以及保障學生實習利益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筆者認為,在頂崗實習期間,學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從而“滋生”不同的情感或情緒,學校、企業、家庭多方及時恰當地對其情感加以有效溝通和引導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技工學校的學生,他們的“特殊個性”又更增加了這一舉措的艱巨性。
一、頂崗實習生面臨的窘境分析
1.適應能力分析
適應在心理學上一般指個體調整自己的動機和心理狀態,使之與環境條件的要求相符合。適應能力包括人際交往能力、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客觀評價自我的能力、承受一定挫折的能力等等。適應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就業的成敗。
技工學校的學生,就業率相對高些,因為絕大多數學生對自我崗位的定位要求還是挺準確的,但就業質量并不高,待遇相對較低。初入職場,需要調整或學習充電的較多,但容許適應的時間并不多。在學校,學生周圍都是同齡的、相似的群體,即使偶爾搞點“小特殊”,耍點“小任性”,老師也會適當督促教導、批評處罰,并沒有使其感到有太多的不適應性,甚至有的還不自覺地形成了一定的依賴性或被動性。但學生進入企業,成為企業的準員工后,環境的性質發生根本性改變,不會再有誰時時刻刻“監督”或說教,要靠自己學著如何了解一切、如何融入一切、如何評價一切、如何解決一切。
適應能力強的學生基本不會感到有太多壓力。但適應能力弱或較差的學生,就可能會產生一些負面情緒。有的會選擇向朋友、家人或老師傾訴,有的則壓抑著這份不快,自我堆積,甚至還會不自覺地將這種負能量帶入工作中,從而影響到領導或同事們對其的評價,陷入惡性循環。
2.專業能力分析
一般來說,學生就業后能否很快適應專業工作要求,取得用人單位的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同,與其掌握專業知識技能的狀況密切相關。學生專業知識技能的水平越高,就越能勝任工作和發展工作,越有利于工作中各種關系的處理,更利于形成良好的職業發展循環。
進入企業,雖然面對的是嶄新的生產環境,但學生因個體專業技能功底的不同,再加之領悟能力、勤奮度、吃苦耐勞精神等綜合因素的輔助作用,有的頂崗實習生會因為是新手,沒什么經驗,技術上不夠熟練,導致無法順利完成生產任務而產生對工作的抵觸心理、消極心理,有點“自我強迫較勁”,認為既然做不好,那肯定是自己特別笨,沒有這個崗位的操作能力,干脆就放棄不做或瞎做了,大不了換個工作,沒有基本的責任感或對工作的尊重感。更有甚者,不想著認真勤奮些,多主動虛心向老師傅請教,快速提升自己對新設備的運用掌握能力,從而達到相應崗位的專業技能需求,而是將一切責任歸咎于學校,譴責學校為何不多教他些,為何沒有跟企業同樣的設備。有的學生將一切責任歸咎于同事,為何不像老師或同學那樣,一遍遍地教自己直到學會為止。有的學生還將一切責任歸咎于父母,為何不幫自己找份好工作,像別人一樣“輕松掙錢”,像別人一樣“成才”。類似上述這些負面情緒囤積得越多,其實學生自我精神壓力也會越大,如果不加以及時溝通引導,學生很容易陷入一些偏激或更嚴重的思想漩渦里,反而不利于工作的開展和職業能力的提升。
二、頂崗實習生情感溝通引導的有效措施
頂崗實習是為了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專業知識、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既不同又緊密聯系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通過課堂教育與實際工作的有機結合,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
1.學生情商的培養
品德教育將影響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要注意學生的思想品德,只有思想品德好的學生,才能培養形成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和良好的職業忠誠度,才會促進企業文化建設。
教師不光要傳授知識,更要傳遞一份愉悅。救一個人,要先救他的思維;救一個人,要先教他改變心態;幫一個人,要先幫他養成良習;助一個人,要先助他自己做完事情。就業難最大的問題不是培養的學生多了,而是就業觀念沒有轉變。教師要幫助學生破除鄙薄輕視職業技能的思想,樹立尊重勞動、尊重技能的觀念,破除狹隘的成才意識,樹立行行出狀元的觀念。
除了在校期間,通過各類課程或各類主題活動對學生情商進行有意識的培養外,學生進入頂崗實習期,學校特別是班主任,也不能中斷這種培養,要不定期地跟蹤學生的思想,及時掌握學生的動態,了解學生的近況。如果條件允許,最好能與企業人事部門、家長建立為期一年的頂崗實習卡或檔案。一旦碰到那些“不適應”學生,教師就能通過這個卡或檔案,采用多種形式,比如QQ、微信(視頻)、電話、面敘等方式,幫助他們消除“不適應”癥狀,愉悅投入企業建設中。當然,一方面,學生若能主動參與到這項活動中會獲得最佳的管理效果。另一方面,情商的培養絕非是短期即見成效,而是一個長期系統性的工程,它隱蘊于日常的點點滴滴中,需要我們對學生進行動態的心理跟蹤輔導。
2.學生智商的強化
這里的智商,特指專業知識和技能。技工學校的學生,專業技術過關是最基本的,否則進入企業,就不能快速上手,用人單位的評價將大打折扣。學校要密切與相關企業的合作,要盡量避免學校實訓與企業生產脫節,借助軟硬件的保障,提升學校專業內涵建設。比如,前期聘請企業專家和技術骨干,共同參與或主導課程設置;中期參與或主導技能過程化考核評定,向學生傳授強化最基本的操作技術和技巧,并教會學生要舉一反三,而不是被動地似棋子推一步走一步;后期參與或主導,提醒、引導學生如何調整自己以適應企業節奏,如何在職場中贏得競爭力,獲得主動權。
教師及時疏導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心理問題,讓學生零距離感受企業文化、熟悉企業管理模式和運作機制,掌握職場人際技巧等,從而為學生順利就業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使學生更自信地踏上工作崗位。這樣也能在真正意義上實現校企互贏合作,從而為后續的招生就業創下更好的口碑效應。
參考文獻:
[1]王玨.淺議頂崗實習期間學生管理工作遇到的問題[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3).
[2]李娟.從企業的視角淺談對頂崗實習學生管理[J].人力資源管理,2010(3).
[3]周曉陽.淺談技校頂崗實習學生的心理問題及疏導策略[J].職業,2013(14).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