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機械制圖教材正在試圖打破標準過時、內容陳舊、貪大求全的編寫模式,進而探索教材編寫的創新之路。機械制圖教材究竟應該如何編寫才能適應中職教育發展的需要?如何才能使受教育者學到實用的技能?本文通過分析提出,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制圖教材編寫要以識讀零件圖為中心編排內容,做到學以致用。
關鍵詞:機械制圖 教材編寫 零件圖 中職學生
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中等職業教育正快速地向前發展,中等職業學校的教材改革已納入到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之中。機械制圖教材也正在試圖打破標準過時、內容陳舊、貪大求全的編寫模式,進而探索教材編寫的創新之路。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幾點看法,希望和同行共同探討。
一、教材的編寫要立足于課程的服務對象
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制圖課程的任務應該是:掌握繪制機械圖形的規則(即國家標準);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識讀和繪制零件圖的能力。教材編寫要緊緊圍繞這些任務進行。
教材內容的安排要打破傳統陳舊編排模式,以三視圖作為入門知識,以徒手繪圖作為知識引導,充分滿足中職學生對機械制圖的幻想和希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將學生領進機械制圖知識的大門后,再以國家標準規范其作圖,加強學生對機械制圖的認識。
二、教材的編寫要以識讀零件圖為中心
教育部《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中提出,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是“在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作為在第一線工作的操作人員,識讀零件圖是其必備的基本技能,教材的編寫必須要以零件圖為核心安排教學內容。
規范的零件圖應包含四項基本內容:一組圖形、全部尺寸、技術要求以及標題欄。這四項基本內容涵蓋了機械制圖的大部分知識點。
1.一組圖形確定了教材的基本內容
對機械加工的操作者來說,零件圖的這四項基本內容沒有輕重之分,它們都是制造和檢驗工件的重要依據。但對于正在求知的學生來說,若要能看懂零件圖,則必須要從繪制圖形開始學習。
零件圖中的一組圖形是指能夠完整、清晰地表達零件各部分內外結構形狀的圖形。若要完成這樣的圖形,教材的編寫必須在《機械制圖》《技術制圖》國家標準的基礎上,按照投影作圖原理、視圖、剖視圖、斷面圖、常見工藝結構畫法以及標準件常用件的規定畫法等等的遞進秩序,編排必要、夠用的內容。其中投影作圖原理既是入門知識也是后面各種繪圖方法的基礎,它的引入直接關系到初學者對本課程的關注度及持久學習的熱情,要加大它在教材中的篇幅。
2.尺寸標注要出現教材的重要知識點
尺寸是零件加工的直接依據,是零件圖中指令性最強的部分。全部尺寸確定了零件各個部分之間的形狀、大小和位置。尺寸標注是機械制圖中的難點內容,它的編排要由淺入深地出現在知識點的遞進處,并逐步被后面的知識所利用,以達到貫穿整篇教材、使學生能隨時識讀的目的。通常在五個知識點處安排尺寸標注:在投影作圖原理之后編排尺寸標注初步知識;在平面圖形畫法和基本幾何體畫法之后安排簡單圖形的尺寸標注;在組合體部分開始介紹國家標準中有關尺寸標注的規定;到了零件圖部分再按照國家標準中的規定標注法去規范零件圖中的尺寸標注。
3.技術要求要作為獨立課題出現在教材中
技術要求是零件質量的保證。影響零件質量的因素有尺寸公差、表面結構、幾何公差、熱處理方式等等。國家標準對這些因素都有專門規定,有的用符號表示、有的使用數字范圍表示。教材中對每個因素都要設置獨立的課題,強調這些技術指標符號的畫法、含義和標注,以便使學生對此足夠重視。
4.標題欄是零件各種信息的落腳點
標題欄是零件圖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它記錄了零件的名稱、材料、比例、制圖時間,以及制圖單位和相關責任人等信息,以表格圖線形式出現。它可放置在教材中圖線的畫法部分作介紹,最后在零件圖中再作強調。
三、教材的編寫要學以致用
中等職業教育的指導思想是“以就業為目標”“學以致用”。教材的編寫要貫徹這一宗旨,以識讀零件圖為主線,合理有序地安排課程的知識點。基礎部分強調投影作圖,打下看懂零件圖的良好基礎;應用部分強化零件圖的概念,每個知識點都以機械圖樣為引入,使學生明白自己要學的是什么、用在何處。
總之,教材是為學生服務的,教材的編寫要滲透“培養”的理念,機械制圖教材的編寫要圍繞零件圖進行。
參考文獻:
[1]王冀徽.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制圖教材編寫要守正出新[J].職業,2015(14).
[作者單位:安徽省蚌埠職教中心(蚌埠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