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發現,山外有山,你腳下的只是個小山丘,你面前的才是真正的崇山峻嶺。
如果讓你重回大學時代,你會怎樣度過那美好的4年?
我的外甥女小滿,剛剛念完高中,考取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她馬上長大成人了,全家人爭著想把人生經驗教給她。所謂“家人眼中無圣人”,小滿并不認同我們:你們這些婆婆媽媽,有什么資格冒充人生導師?
于是,我發動組織了一個小小的調查,只有開頭的這個問題,大概有近200人回答了我。
我得到最多的答案就是:好好學習。
我有個朋友畢業于曾經名震天下的黃岡中學,中學6年,完全以高考為目標,順利考上北大后,就像魚兒擺脫金鉤,突然間沒有老師的循循善誘,沒有12道金牌般紛紛灑下來的卷子,沒有家長的耳提面命,自由來得太猛烈,他適應不了。
圖書館書那么多,從何看起?索性算了;選修課那么多,怎么遴選?隨便挑個;天天都有講座,個個社團都在招人,一煩一懶,就這么著吧。
畢業一下子迫在眉睫,他發現,已經浪費了一生中最珍貴且不會重來的4年時光。
再沒有這樣的機會了:這么好的資源,無數專業人士近在咫尺;這么浩瀚的時間,不用打卡,沒有瑣事纏身,沒有經濟壓力。20歲上下,心智相對成熟,記憶力仍在巔峰。這個年紀的教育是打基礎,壘一個又深又廣又堅實的地基。
有人說,大學所教的一切知識,將來都是用不著的——你什么時候看到過任何一個高樓大廈的地基?但是,地基越廣闊,你這一生的建筑就能越高;地基如果只窄窄一線,你無論怎么拼命往上堆砌,都沒用。
要么你只能徒呼奈何,要么就得重回校園,在中年甚至老年補齊你年輕時候落下的功課。
另一個十分接近的主流答案是:學你想學的一切。無論是吉他、游泳、開車、畫畫、潛水……總之,現在可以著手你的夢想了。別再抱怨父母逼你高分低能,別幻想身在美國你會多才多藝。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次好的時間就是現在。如果你說:大學功課也挺多,沒時間呀——這只能證明你沒上過班,也沒持過家。只打過疫苗的人,會認為那就是天下的痛中之痛。
只有一個朋友說:他會好好地戀一場愛。又一想,苦笑:可能還是做不到。他是醫學博士,從進入校園到拿起手術刀,耗了近30年。他說:從上大學開始,就沒在半夜12點之前睡過覺。
我問:后悔嗎?
他說:不。
捱不過這個強度的同學,都被淘汰。他很慶幸自己撐過來了。
我疑心我的小型問卷不夠全面,因為很明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的朋友,我朋友的朋友,在某種程度上是相似的。這相似性,讓我們結為了一個朋友圈。這個圈子,也是大部分家長會希望孩子加入的圈子:讀過大學,有一份穩定工作或有一技之長,未必大富大貴,但至少自食其力。我們經歷過,學到了一些,還在努力 ,往前走。過來人的話,多半是俗氣的大實話。
為什么要向現在的你們,講大學的事?
前段時間,我和家人一起看演唱會,我年輕時候的男神李宗盛出場唱了一首《山丘》,小滿說:“不知道歌詞是什么意思。”
我便娓娓向她解釋:“在你的年紀,高考對你來說,就是生命中的最高峰,翻過了,你覺得有資格沾沾自喜了,但真的站到山頂上,你會發現,山外有山,你腳下的只是個小山丘,你面前的才是真正的崇山峻嶺。高考算什么呀,以后還有考研、求職、戀愛、事業……好多好多座山丘。”
在越過山丘之前,我想告訴你們:并不是考上大學就萬事大吉。越過山丘,無人鼓掌喝彩,等待你們的,是曲折的山路,時晴時雨的天氣,不動聲色又鐵面無私的命運。而這,就叫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