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肖臣
【摘 要】定向井的施工是石油鉆探開發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影響井眼軌跡的因素包括地質結構、鉆具的類型、井眼的幾何形狀、鉆井工藝的選擇等。為了確保定向井井眼軌跡的準確,在鉆井的過程中需要對井眼的軌跡做好預測工作。本文對定向井井眼軌跡的預測方法進行了總結和分析,并結合實際的工作經驗探究了定向井井眼軌跡預測的方案。
【關鍵詞】定向井 井眼 軌跡預測 控制
1 井眼軌跡預測的內涵
所謂的井眼軌跡預測就是指根據井眼當前的走向判斷井眼的延伸方向。圖1 描述的是井眼軌跡和軌道示意圖,影響井眼軌跡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地質特點、地層的傾斜度、巖石的種類和強度等。井眼軌跡的形成是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當前無法根據這些因素對井眼的軌跡進行精確的判斷,只能在施工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并借助一定的數據進行輔助的判斷。為了確保井眼軌跡的精確度,在實際鉆井的過程中需要實時的監控和調整鉆頭的前進的方向。井眼的實際走向在地面上是無法觀察到的,只能在施工的過程中采用專門的儀器進行實時的觀測。
2 井眼軌跡的預測依據
從力學的角度來看,外力的作用是改變物體運動軌跡的根本原因。物體的運動狀態包括運動的方向、速度兩個方面,反映到鉆井上來就是指鉆速的大小和鉆井的方向。鉆井的過程中會產生井斜角和井斜方位角。根據實際的工作經驗可以知道,在鉆井的過程中,鉆頭的前進方向主要由鉆頭的受力情況所決定。而鉆頭的受力狀況又受到鉆具的形狀、鉆具的形變程度、地質特性等因素影響。
截至當前,對于井眼軌跡的預測還無法建立數學模型進行精確的計算,但通過一定的實踐經驗和輔助工具,可以制定出一套準確性較高的預測方法。
這套預測方法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測斜結果計算對比分析。在鉆井的過程中需要對鉆頭的狀態進行實時的監控,并記錄下觀測的測斜結果,通過繪圖的方式將測斜結果反映出來,并進行分析對比。其次是待鉆地層因素分析。由于地質特性會對井眼的軌跡產生一定的影響,應當在鉆井前對待鉆地層的地質特點進行深入全面的分析,結合相關的數據來預測井眼的軌跡方向。最后是近鉆頭鉆具組合受力分析。這一過程需要從地層結構、井眼軌跡的形狀、鉆頭的組合方式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構建一定的數學模型進行井眼的延伸方向預測。
3 井眼軌跡控制原則
井眼控制就是在鉆井的過程中采用有效的措施和手段確保鉆頭能夠按照預定的軌跡前進,從而確保井眼的軌跡能夠符合要求。在井眼軌跡控制的過程中,控制的主體是鉆頭,被控制的量是井斜角和井斜方位角。這兩個量分別反映出井斜的變化率和井斜方位的變化率。對井眼軌跡產生影響的因素包括地層的狀況、井壁的平整度、巖石的性質、巖石的分布特點等。由此可以看出,井眼控制過程中的干擾因素較多,控制難度較大。
在鉆井的過程中,現場操作人員需要根據鉆井的狀況進行實時的調整。在進行鉆井前,操作人員需要考慮鉆具的組合形式,控制井眼的工藝,鉆具導向的工具等。由于當前還無法建立有效的數學模型對井眼的軌跡進行精確的計算,操作人員只能根據鉆井前的預測,并根據鉆井過程中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有一些固有的原則應當遵守。
3.1既要保證中靶,又要提高鉆速
在實際鉆井的過程中,要盡量準確的判斷井眼的軌跡趨勢,不能使井眼的軌跡偏離預定的軌道太遠。但由于無法對軌道作出精確的判斷,在鉆井的過程中出現誤差是無法避免的。只要保證能夠中靶,就沒有必要頻繁的進行測斜或更換鉆井工具。這樣不僅會降低鉆井的效率,導致施工成本的增加,多次的反復加工還會對地層造成不必要的破壞。因此,操作人員在實際鉆井的過程中應當準確把握更換鉆具的時機。
當前工具的造斜率:
繼續預測待鉆井眼所需造斜率為:
如果Kz =K 時,可以繼續鉆進,反之則需要對鉆具進行更換,并選擇其它控制方法。
3.2盡可能多的使用轉盤鉆和近鉆頭組合鉆具進行軌跡控制
轉盤鉆的鉆速要高于動力鉆具,在一個階段的鉆井作業結束后,通常會更換轉盤鉆來增加鉆井的速度。動力鉆只在兩種情況下才會得以使用。第一種情況是使用轉盤鉆無法達到增斜或降斜的要求時。第二種情況是轉盤鉆無法良好的控制方向時。在這兩種情況下,再使用轉盤鉆來鉆井可能會導致井眼的軌跡產生較大的偏差,甚至出現脫靶的問題。
3.3盡可能利用地層的自然造斜規律
在鉆井的過程中,很多客觀因素都會對井眼的走向產生影響,如地層特點、鉆頭形狀、側向切削等。為了減少這些因素對井眼軌跡判斷產生影響,應當盡可能的利用地層自然造斜規律進行鉆井,從而減少鉆井工具的更換次數。
3.4盡量使用導向鉆具
在使用導向鉆具時,不僅可以提高井眼預測的精確度,還能在一個井眼的鉆探完成后,不更換鉆具就進行下一個井眼的鉆探。采用導向鉆具還能將造斜、增斜、降斜的過程有機的結合起來,提高鉆井的效率和穩定性,減少鉆井過程中的中斷次數,避免頻繁起下鉆而對井下的環境產生影響,因而還可以有效的降低鉆井的成本。
3.5加強鉆具的檢查,防止鉆具事故的發生
在對一些井斜較大的油井進行鉆進時,鉆具容易受到較大的損壞。在每一次的鉆井工作完成后,都需要對鉆具進行一定的保養,并仔細檢查鉆具是否存在一定的磨損或損壞的情況。一旦發現鉆具中存在問題,一定要進行及時的檢修或更換。在使用鉆具前,還要對鉆具再次進行檢查,從而有效的杜絕鉆具事故的發生。
4 結語
當前,我國的石油鉆探過程中,對井眼的預測仍沒有找到良好、精確度高的預測方法,但通過對工作經驗的總結和合理鉆進方式選擇,可以總結出有效的控制原則,做到既不脫靶,又能確保鉆井的效率,實現石油鉆探的經濟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