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穎
【摘要】語文課程在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文化素養、文學水平等方面,起著重要的基礎性地位。而識字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對于學生掌握規范的漢字、進行語言閱讀等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探討識字教學的具體策略具有重要價值。本文結合筆者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基于識字教學的相關研究,對識字教學的一些方法進行探討,以期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理論水平。
【關鍵詞】語文教學;識字教學;教學策略
語文課程在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文化素養、文學水平等方面,起著重要的基礎性地位。而識字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對于學生掌握規范的漢字、進行語言閱讀等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探討識字教學的具體策略具有重要價值。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啟發學生字的認識規律,引導學生尋找自學生字的方法,培養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能力。
一、把握漢字特點,變化教學形式,提高教學效率
每個漢字都有其組成的特點和形成準則,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利用漢字自身特點、學生的認知情況進行多樣化教學,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
基于漢字的特點進行教學,如“俠”字的教學。行俠仗義的“俠”字,從字面上來解釋為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我們可以進行拆分來進行記憶。右邊的人字是那個英雄,他的肩膀上挑著兩個弱小的人,用一橫將這兩個弱小的人保護了起來,他在行俠仗義的過程中需要其他人的幫助才能完成,左邊的單人旁就是幫助他的人。按照字的特點進行記憶的教學方法,不僅清楚地展示了“俠”字的組成部分,而且展示了“俠”字的深刻內涵,舉一反三,學生可以依照此方法在以后識字過程中根據使他們能夠找到漢字存在的規律,用象形、會意等方式去解讀文字、記憶文字。
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進行識字教學不單單是對漢字進行死記硬背,還應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進行。如編兒歌、順口溜等,是識字教學中的重要手段。如“一人膽子大,敢把大王壓(全)”,“一個人,他姓王,口袋里裝著兩塊糖(金)”“兩個小兒土上坐(坐)”;“兩人為從”,“三人為眾”,“三木為森”,“不正為歪”,“小土為塵”,“上小下大為尖”等。通過有趣的語言、朗朗上口的短句,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與動力,更容易記憶與接受,能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識字,是一種形象化的識字教學方法。
二、尊重學生差異,引導自主學習,提高識字能力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不僅根據漢字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教學,也應把握學生的認知特點,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因材施教,提高每個學生抓東參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強化識字的能力。
作為一名教師,對班級內的每一名學生的特點、能力進行了解是必要的前提。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考驗。識字教學中,根據學生對漢字的不同接受能力,教師應該采取分層次實施教學。分層次教學根據學生特點把學生分成三個層次,接受能力強,識記比較快;接受能力一般,識記能力一般;接受能力差,識記能力差,在三個層次的基礎上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照顧到每一名學生。同時,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掌握識字方法,主動識字、自主探究。如指導學生自制“識字袋”,將課內外認的字寫成卡片隨時放進識字袋,經常利用字卡鞏固認字,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不斷展示自主識字的成果。
三、運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激發識字興趣
隨著網絡的普及與應用,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具有對周圍事物和新事物好奇心的特點,多媒體的使用正好契合了這一特點,利用情境創設、動態演示、形象視頻等方式,大大吸引了學生的眼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因此,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更好地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識字興趣,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如在教學相似字“驚”、“鯨”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驚的表情動畫、鯨的影像資料,兩者對比中,學生很容易接受。還可以在多媒體播放鯨魚游動畫面時用手機拍攝學生的表情進行記錄,將吃驚的表情當場傳入課件,讓學生進行認知,教師對驚、鯨進行解釋,讓學生對同讀音、形似的漢字加深記憶。對一些形聲字的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認識到形聲字的特點。
總之,識字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對于學生掌握規范的漢字、進行語言閱讀等具有重要意義。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識字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探索、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把握漢字特點,變化教學形式,提高教學效率;尊重學生差異,引導自主學習,提高識字能力;運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激發識字興趣等,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吳有.提高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J].學周刊旬刊,2016(9).
[2]賀孝青.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2).
[3]伍桂玲.小學字理識字教學效率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