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的故事:
1990年,曼德拉出獄重獲自由,在獄中他鎮(zhèn)定堅毅的事跡令全人類感動。美國《時代周刊》的總裁史坦格決定為他寫一本傳記,因此追隨出獄之后的曼德拉到訪各地。
一次,他們同乘一架六人座的小飛機在南非上空飛行。曼德拉看到桌子上有一份報紙,就拿起來瀏覽,看了一會兒令史坦格有點兒吃驚的是,曼德拉開始朗讀起來。原來,在獄中的許多年,他都被單獨囚禁,為了磨煉和充實自己,盡管只有少量的書報送進來,他都一遍遍朗讀,因此形成了這個習慣。
這天,陽光普照,曼德拉念報紙念到一半,忽然停下來,問坐在身邊的史坦格:“你看看窗外,那副螺旋槳引擎是不是壞了?”史坦格站起來一看,引擎果然只有一邊在動,他馬上沖進駕駛艙。原來機師早已發(fā)現(xiàn),正在緊急滑翔,準備降落。機師也很緊張,他告訴史坦格,自己已經通知最近能迫降的機場,并讓他們準備好救護車和消防車。
史坦格趕緊回到座位,告訴曼德拉,再次令他吃驚的是,曼德拉一臉平靜,說:“很好?!比缓罄^續(xù)朗讀報紙。還好有驚無險,飛機終于安全著陸,曼德拉像什么事也沒發(fā)生一樣,走下飛機,然而當他倆剛剛坐上汽車之后,曼德拉說:“剛才在飛機上,我心里其實很害怕,嚇死了?!薄笆菃幔康雌饋恚貏e鎮(zhèn)靜啊!我還以為您根本不怕呢!那么您是如何能夠保持這么從容的態(tài)度呢?”史坦格對于曼德拉的反應和內心都非常好奇,連忙詢問。曼德拉沉思一會兒說:“不,其實我很怕,但要感召千萬人,站在他們的前頭,槍炮和監(jiān)獄、拳頭和刑具,你心里無論有多恐懼,也要擺出一副冷靜無懼的樣子,不然民眾就不會追隨你?!保ㄌ战埽?/p>
故事的哲理:
最直接的反應,往往最真實,但也常常意味著平庸。既然作為領導者,在關鍵時刻的所作所為就注定有著旗幟作用。對自身角色與責任進行不斷認知,對自身意志與品格不斷塑造和錘煉,是優(yōu)秀領導者必須做好的功課。反之,做不到,“民眾就不會追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