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地區人民群眾支援蘇中戰役前線記述"/>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王昀
?
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
——南通地區人民群眾支援蘇中戰役前線記述
□王昀
全面內戰爆發后不久,1946 年7月中旬,國民黨軍第一綏靖區司令官湯恩伯(后為李默庵)指揮5個整編師15個旅共12萬人的兵力,在南通至泰州一線向蘇中解放區大舉進犯。華中野戰軍奮起迎戰,在司令員粟裕、政委譚震林指揮下,集中主力第1師陶勇、王集成部,第6師王必成、江渭清部,第7縱隊管文蔚、吉洛(姬鵬飛)部,第10縱隊謝祥軍、劉培善部,共19個團3.3萬人,先機制敵,于7月13日發起蘇中戰役,連續七戰,均獲勝利。七次戰斗是:首戰宣(家堡)泰(興),再戰如(皋)南,三戰海安,四戰李堡,五戰丁(堰)、林(梓),六戰邵伯,七戰如(皋)黃(橋)公路。七戰共殲敵5.6萬余人,給敵以沉重打擊。l946年9月12日,延安《解放日報》發表題為《蔣軍必敗》的社論,指出:中原突圍、蘇中戰役和定陶戰役這三個勝利,對于整個解放區的南方戰線起了扭轉局面的重要作用。
蘇中戰役七仗有五仗在南通解放區展開,它的勝利,保衛了土地改革運動的順利進行。在蘇中戰役中,南通解放區人民竭盡全力支援前線。在蘇中后勤司令部統一領導下,蘇皖一專署和如皋、紫石、如東、南通等縣分別建立了支援前線指揮部。在“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的口號下,南通人民做到了要人有人,要物有物,積極支前。
一是保證出征部隊有充足的糧食供應。雖然在戰役開始前,對部隊的糧食供應已作了充分準備,但由于有的戰斗是突然發起的,加之部隊頻繁轉戰,把糧食送到前線的任務十分艱巨。為保證供應,運輸隊發揮了很大作用。運輸隊按小車、扁擔、船只分別組織,隨時聽候調遣,僅紫石縣就組織了1萬多條船。有時戰斗激烈,運輸隊的民工們冒著槍林彈雨,把干糧送到火線上。供應前線的一般是面粉、大米,也有玉米和小米,但對傷員要保證供應大米。為此,后勤司令部特地從如東和如皋沿江地區調運了2萬斤大米供應給傷員。支援前線的糧食數量更大。紫石縣西場、噇口兩區從剛收上來的公糧中撥出20萬斤小麥,分配到各鄉各村,組織群眾日夜磨面支前。如東縣苴鎮區組織木船800余條,擔負糧秣運輸;湯園區民主鄉集中木船120多條,先后為部隊送糧食、柴草20多萬斤。如(皋)南戰斗中,如皋丁東區供應部隊50萬斤糧食。農民保管的是原糧,而前線需要的是成品糧,有的還要求加工成熟食。農民們將一條條蒸好的“黃貓兒”(即長條饅頭)晾在簾子上,切成片曬成饅頭干,隨時準備支援前線。在整個戰役期間,紫石縣共組織了20萬擔以上的糧食支援前線,如皋縣供應糧食達1萬擔。蘇中戰役前后一個多月間,部隊的糧草需求(包括民工用糧)都能滿足供應。
二是組織擔架隊搶救傷員。如皋縣出征擔架1萬多副,民工6萬多人,與其他縣民工一起,運送如南戰斗傷員2800多人、丁林戰斗傷員800多人、如黃公路戰斗傷員2600多人。此外,還妥善處理戰俘傷員1000多人。在如黃公路戰斗中,如皋縣盧港區運送傷員的擔架有1200副,民工人數超過1萬人。如東縣出征民工4萬名。雙甸區居李鄉是全縣出征民工人數最多的一個鄉,蘇中戰役一打響,全鄉很快集中民工1100多人,帶了200多副擔架和30多輛獨輪車,分成兩隊,分別由鄉長和指導員率領,隨部隊奔走于丁堰、林梓、如皋、黃橋等地,連續15個日日夜夜,搶救傷員,運送物資。南通縣組織數千人的隨軍擔架隊、糧草運輸隊和隨行醫療人員,活躍于如南、林梓前線。如南戰斗時,紫石縣的隆政鄉、自由鄉、丹鳳鄉、景里鄉組織了700多名民工,200多副擔架;噇口區組織民工近4000人,擔架800多副。李堡戰斗時,西場、噇口兩區組織起由1200多副擔架、5000多人組成的擔架隊。
蘇中戰役中,國民黨軍隊大量使用重武器,解放軍傷員有40%以上是因火箭筒和炮彈炸傷的,因此重傷較多。如南戰斗時,1師有傷員1079人陸續運至柴灣1師野戰醫院前方傷員轉運站,當地組織婦女200余人為他們燒茶送水,換洗衣服。鎮上的10余口井水用完后,婦女們就下河洗涮,以致小河里的水都被戰士們的鮮血染紅了。婦女們日夜忙碌,眼睛布滿了血絲,醫生們更是通宵達旦地工作,經手術后的傷員大多從水路運走,當時1條船放不了幾副擔架,傷員大量積壓,柴灣糧草供應站設法調集了500條船,才陸續將傷員經東臺轉送到興化老圩后方醫院。為讓傷員及時得到醫治,民工在烈日下,不顧疲勞,兼程趕路。碰到敵機狂轟濫炸,許多民工不惜以身掩護傷員。僅紫石縣就有100多民工為搶救傷員,犧牲于前線或搬運途中。
戰斗打響前,華中野戰軍衛生部遷至仇湖鎮。宣泰、如南兩戰期間,正值盛暑炎夏,一只只小船陸續將傷員搶運到仇湖。許多傷員的傷口已化膿潰爛,情況嚴重,而醫院只有40多個醫務人員。仇湖群眾協助醫院,組成了保衛組、護理組、站崗放哨組、炊事組、掩埋組。運送傷員主要由武裝民兵負責,青年婦女護理傷員,少年兒童們組織起來,站崗放哨。人民群眾還主動到設在柴灣、磨頭、海安鎮、雅周區萬家莊和金家莊、仇湖等地的前后方醫院,慰問傷員。單仇湖鄉17個村就獻出100多只雞鴨、200頭肥豬。由婦女組成的洗衣組、護理組、食物組、宣慰組,分批到醫院服務。洗衣組為傷員洗血衣、繃帶;食物組將各地送來的雞、蛋、魚、肉等慰問品,做成美味可口的菜、湯送到傷員面前,許多傷員感動得流下眼淚;宣慰組給傷員唱歌讀報,減輕傷員的疼痛。傷員們深為感動,紛紛表示:傷好后立即返回前線參加戰斗,勇猛殺敵。
三是展開破擊戰,阻滯敵軍行動。在戰役開始前,為了給主力殲敵創造有利條件,人民群眾破壞了一些公路、航道。如皋城城墻周長20華里,高3丈,用青磚砌成,非常堅固,如落入敵手,再奪回很困難。如皋、紫石、如東二萬多民兵群眾,冒雨把如皋城城墻東、西、北三面拆除,只剩一人高。海安阻擊戰前,海安鎮周圍區、鄉的民兵、民工擔負起破公路、拆橋梁、筑暗壩、打木樁的仼務,把通往如皋、泰縣等處的公路挖成深溝陷坑,割斷電話線。通如公路沿線群眾,割斷了從白蒲到林梓5里長的電話線。從7月24日開始,海安區丹鳳鄉鄉長奉命帶領400多民工開挖壕溝,6天內挖成3條。華中野戰軍第7縱隊撤出海安鎮后,為了阻撓敵人尾追,丹鳳等鄉的民兵把海安鎮北邊丁溝橋至解家涵子約四五里路遠的公路全部挖斷,其它10多條主要道路也被挖得坑坑洼洼。民兵們還將花山壩至丁溝橋的電話線全部拆下。這使得占領海安的敵人,一時間像瞎了眼斷了腿一樣寸步難行。如黃公路戰斗前,如皋、泰興兩縣的盧港、古溪、珊瑚等區的2萬多群眾,把如黃公路東起搬經西迄黃橋的長達35里的公路大部破壞,使敵人的交通運輸發生困難。
四是積極配合主力直接參戰。在戰役過程中,地方武裝和廣大民兵有的在鉗制方向擔任阻擊,有的在敵后廣泛開展游擊戰。7月16日,國民黨整編49師師長王鐵漢率部從南通城出動,經白蒲分左右兩路進犯如皋。一分區部隊和如皋、紫石縣團及沿途民兵、游擊隊,利用青紗帳層層阻擊,敵人一天只前進了10多里。丁林戰斗中,我主力部隊為掃清丁堰敵軍外圍工事,急需在丁堰西北河面上架一座浮橋。在將近傍晚時,部隊把任務交給了丁東區馮石鄉,要求晚上搭好。該鄉鄉長帶領幾名干部,潛伏在河邊玉米田里,邊觀察地形、籌劃架橋方案,邊派人做好物資準備。天一黑,群眾立即行動,僅用兩小時就架好了浮橋,為主力部隊及時發起攻擊打開了通道。8 月1日,在丁堰至林梓之間的公路上,如皋縣警衛團炸毀蔣軍運輸車6輛,繳獲了大量彈藥。李堡戰斗結束后,區隊、民兵、群眾參加搜索殘敵。11日,某聯防隊六七人,在半小時內俘敵45人,繳獲輕機槍、步槍40余支。如城民兵在西場至如城公路一線,活捉潰逃蔣軍70余人。柴灣區十三里燒餅店父子2人,配合民兵活捉蔣軍24人。如黃戰斗中,如皋警衛團參加圍困如皋城,并配合第5旅阻擊、殲滅由如皋西援和加力東逃之敵,一萬多群眾主動投入了戰斗。
據不完全統計,在蘇中戰役中,紫石、如皋、如東、南通四縣共出動民工近50萬人次,組織糧食支前23萬石,南通人民為支援蘇中戰役作出了重要貢獻。
(編輯 韓鴻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