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慶榮
?
有遠方的人
周慶榮
在荊棘中行走,男人不言痛。
只是長刺的事物在我的年代具有了豐富的技術:我熱愛的真理淹沒在廣告中;我迷戀的忠誠和智慧,成為日常的剛愎自用和陰謀;而友誼和愛情一直坐在臺下,它們在聆聽欲望的演講。
我知道的確實還更多。
荊棘劃破我的皮膚,幾片創可貼就行。深夜,自斟自飲,男人,不受傷。
不需要金燦燦的銅號,系著紅布條的那種。仿佛把聲音吹成沖鋒,我懷念童年的葦笛,抒情的或迷茫的,一聲曲調里,水鳥箭一樣飛向天空,一只紙船也同時隨著水流向遠方。
是的,遠方,我依然樸素地需要遠方。
我們一起戰斗。學會忘記淚水,只牢記露珠。我把全部的金錢給予慷慨,我把心交給貧寒。我的名字前面從此沒有前綴,別人失去攻擊我的理由,而我也從此忘卻它給我的傷害。
我們蹬三輪車,做向導。我們搬磚頭,給屋子砌墻。我們種花的速度比采花快,我們栽樹的數量超過被砍伐的。我們播下的種子,除去被地鼠竊走的,足以讓土地豐收。
不要以為我為了生計就可以無休止地忍耐,我只是不屑成為卑鄙者的敵人。我隨便在一處歇息,一只蝴蝶、一只螞蟻和一只蜜蜂,起碼有它們會和我在一起。
那些懂我的和愛我的,他們正向我走來。
我用日常的汗水和孤獨,克服了幾乎全部的恐懼、焦慮和憤怒。我拒絕倒在無聊的絕望里。我每天醒來即起身,如太陽升起般從容。
我學會通過望向遠方來為自己換換環境,為此,我忘了嘆息。
近處的和身邊的,我不會以革命者的姿態去擺脫。我畫了無數地獄的草圖給暴戾者和惡棍們看,我還畫了紅蘋果和紅草莓給旅行中饑渴的人。
尋常的日子一個接著一個。
我告訴周圍的人,我不怕眼前的陷阱,因為我有自己的秘密。
我經常望向遠方,而且,真的相信自己是有遠方的人。
(選自《湖州晚報》2015年3月29日)
[陳志澤 賞析]
著名散文詩作家周慶榮先生把隨筆的“思想的告白”引入散文詩,并采用不按常規出牌的“陌生”的、獨創的方式寫作,引起當代散文詩壇的矚目。
我們從他的這篇《有遠方的人》,可以領略其風采。
作者首先選擇并調動充分的藝術手段描繪了一個與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相背離的負面的場景,為作品的題旨作反襯。作品的開頭就諷刺和略帶幽默地點出“長刺的事物”因為“具有了豐富的技術”之多,化丑為美地以一句“我熱愛的真理淹沒在廣告中”道出虛假宣傳的盛行,而“我迷戀的忠誠和智慧,成為日常的剛愎自用和陰謀”、“友誼和愛情一直坐在臺下,它們在聆聽欲望的演講”(漫畫式的生動刻畫令人拍案叫絕),揭示出道德淪喪、品質敗壞的時弊?!拔抑赖拇_實還更多”,極其簡練的過度,以不盡盡之,還形成張力。一句“荊棘劃破我的皮膚,幾片創可貼就行”是一個小細節,表現對于創傷與疼痛的不屑,生動有味,內涵豐富。
這樣的開頭,讓緊接著的正面宣示顯得格外鮮明、有力與深刻。
“我懷念童年的葦笛,抒情的或迷茫的,一聲曲調里,水鳥箭一樣飛向天空,一只紙船也同時隨著水流向遠方”,這是一幅純美、清新的水墨畫。葦笛、水鳥與紙船的意象,富有詩意而又十分準確將作者心中的遠方演繹出來。
作者對于心中的遠方的闡釋是多方位、多角度的,這就顯得豐富多彩,具有撩撥讀者心弦的精神力量。
我們來讀讀這樣的詩句:“我用日常的汗水和孤獨,克服了幾乎全部的恐懼、焦慮和憤怒”、“我學會通過望向遠方來為自己換換環境”,“汗水和孤獨”成為一種巨大的力量,“望向遠方”具有改變環境的功能,深刻的哲理,凸顯出來。而“我畫了無數地獄的草圖給暴戾者和惡棍們看,我還畫了紅蘋果和紅草莓給旅行中饑渴的人”,一反一正,詩意地宣示自己的好惡與理想。作者之所以不怕眼前陷阱的秘密是“我經常望向遠方,而且,真的相信自己是有遠方的人”——“遠方”象征遠大的志向,美好的精神家園,一個大意象已經創造出來,富有藝術感染力。“我們蹬三輪車,做向導。我們搬磚頭,給屋子砌墻。我們種花的速度比采花快,我們栽樹的數量超過被砍伐的。我們播下的種子,除去被地鼠竊走的,足以讓土地豐收?!迸疟染涫降谋磉_詩意地憑添了抒情的力度。蹬三輪車、搬磚頭、種花、播下的種子等,都是經過精心選擇的表達為了遠方而行動的小意象,象征平凡而神圣的勞動,口語的樸實表達出一個普通人的風姿,親切而動人?!拔覀儾ハ碌姆N子,除去被地鼠竊走的,足以讓土地豐收”,樂觀自信的情感抒發中捎帶一搶“除去被地鼠竊走的”,實則寓意深刻且又是一處富有不屑味道的“閑筆”,體現作者遠大的抱負、堅定的意志和對于理想的執著追求與堅信。
讀《有遠方的人》,我注意到作品幾處出現“痛”、“受傷”、“傷害”等,體現的是忍受的堅韌和克服的智慧。
作品輕松自如,貌似隨意而結構嚴謹、內涵深厚,敘寫風格值得贊賞。
《有遠方的人》或許可以稱為在場主義散文詩,它體現了對當下社會現實負面的揭示和批判,對于理想的向往、憧憬與頌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