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娟++劉小榕++陳美芬


(溫州大學 浙江 溫州 325035)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以積極心理學為基礎的團體心理輔導對輕度抑郁大學新生的干預效果,本研究采用Zung式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前測,篩選出20名SDS量表得分為53—62分之間的大學新生,并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0名學生,實驗組參加以積極心理學理念為基礎的團體心理輔導,控制組不接受任何心理干預,實驗結束后采用SDS量表對其進行后測,結果發現實驗組大學新生干預后,SDS總分與實驗前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0.05)。
【關鍵詞】團體心理輔導 輕度抑郁 大學新生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013-01
抑郁是一種極易出現的心理障礙,被稱為精神疾病的“普通感冒”,個體感到無力應對外界的壓力,從而產生消極情緒。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抑郁癥患者的人數已達到3.5億,而在我國抑郁癥的患病率為6.9%,我國每年自殺事件高達28.7萬起,其中80%自殺者患有抑郁癥,而《中國青年報》一份調查研究發現,14%的大學生出現過抑郁癥狀,大學生的抑郁癥狀嚴重影響其生活學習,而團體心理輔導是一種通過人際互動,幫助團體成員認識自我、接納他人,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種有效心理輔導方式,宋玉冰等對40名具有抑郁心理狀況的貧困學生進行團體心理輔導進行干預治療,結果發現被試的抑郁狀況有明顯的下降,本研究旨在研究以積極心理學理論為基礎的團體心理輔導對輕度抑郁的大學生的研究效果。
1.研究方法
1.1被試
本研究采用大學生人格問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鄄tory)對2015級大學新生進行心理測量,篩選出第25題作出肯定回答的46名學生,通過訪談與SDS量表得分,最終篩選出具有輕度抑郁的20名學生,隨機分為實驗組和控制組,實驗組10人,女生7人,男生3人,控制組10人,女生5人,男生5人, 對實驗組進行團體心理輔導干預,控制組不進行任何干預。實驗組和控制組在實驗前各項抑郁狀況不存在顯著差異(見表1)。
1.2測評工具
大學生人格問卷簡稱UPI問卷,該問卷有64個問題構成,包括身體健康狀況、積極交往、學習心理、情緒反應等方面,較為客觀的反應大學生的身心狀況。Zung氏抑郁自評量表(SDS)用于測量抑郁的嚴重程度及治療中的變化,包括20個題項,反應神經性—情感癥狀、軀體性障礙、神經運動性障礙、抑郁的心理障礙四組特異性癥狀。
1.3干預時間
實驗組參加團體心理輔導,每周一次,每次2.5小時,為期8周,共計20小時,控制組不進行任何干預,照常上課和學習。
1.4團體心理輔導過程
設計八次以積極心理學理念為基礎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共計三個階段即:開始、發展、結束,每一次活動都有明確的主題。開始階段主題:有緣來相聚;發展階段主題:我是誰、愛從哪里來、提升愛的能力、價值觀的探討、探討生命的意義、人際交往的技巧;結束階段主題:發揮自身優勢和美德。每次活動包括做游戲、角色扮演、討論交流等內容。
1.5數據的處理
數據處理軟件為SPSS17.0。
2.結果
如表2所示所示,采用團體心理輔導干預之后,實驗組在SDS總分以及“精神性—情感癥狀”、“抑郁的心理障礙”兩個維度上的得分與團體心理輔導前差異顯著(p<0.05),而在“軀體性障礙”“精神運動性障礙”兩個維度與團體心理輔導前差異不顯著(p>0.05)。控制組在抑郁自評量表(SDS)中總分以及四個維度上的得分差異不顯著(p>0.05)。
3.討論
積極心理學為理念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為大學新生提供了一種解決心理困惑的平臺,并且讓學生學會新的認知方式。
3.1團體心理活動幫助團體成員改變不良認知模式
參加團體心理活動使得個體打破以往自我封閉的狀態,在團體活動中積極參加游戲、與團體其他成員交流學習,探討人生觀、價值觀,團體其他成員的接納使得個體找到社會支持的力量,更加積極的去認識自己,改變以往別人都活得很開心,只有我活得不好類似這樣的不良認知。
3.2團體心理活動激發個體內在的積極力量
團體心理輔導,通過“戴高帽”“優點轟炸”等活動,讓個體關注自己的優點,激發個體內在的積極力量,讓個體運用自身積極能量消除抑郁情緒,使個體變得更加積極主動,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
3.3團體心理輔導使個體學會自我反思和調節
在每一次團體心理輔導的最后環節,每一個成員分享自己的收獲,團體成員積極探索自身的不足,以及自己面對生活學習中的挑戰,自身的應對策略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積極的反思,并給自己提出解決的辦法,提升自我反思與自我調節的能力。
4.團體心理輔導
團體心理輔導能夠有效的緩解輕度抑郁學生的抑郁程度。
參考文獻:
[1]付春江. 輕度抑郁者內隱自尊、外顯自尊的實驗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
[2]郭秀麗. 認知行為團體輔導改善高職新生抑郁情緒的實驗研究[D].山西醫科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