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秀霞+++繆仲陽
【摘要】立定跳遠是小學階段國家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項目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存在如手腳配合不協調;單腳起跳,蹬地無力;騰空沒有高度等問題,這些都直接影響了學生的立定跳遠成績。而傳統的立定跳遠教學形式單一、枯燥,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降低,練習效果不明顯,因此學生的立定跳遠成績一直不太理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文就如何巧用沙包教學提高學生立定跳遠成績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采用了一系列的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規范學生各階段的動作。
【關鍵詞】沙包 小學中低段 立定跳遠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195-01
本文筆者總結實際教學經驗,一改傳統的教學形式,通過運用沙包這一簡單的教具,采用游戲、比賽等多元化的形式來進行立定跳遠的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和興趣,而且能讓學生更快、更好的掌握立定跳遠的技術要求,取得優異的成績。
一、扔沙包
1.起跳時向前扔沙包——協調手與腳的配合
方法:練習的學生手持一個小沙包,在完成預擺動作1——雙手向前上方擺,2——雙手向后下方擺,3——雙腳起跳的同時將手中的沙包向自己的前上方扔出去(但是強調必須在起跳的同時將沙包扔出去),比一比誰扔得沙包遠?
作用:首先筆者不再采用傳統的原地扔沙包的動作,而是要求學生在立定跳遠練習中雙腳起跳的同時將沙包由下往自己的前上方扔出去,并比一比誰扔得遠?這既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又激發了學生練習的興趣和比賽的競爭意識。這樣在練習時學生為了能讓沙包向前扔得更遠,在起跳的同時手臂必須要向前上方用力擺動。這一動作的練習有效的解決了立定跳遠練習中雙腳向前跳時手臂向后擺或者不擺的情況。
2.起跳時向上扔沙包——加大手臂擺動幅度
方法:練習的學生手持一個小沙包,在起跳的同時用力將沙包向自己的上方扔出去,比一比誰扔得沙包高?
作用:通過“扔沙包比高”這一游戲比賽,練習的學生為了能將沙包扔得更高,在起跳的同時手臂勢必要用力由下向上擺動,由于身體、手臂的慣性作用,肩關節、肘關節都向上提拉,上肢的擺動幅度增大了很多,整個身體也舒展了不少,有效的解決的了立定跳遠過程中手臂屈肘的問題,學生在立定跳遠過程中手臂上擺的幅度和力度明顯大了很多,對立定跳遠成績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夾和墊沙包
1.雙腳夾沙包跳——掌握雙腳同時起跳、同時落地
方法:練習的學生在兩腳中間放一個沙包,根據立定跳遠的動作進行練習,起跳后沙包必須跟著腳一起移動,比一比誰能在落地后沙包還夾在兩腳中間?
作用:傳統的教學中因為沒有一個直觀的評價方法,學生對自己在起跳時到底有沒有單腳起跳并不是很清楚,常常出現自己單腳起跳了卻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但是通過雙腳夾沙包起跳這一練習,學生可以根據沙包有沒有掉落這一直觀的評價來檢測自己到底有沒有單腳起跳,如果沙包掉落,說明要么雙腳用力不均勻,要么雙腳沒有同時起跳,評價方式簡單、直觀,但是作用卻非常得大,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自評自練,既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加強了同學間團結合作的意識。
2.將沙包墊于腳后跟——體會重心迅速前移
方法:練習的學生將一個小沙包墊于腳后跟處,以前腳掌著地,在擺臂的同時身體重心迅速前移壓在前腳掌上,這樣一來在起跳時小跳的現象便少了很多。
作用:通過腳后跟踩沙包這一練習,人就像站在了一個小的斜坡上,在擺臂起跳的同時身體重心全部壓在前腳掌上,有效的解決了重心沒有移動或者前移不夠的情況,糾正了學生起跳時的犯規動作。
三、扔和跳過沙包
雙腳夾沙包扔過體操墊——提高收腹騰空動作
方法:練習者用雙腳夾住小沙包,在跳起的同時將沙包用力向前上方扔出,并扔過豎立成A型的體操墊,同時練習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不同高度進行挑戰練習,比一比誰扔過的高度最高?
作用:在這一練習過程中,學生為了能將夾在腳上的沙包扔過疊成A字形的體操墊,在起跳的同時雙腿便會有意識的向上抬起,形成立定跳遠的收腹、舉腿動作,有效的解決了立定跳遠中的“平直”現象和起跳后立即落地現象。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除了精簡的講解和標準的示范外,合理、有效的利用體育器材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中筆者利用小沙包這一教具,將枯燥、單一的技能教學通過小沙包這一器材轉變成了一個個的游戲和比賽,不僅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同時也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技能成績。真正實現了讓學生在“學中練、練中玩”,打造了小學體育教學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張文瓊.立定跳遠擺臂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學校體育學,2011(10)59.
[2]陳麗青.關于糾正小學低段立定跳遠小跳現象的實踐研究[J].體育教學,201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