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勇,程 錦,趙小奎,賀 靜,張 輝,孫玉梅,王建剛
?
心臟介入手術對老年冠心病病人外周血CRP、IL-6及Ps水平的影響
鄒 勇1,程 錦2,趙小奎1,賀 靜1,張 輝1,孫玉梅1,王建剛1
目的 觀察心臟介入手術對老年冠心病病人外周血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 -6)及P-選擇素(Ps)水平的影響。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2015年7月心內科老年冠心病病人105例,采用隨機數字分配法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對照組52例給予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3個月后阿司匹林減至100 mg,每日1次,持續服用9個月~12個月;治療組53例實施PCI術及藥物治療。治療結束后對比老年冠心病病人外周血CRP、IL-6及Ps水平。結果 治療組病人圍術期并發癥發生率較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治療組病人血清CRP、IL-6、Ps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心臟介入手術對老年冠心病病人所致的冠脈狹窄治療效果明顯,可顯著改善病人外周血CRP、IL -6及Ps水平。
冠心?。恍呐K介入手術; C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6;P-選擇素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種因脂類代謝紊亂,血液脂質沉積,逐漸引起冠狀動脈狹窄、血流受阻以及心臟缺血的心臟病,臨床多見胸悶、心悸、呼吸急促、出汗、眩暈、惡心以及寒顫等癥狀,嚴重者可導致心力衰竭甚至死亡[1]。隨著人口老年化,老年冠心病發病率逐年增高,容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嚴重并發癥,病情反復,預后較差,嚴重影響病人身體健康以及生活質量[2]。因此,老年冠心病早期診斷以及治療尤為關鍵。臨床研究顯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是老年冠心病的主要治療手段,有效降低了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PTCA)過程中急性閉塞發生率以及術后再狹窄率,臨床療效佳,預后良好[3-4]。本研究觀察心臟介入手術對老年冠心病病人外周血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 -6)及P-選擇素(P-selectin,Ps)水平的影響。
1.1 臨床資料 收集2013年12月—2015年7月入住心血管病房的老年冠心病病人105例,男68例,女37例,年齡65歲~85歲(78.74歲±5.17歲)。冠脈造影顯示:單支病變47例,雙支病變37例,三支病變17例,四支病變4例;左主干血管狹窄9例,左前降支血管狹窄63例,右冠脈血管狹窄32例,左旋支血管狹窄1例。采用隨機數字分配法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組53例,男35例,女18例,年齡67歲~85歲(80.12歲±5.09歲);對照組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齡65歲~84歲(77.03歲±4.93歲)。兩組病人的一般資料相仿,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 診斷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修訂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診斷標準》[5]中冠心病的診斷標準,具備以下臨床特點:①以心絞痛為主的臨床癥狀,眩暈、氣喘、寒顫、出汗、惡心甚至暈厥等臨床癥狀或表現;②冠脈造影顯示三支主要冠脈之一或左主干粥樣硬化病變,管腔狹窄超過50%;③急性心肌梗死史,心電圖示陳舊性梗死性Q波;④安靜時或運動后心電圖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壓低超過1 mm,持續時間2 min以上。符合以上①以及②③④中的任意一項。年齡65歲~85歲,病人均為自愿參與本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①藥物過敏史;②冠脈狹窄程度大于50%且無缺血癥狀病人;③嚴重彌漫性多支或多主干病變,嚴重心、肝、腎等多臟器功能障礙或衰竭;④惡性腫瘤、癲癇等神經系統疾病。
1.4 治療方法 治療前兩組進行抗感染、糾正酸堿、離子失衡、補液以及吸氧等常規治療。對照組給予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3個月后阿司匹林減至100 mg,每日1次,持續服用9個月~12個月。治療組實施PCI術及藥物治療。具體操作如下:術前進行碘過敏試驗、排空大小便等術前準備,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選擇病人單側股動脈。術者自行選擇合適的指引導管及0.014英寸導絲通過病變血管。選用與靶血管相當或較小的球囊進行預擴張,對血管直徑≥3.0 mm的病變常規置入支架,直徑<3.0 mm的病變必要時置入支架。某些血栓病變及近段無嚴重鈣化扭曲者,也可不用球囊預擴張直接置入支架。由術者據經驗判斷選擇合適的支架型號,血管直徑以1∶1∶1大小選擇適當直徑的支架及支架擴張壓。所有病人術前均給予阿司匹林100 mg/d,噻氯匹定500 mg/d。采用Seldinger技術進行動脈鞘管置入,術中肝素100 U/kg~150 U/kg以維持活化凝血時間(ACT)>300 s。急性冠脈綜合征病人術前應用肝素治療。如因急性冠脈綜合征手術、PCI涉及小血管病變、多支血管彌漫性病變或PCI術后即刻造影效果不滿意,則術后再使用低分子肝素5 d~7 d。術后4 h根據PCI情況拔除管鞘。術后12 h病人平臥,密切觀察病人生命體征以及足背動脈搏動情況。術后服用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3個月后阿司匹林減至100 mg,每日1次,持續服用9個月~12個月。
1.5 觀察指標 觀察手術中并發癥,于手術前以及治療結束后取清晨左肘靜脈血5 mL,3 500 r/min離心后取上清液,置于-80 ℃冰柜內保存,檢測前30 min于常溫下解凍。采用上海滬峰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ELISA試劑盒,實施ELISA法檢測血清中白細胞介素-8(IL-8)水平,采用廈門慧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C-反應蛋白試劑盒,實施酶聯免疫分析法對血清中C-反應蛋白水平進行檢測;采用北京市福瑞生物工程公司生產的化學發光免疫試劑盒,實施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對血清中Ps、人P-選擇素糖蛋白配體1(PsGL-1)水平進行檢測。病人出院后進行隨訪,隨訪期為半年,觀察病人心臟事件發生情況。

2.1 兩組病人圍術期并發癥比較 治療組病人圍術期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20,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圍術期并發癥比較
2.2 兩組治療前后CRP、IL -6水平變化 治療后,兩組病人血清CRP、IL -6水平與治療前比較都有明顯降低(P<0.05);治療組病人血清CRP、IL -6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RP、IL -6水平變化(±s)
2.3 兩組治療前后Ps、PsGL-1水平變化 治療后,兩組病人血清Ps、PSGL-1水平與治療前比較都有明顯降低(P<0.05);治療組病人血清Ps、PsGL-1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Ps、PsGL-1水平變化(±s)
2.4 兩組病人遠期療效比較 治療后定期隨訪中發現,治療組病人1例術后病情復發,實施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后治愈;對照組1例病人術后2個月出現急性心肌梗死,入院保守治療好轉,2例術后病情復發,實施CABG后治愈,1例死亡。
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快速進展,老年冠心病病人不斷增加,并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病率增高。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冠狀動脈功能或器質性病變導致的冠脈血流以及心肌之間不平衡導致心肌缺血受損,病人出現氣短、心慌、心悸、胸悶并向左肩或左上臂放射,老年病人合并癥較多,血管脆性大,鈣化嚴重,病情的發展影響病人的正常生活以及身體健康,出現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休克等嚴重并發癥[6-7]。臨床常規藥物治療一旦使用,藥物需要終身服用;介入治療具有創傷小、恢復迅速,明顯改善心絞痛癥狀,增加病人運動耐受,改善病人冠狀動脈狹窄,緩解心肌缺血以及受損,改善生活質量;冠狀動脈外科旁路術效果極佳,開胸風險創傷較大,費用高昂,康復期長,不適合老年冠心病病人[8]?,F代研究顯示:高齡病人介入治療是冠心病治療的有效手段,可有效提高療效[9]。心臟介入治療是一種新型診斷以及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技術,采用穿刺體表血管,并在數字減影的連續投射下,送入心臟導管,并實施心臟導管操作技術進行有效的診療,是目前較為先進的心臟診療技術,包括冠狀動脈造影術、PTCA+支架術、起搏器植入術以及先天性介入治療[10]。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圍術期并發癥中血腫1例,靜脈血栓1例,無死亡病例;對照組圍術期并發癥血腫2例,靜脈血栓2例,假性動脈瘤1例,腦血管意外死亡1例。治療組病人圍術期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心臟介入治療對老年冠心病病人手術安全性高。
C反應蛋白是一種有肝細胞分泌結合肺炎球菌糖蛋白的環狀五聚體蛋白,是感染性炎癥反應的敏感指標[11]。冠心病病人體內CRP能延遲發病,降低抗體水平,受損心肌細胞結合,在免疫系統中起重要作用[12]。曾有研究顯示:冠心病病人體內CRP水平升高,隨著疾病加重,CRP呈上升趨勢[13]。IL -6是機體內活化T淋巴細胞以及成纖維細胞的細胞因子,使B細胞前體分泌抗體,促進原始骨髓源細胞的增殖,加速自然殺傷細胞的降解功能,是CRP的主要合成因子,刺激免疫應答進行?,F代研究顯示:冠心病病人血中IL-6水平呈規律性變化,隨著病情加重IL-6水平升高[14]。本研究結果表明:兩組病人治療后血清IL-6水平與治療前比較有明顯降低;治療組病人治療后血清IL-6、CR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證實心臟介入治療使老年冠心病病人IL-6、CRP水平降低,改善免疫機制,緩解病情。
P-選擇素是一種糖蛋白,存在于內皮細胞活化的血小板上,介導粒細胞、單核細胞,是血小板活化以及釋放的重要標志物。Ps可促進內皮細胞表達,促使機體產生黏附物質加劇內皮損傷、動脈粥樣硬化。PLT-WBC細胞因子促進白細胞聚集,釋放炎性遞質,與斑塊、血栓形成密切相關,刺激血小板膜表面的Ps水平增加,在白細胞表面與PsGL-1結合,共同促進炎癥反應,在動脈粥樣硬化形成與穩定中,Ps與PsGL-1之間的相互作用起決定性作用,可快速評估冠心病病人冠脈狹窄程度。有研究顯示:隨著冠心病病人冠脈狹窄程度加劇Ps與PsGL-1水平增高[15]。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病人血清Ps、PsGL-1水平與治療前比較都有明顯降低;治療組病人血清Ps、PsGL-1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證實心臟介入治療老年冠心病可改善病人冠脈狹窄,顯著改善病情。
治療后定期隨訪中發現,治療組病人1例術后病情復發,對照組有1例病人術后2個月出現急性心肌梗死,2例術后病情復發,1例死亡。表明PCI術治療老年冠心病病人療效比藥物治療更為顯著。證實心臟介入治療能夠改善冠狀狹窄,減輕炎癥反應,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通過降低血清CRP、IL-6、Ps、PsGL-1水平從而緩解病情。
[1] 喬樹賓.冠心病診療進展[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116-117.
[2] 劉曉輝.社區老年冠心病的研究新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2):2985-2987.
[3] 汪鴻彬,梅志亮,王曉華,等.老年冠心病病人藥物治療與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藥物治療的比較[J].實用臨床醫學,2013,13(11):1-3.
[4] 陳珊珊.替羅非班用于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醫刊,2014,49(1):55-57.
[5] 周玉杰,賈德安.批閱三載增刪十次——《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診斷標準》誕生記[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0,1(4):20-21.
[6] 姚云,常麗,朱相華,等.心理干預對冠心病PCI術后病人生命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3,27(2):135-137.
[7] 羅良初,黃金,童成枝.冠狀動脈介入術后并發癥的原因分析與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6):551-553.
[8] Hanson MA,Fareed MT,Argenio SL,et al.Coronary artery disease[J].Primary Care:Clinics in Office Practice,2013,40(1):1-16.
[9] Nordestgaard BG,Chapman MJ,Humphries SE,et al.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aemia is underdiagnosed and undertreated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guidance for clinicians to prev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3,34(45):3478-3490.
[10] 李俊峽.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療發展概述及展望[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2,24(9):1-6.
[11] 張曉慧,李光韜,張卓莉.C 反應蛋白與超敏 C 反應蛋白的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反應雜志,2011,5(1):74-79.
[12] 張科,譚紅霞,盧建剛.老年冠心病患者 PCI 后 hs-CRP 和腦鈉肽水平改變[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4,39(1):67-69.
[13] 岑文.血漿超敏 C-反應蛋白與脂聯素在預測糖尿病伴冠心病中的作用[J].醫藥,2015,6(6):154.
[14] White HD,Held C,Stewart R,et al.Darapladib for preventing ischemic events in stab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4,370(18):1702-1711.
[15] 范金茹,那奕文,劉小瑗,等.PS/PSGL-1 在冠心病合并頸動脈粥樣斑塊痰瘀互阻證中的作用[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5,33(1):104-107.
(本文編輯郭懷印)
1.陜西省西安市高陵區涇河工業園長慶油田職工醫院(西安 710201),E-mail:kevhaoqun@163.com;2.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
引用信息:鄒勇,程錦,趙小奎,等.心臟介入手術對老年冠心病病人外周血CRP、IL-6及Ps水平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19):2276-2278.
R541.4 R256.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6.19.021
1672-1349(2016)19-2276-03
2016-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