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恩山
?
零星的歷史故事
□ 王恩山
毛澤東曾說過,我們黨為革命犧牲最多的是徐海東同志。在徐海東的老家湖北省黃陂有一座10米高的“徐海東親屬烈士墓”,上面刻著徐向前元帥手書的4個大字“光榮流血”。鄂豫皖時期,隨著徐海東的名聲越來越大,蔣介石就下令殺絕徐家。1930年,一開始是“殺絕徐族”,后來是捉到女的就賣,逮到姓徐的就殺,當地人都不敢姓徐。到1934年,徐海東率領紅二十五軍離開鄂豫皖開始長征時,徐家已經死了66人,近親27人,遠親39人。解放后,在徐海東的家鄉已經沒有跟他同輩的老人了。
1939年5月,胡耀邦被任命為軍委總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那時他還不滿25歲,由于太過年輕,有時會鬧出笑話。有一次,胡耀邦接到請柬參加一個晚會,剛在首長席坐下,就有一名警衛戰士走過來,對他說:“走走走,到后面去,這是你坐的地方嗎?”胡耀邦拿出請柬,警衛戰士更吃驚了:“怎么?你把首長的請柬都偷來了?”然后不容分說地把他趕到觀眾席去了。其他領導人入場時看見他,奇怪地問:“你怎么坐在這兒了?”他把情況一說,大伙兒都笑了起來,說:“人家警衛戰士沒見過年紀這么輕的首長嘛!”
林彪的飲食十分簡單,主食有麥片粥、玉米粥、饅頭等。吃饅頭時,林彪總是先把饅頭皮剝去,然后切成幾片,用開水泡著吃。副食最常吃的是用開水燙過的大白菜葉,不加油鹽。其中一個菜在林彪的飲食中是固定的,那就是黃豆,有時是煮著吃,有時是炒著吃,有時是炸著吃,有時是制成豆腐吃。不但飯桌上頓頓有黃豆,而且平時林彪也愛抓煮熟了的黃豆來吃。來了客人,他首先端出一盤黃豆來招待客人。偶爾工作人員也會給林彪弄個魚頭湯之類的,但不能再復雜,如果再復雜了,他就會批評說:“你們又在搞浪費!”日常生活中,林彪不吸煙,不喝酒。
1978年10月20日,鄧小平在北京視察新建的幾十棟公寓住宅樓。據隨行的國家建委副主任張百發回憶,鄧小平先是問“居民住房可否成為商品”,當時現場的同志沒有人敢回答,他又自言自語答說,“如果房子算商品,我這幾年也還有點積蓄,想買套房子給樸方,我的其他孩子不需要照顧,只有這個樸方,是因為我致殘的,我需要照顧他。”當時,房子尚未成為商品,中國大多數父親也還沒有替兒子買房的打算。
江青、張春橋、姚文元、王洪文等人隔離審查期間,給他們定的伙食費標準是每月30元,約為當時看管干部在機關食堂所需伙食費的2倍。他們每餐包括一葷一素一湯,每星期發給2斤水果,喝2次奶粉沖的牛奶,吃1頓餃子。餐餐還供應大米飯和白饅頭,任其挑選。
郭世英是郭沫若與于立群所生的第二個兒子。1962年秋,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歲末,郭世英與101中學同學張鶴慈等人結成“X詩社”,積極探索禁區——大躍進是成功還是失敗了?毛澤東思想能不能一分為二?他們不加掩飾的言談舉止,無疑成為“階級敵人爭奪青年一代”的絕好例證。1963年夏,郭世英被人告發之后,下放河南省西華農村勞動,詩社其他成員則被視為“反動學生”遭定罪判刑。郭世英在2年的勞動中,意趣大變,對棉花栽培發生了興趣。1965年秋,在自己并不愿意的情況下,經不住雙親的勸說,郭世英回到北京,進入北京農業大學重續學業。他期待經過深造之后,重新返回農場。不想一個學年不到,“文化大革命”爆發。1968年3月,許多高校的造反派開始大揪“反動學生”,郭世英也被北京農業大學一伙人非法綁架,并遭到刑訊逼供,要他招供5年前的舊案——“X詩社”事件。4月19日,于立群了解到兒子郭世英處境危險,當晚,郭沫若正好要參加周恩來的宴會,于立群懇求他向周恩來求救。郭沫若坐在周恩來身邊,最終卻沒開口。3天后,郭世英被發現從3層樓上關押他的房間里破窗而出墜樓身亡,年僅26歲。兒子被迫害致死,悲憤難忍的于立群當即病倒。面對妻子痛不欲生的指責,郭沫若一再沉默,沉默,最后說:“我也是為了祖國好啊!”萬般苦悶中,郭沫若默默地伏在碩大的辦公桌前,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悲痛,將郭世英在西華農場勞動期間的日記一行行、一頁頁顫抖地謄寫在宣紙上,整整抄了8大本。
(摘自新星出版社《散落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