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苑資訊
“一位藝術家的長征——北京畫院藏沈堯伊《地球的紅飄帶》連環畫原作研究展”開幕
2016年9月2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出版總社、北京畫院共同主辦的“一位藝術家的長征——北京畫院藏沈堯伊《地球的紅飄帶》連環畫原作研究展”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北京畫院作為這部經典作品的收藏機構,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之際,重新將其整理、展覽與出版,試圖從全新的研究視角,去詮釋一位藝術家在面對史詩性的歷史事件時,如何以其獨特的創作方法,譜寫出現代美術史上奪目的一筆。展覽通過全面展示這些創作素材與手稿,復原美術家沈堯伊六年來的創作歷程。
北京畫院藝術委員會主任李小可,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安遠遠,賀龍元帥的女兒賀捷生將軍,中國美術出版總社黨委副書記、副社長高世屹等領導以及楊逸麟、汪國新、洪濤等藝術家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地球的紅飄帶》連環畫由老一輩編輯家姜維樸策劃,編輯家王素根據魏巍同名小說改編,沈堯伊繪畫,原中國連環畫出版社出版。編創時間歷經六年,再現了紅軍長征這一歷史壯舉。出版二十多年來,獲得多項國家級獎項,累計印數達十多萬冊,被譽為“繪畫的史詩”。沈堯伊在認真研究了文學原著以及大量的長征史料之后,以一種文獻性的表述語言,成功地將文學形象轉化為視覺形象,創造了具有史詩規模的繪畫巨作。可以說,《地球的紅飄帶》連環畫將歷史的真實與藝術的修辭高度地融為一體,體現了藝術家對畫面細節的精心考量與拿捏。為此,展覽在前期的策劃過程中,深入挖掘和梳理了沈堯伊創作這部經典作品的過程、方法以及心得體會,總結其創作經驗,力求發現一些經典創作的規律和方法,以期對當前的美術創作,尤其是重大歷史題材創作,提供一些有益啟示。
展覽展出了沈堯伊繪制《地球的紅飄帶》時大量的參考資料、草圖及手稿,并復原了他創作的場景,以便觀眾了解如此巨大的史詩性著作誕生的艱辛,洞悉藝術家對圖釋長征這件事所抱有的豐沛熱情,以及所花費的心力與苦功。這一點無論對于畫家的為藝之道還是歷史題材的主題性創作,均具有重要啟迪。開幕式上,北京畫院藝術委員會主任李小可說:“這是一個震撼的展覽,連環畫雖然是小畫種,沈堯伊卻繪制出了一部長篇史詩。”《地球的紅飄帶》連環畫作者沈堯伊說:“我的愿望是繪制一部立體的、山一樣的國家史詩,因此《地球的紅飄帶》并不是結束,而是一個開始。”
“歲月如歌——汪曉曙美術作品展”在廣東美術館開幕
該展由中國教育學會美術教育專業委員會、廣東美術家協會、廣東美術館主辦,共展出汪曉曙的一百三十三幅作品,其中油畫二十三幅,水彩三十幅,連環畫七套共有七十六幅,速寫四套。展覽作品中大部分都是汪曉曙多年的精品,有獲得第十二屆全國美展優秀獎的連環畫《一個人的長征》、大幅油畫作品《歲月如歌》和《延安頌》組畫、歷史畫《凌晨待令起義》、水彩畫《雪域初春》等。廣東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鄭雁雄,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文聯主席許欽松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開幕式。汪曉曙是廣東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其作品曾入選全國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二屆美展,入選全國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屆水彩畫大展。他被業內熟識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連環畫熱潮。在那個推崇宏大敘事的年代,他卻潛心于被視為小畫種的連環畫創作。這種沉淀使他找到了獨特的藝術門徑。他的作品被連載于《連環畫報》等專業雜志,這為他后來的水彩畫、油畫創作,甚至是理論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此前,汪曉曙和女兒汪甍的專著《連環畫創作研究》(當代藝術與地域藝術研究叢書·前沿藝術理論研究系列)也由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該專著從三個角度對連環畫藝術進行論述:一、當下連環畫走入低谷的根源;二、連環畫有再次興起和再創輝煌的可能性;三、連環畫創作的新方法、新技法和新思路。作者根據自己的創作經驗,從當下“敘事藝術”的角度,重新審視新時期連環畫創作的規律和新的思考,研究連環畫創作的內涵,同時與當下漫畫藝術創作進行比較,尋找出一條符合新時期連環畫創作之路。
“九十刻痕——伍必端藝術研究展”在京展出
今年是著名版畫家伍必端九十歲高壽。由中央美術學院主辦的“九十刻痕——伍必端藝術研究展”9月5日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展覽分為七個學術板塊,涵蓋了藝術家從十五歲公開發表的第一件版畫作品到今年的最新創作,時間跨度長達七十余年,涉及版畫、彩墨、油畫、水粉、水彩、漫畫、連環畫、文學插圖、素描、速寫等多種藝術類型,總量蔚為大觀,有許多未曾展出和發表的作品,是迄今伍必端藝術實踐與創作最為全面的一次綜合呈現,構成豐富而壯觀的伍必端藝術世界。展覽中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之初,伍必端等藝術家創作的連環畫《新兒女英雄傳》(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沈堯定藝術六十周年回顧展”在京舉行
9月2日至11日,由文化部離退休中心、中國老教授協會、中國舞臺美術學會共同主辦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沈堯定藝術六十周年回顧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本次展覽主要呈現舞臺美術家、連環畫家沈堯定從藝六十周年來的代表作。沈堯定1941出生于上海,1965年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常年從事油畫創作、舞臺美術設計以及連環畫、插圖、水粉畫等美術創作活動。他曾設計話劇、兒童劇、歌劇、舞劇、芭蕾舞劇與電視晚會等五十余部,獲文化部頒發的設計獎、中央戲劇學院首屆學院獎,并在1994年獲得了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及“有特殊貢獻的藝術家”稱號。現為國家一級舞臺美術設計師。展覽中展出了沈堯定以油畫形式創作的《七根火柴》《首任總統》等連環畫作品。
大型連環畫圖書《中國價值——圖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與源》創作原稿展出
該書用經典故事和傳統文化藝術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挖掘和整理了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中的經典故事,采用中國傳統連環畫的表現形式,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追根溯源。全書核心內容緊扣核心價值觀的十二個關鍵詞,每個關鍵詞編撰五至六個小故事,共創作了六十二個故事,三百余幅連環畫。讀本文字簡短、淺顯、平易,將“大道理”化為“小道理”,適合青少年閱讀。9月9日,該書原稿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典籍博物館展出。開幕式由團中央宣傳部、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中共鎮江市委宣傳部、鎮江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本書由鎮江“江南書畫藝術館”策劃,經過十六個月的打磨,并在團中央和江蘇省、市有關方面的支持下最終完成。此次展覽為期七天。開幕式上,主辦方還向留守兒童代表捐贈三千冊樣書。
小林/供稿
音樂繪本劇《永遠的長征》演出獲得成功
9月17日,由北京音樂家協會、解放軍出版社、北京市西城區第一圖書館和長安街讀書會聯合主辦,由福娃娃親子部落和北京樂海振聲藝術中心聯合承辦的大型公益原創親子音樂繪本劇《永遠的長征》在北京市西城區文化中心繽紛劇場正式演出。該劇根據解放軍文藝出版社《長征繪本叢書》(包括《紅軍柳》《遠去的馬蹄聲》《爸爸的木船》《大郭小郭行軍鍋》《在一起》《小太陽》《親人》《迎春花開》)改編創作,這套繪本由著名作家高洪波、賀捷生、董保存、謝倩霓和畫家沈堯伊、王祖民等聯袂創作,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列為“2016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其中《紅軍柳》和《遠去的馬蹄聲》兩冊繪本還登上了今年央視“開學第一課”節目舞臺,深受好評。改編自這套繪本的《永遠的長征》自創作到首演成功僅用時約三個月。自今年7月2日正式啟動以來,面向社會海選招募十四歲以下、毫無表演經驗的青少年擔任演員,由專業藝術指導進行編排,融入大量原創的主題音樂,探索出一條繪本類原創兒童音樂劇的新模式。該劇為公益演出,有望于年底前進社區、學校進行巡演。
紀念長征勝利八十周年暨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第四屆架上連環畫展初評結果日前揭曉,由查加伍繪畫的《我跟父親當紅軍》等一百多部作品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