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不能靠老師

1、寫字和握筆姿勢
如果你經(jīng)歷孩子成長的整個過程,你會感悟到,孩子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是非常有價值的技能。把字寫好,是每一個家長的責任。如果你還年輕,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那就從這一點開始吧。
一個班里那么多學生,老師沒精力逐個糾正學生的握筆姿勢,沒精力激勵每個孩子都去練字。
2、讀書的興趣
讀書的興趣,是從小時候開始的,兩三歲的時候,孩子就該看書了。此時,孩子愛不愛看書,跟父母的表現(xiàn)有直接關系。家里的書多,孩子讀得就多。家里沒什么書,孩子就不喜歡讀書。不要埋怨孩子不喜歡讀書,父母沒給孩子傳承愛讀書的習慣,孩子怎么愛讀書呢?孩子從記事起,對父母讀書就沒印象,孩子就只能模仿讀書以外的事情。
不要試圖通過老師培養(yǎng)孩子讀書的習慣。習慣應該是家長培養(yǎng)的。家長做出表率了,孩子就會以家長為榜樣。
3、生活習慣和品行道德
老師教給孩子的多是課本的知識,課本以外的,尤其是生活習慣,做人道理等等,家長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愛衛(wèi)生,孩子也就愛衛(wèi)生;家長樂于助人,孩子也就助人為樂;要想讓孩子成為高尚的人,家長的行為絕對不能卑劣。
4、細節(jié)上的管理
老師只管布置作業(yè),管不了你家孩子什么時候完成作業(yè)。好的學習習慣,是家長培養(yǎng)的。有些孩子做作業(yè)磨蹭,有些孩子做作業(yè)馬虎,有些孩子總是在最后時刻才想起趕作業(yè)。這些不好的習慣,都是家長放縱出來的。
家長要學會督促孩子,利用邊角縫的時間,早早地完成作業(yè),免得孩子最后搞突擊。尤其在小學階段,家長必須要培養(yǎng)孩子盡早完成作業(yè)的好習慣。你遷就孩子,就等于坑害孩子。完成作業(yè)了,剩下的時間,孩子可以讀課外書,可以休閑。如果你有心,可以讓孩子讀書,多豐富自己頭腦,而不是與孩子一起抱怨,更不是和孩子一起埋怨老師或者學校。
5、遵守交通規(guī)則,培養(yǎng)安全意識
無論老師囑咐了多少遍,總是有些學生在放學路上違反交通規(guī)則。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必須從娃娃抓起。家長別闖紅燈,別抱僥幸心理,遇到孩子有亂跑亂串行為,必須要嚴加訓斥。尤其是騎電動車的家長,不亂闖紅燈,就是給孩子做表率。
老師只負責校內(nèi)的安全,管不了路上的交通。一旦孩子違反交通規(guī)則而受傷,父母將會承受所有的痛苦。
編輯王淑娟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