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 然
也說“糊涂”
□ 應 然

有人說,糊涂的人最幸福,“糊涂是福”,遇事不在乎,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每天過得灑脫、自在。也有人說,“慧極則傷”“至察無徒”,生活中太明白,會活得很辛苦、很累。
但是,人一糊涂,連什么是幸福都不明白,又怎么會有幸福可言呢?人一糊涂,心中沒有評判的標準、沒有行為的準則,那又該怎樣去追尋、經營自己的幸福呢?
不以壞心去揣度人,不用心機去算計人,在這個意義上,人的糊涂應該是要保留的。我們在對他人不存壞心的同時更不去算計他人,在與人為善的同時也與人無害,堅守心底的那份善意,遇事不偏執(zhí)、不計較,簡單從容地過生活,這種糊涂未嘗不是一種福氣。
但是,不分真假去識別人,不問是非去迎合人,這種糊涂是既害人又害己的。《論語·憲問》里邊有一次經典的對話,“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我們贊揚的往往是“以德報怨”,但是我們不分真假、不問是非地去“以德報怨”,那某種程度上是不是縱容了“怨”、委屈了“德”,那何以來報“德”?
在工作、生活中,不問是非曲直、真假對錯,糊里糊涂、渾渾噩噩過日子,尤其是揣著明白裝糊涂,這樣的糊涂恐怕是禍不是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