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胃腸炎的發病原因
無論哪一種致病因素都有可能引起牛胃腸炎,但其不同之處在于病原刺激作用的強烈程度。造成牛胃腸炎的主要原因是飼養管理不善,比如草料品質不佳等。抗生素的濫用也會導致牛胃腸道菌群失調,造成嚴重的胃腸炎。
2.牛胃腸炎的發病癥狀
牛胃腸炎的主要癥狀為精神沉郁、食欲減退、口腔干燥及輕微腹痛、腹瀉等,病牛的糞便較為稀軟、含水量較多、惡臭或腥臭,通常會伴有血液、黏液等,腹瀉時腸音較大。發病后期病牛的腸音會逐漸減弱,但肛門松弛,排糞失禁。后期出現腹瀉,但也有部分病牛不會出現腹瀉。
3.牛胃腸炎的預防治療
(1)西醫治療。鹽酸黃連素片每次2~5克、穿心蓮片每次60~120克、維生素B1每次0.1~0.5克,灌服,每日兩次,連續用藥3天;60~150克大蒜,將其搗成蒜泥,加水1000毫升,每日內服1次,連續用藥3天;鹽酸黃連素片每次2~5克、 穿心蓮片每次 60~120克、維生素B1每次0.1~0.5克、維生素C每次3~5克,灌服,每日兩次,連續用藥4天。對嚴重腹瀉病牛使用硫酸鈉400~800克治療,每日1次。對糞便稀且伴有大量黏液者,用磺胺脒40克、木炭末200克、碳酸氫鈉 40克治療,每日1次。對病牛進行補液,使用復方氯化鈉注射液或生理鹽水,再加5%的葡萄糖生理鹽水。若病牛失血過多可以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1000毫升配合治療。在補液過程中若需維護病牛心臟功能,可配合使用0.9%生理鹽水與苯甲酸鈉咖啡因2~5克。
(2)中醫治療。對腹瀉不止且便血的病牛,可用神曲、麥芽各80克,訶子40克,郁金、黃柏、黃芩、梔子、白芍、木通、滑石各30克,大黃、厚樸各25克,白術、黃連、甘草各20克治療。對口色紅紫的病牛,可以使用神曲、麥芽各80克,白頭翁、仙鶴草各60克,槐角40克,黃連、黃柏、秦皮、苦參各30克,豬苓、澤瀉、厚樸、甘草各20克治療。對苔色灰黃的病牛,可使用焦地榆、山藥、白扁豆各60克,側柏葉、槐花、玄參各40克,赤芍、銀花、連翹、梔子、生地、丹皮、大黃各30克,鉤藤20克治療。所有藥材搗為細末口服,每天1次,連續服用兩天。
(3)預防。牛胃腸炎的發生主要是因為飼養管理出現了較大問題,因此要想預防牛胃腸炎,就需要及時更換草料,注意飲水的潔凈,定期驅蟲,做好傳染病預防工作,密切觀察牛的食欲變化,發現異常立即治療。
(安徽省利辛縣畜牧獸醫局馬店畜牧獸醫中心站 徐玉 郵編:23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