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燕
【摘 要】當代中國風景油畫具有獨特的審美風格。油畫承載著西方人的思維、審美和生活觀念,是西方傳播文化的媒介之一。當西方油畫傳入我國之后,我國當代藝術家們在原有的基礎上,逐漸將我國傳統風景畫的山水精神融入到西方油畫中,并進行了借鑒、吸納和創新,在筆法控制、意境構造、色彩運用等方面,使我國當代風景油畫獨具風格。本文通過分析我國傳統風景畫的山水精神,主要對我國風景油畫中蘊含的山水精神進行剖析與解讀。
【關鍵詞】當代中國;風景油畫;山水精神
中圖分類號:J2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1-0150-01
油畫是一種跨越民族界限的世界性藝術,其是在畫布、亞麻布、紙板上采用快干性的植物油,進行藝術創作的一個畫種。油畫主要分為人物畫、靜物畫、風景畫三種類型。不同的國家地區賦予了油畫不同的神韻和風格。隨著我國逐漸吸收、利用外來文化,油畫在中國自身傳統文化中汲取了更多的精華,逐漸成了我國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但是,當代中國風景油畫創作是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山水精神為基礎,具有自己獨特的民族風格和特色。因此,本文通過分析我國傳統風景畫的山水精神,主要對我國風景油畫中蘊含的山水精神進行剖析與解讀。
一、我國傳統風景畫中的山水精神
自傳統的農耕時代到今天,幾千年來,國人們與自然山水建立了親密的關系,正因如此,我國畫家具有一種“以自然為師”的藝術情結,也使得我國傳統風景畫具有一種山水精神。中國風景畫是從南北朝興起,到了宋代才逐漸成熟,與我國傳統文化思想息息相關。近半個世紀以來,自油畫傳入我國以后,一大批藝術家用自己對大自然的真實感悟進行油畫創作與寫生,使得“中國風”油畫在這片廣闊、豐沃的土地上生根、發芽,他們將中國傳統風景畫中的山水精神融入到了油畫創作中,豐富了油畫的創作素材。
在自然觀念上,中西方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這導致油畫在傳入我國后就面臨著民族化的問題。實際上,近代一批學習西方油畫的藝術家為了整合和吸收外來文化,把我國傳統風景畫中的山水精神逐步融入了油畫藝術世界中,把研究轉向了中國傳統的山水文化,從而使我國當代風景油畫具有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二、當代中國風景畫中的山水精神
(一)南方風景油畫中的山水精神。南方油畫主要以洪凌、張冬峰為代表,風格上豐富多樣,深受古代文人畫的影響。其中洪凌的風景油畫不是簡單的借用西方的寫實手法,而是以自身的角度對東西方繪畫吸收并循,也不是照搬傳統國畫的皴擦點染,其深受傳統與西方文化的影響,在創作風景油畫時,為了達到人與畫融于一體的高度,他經常使用刮、勾、拓、點燈手法,使形、色、線相交相疊。洪凌在畫布上,以自己的精神心境,引導自己去處理每座山、每棵樹、甚至每根線,把自己的感受一點一滴充分表達出來。如他的代表作《溪谷桃花》,洪凌描繪出一幅溪谷桃花盛開的美景,運用皴擦點染、勾挑刮點的手法,充分的表現出藝術家對自然山水的熱愛。這幅油畫色調清新淡雅,桃花燦爛的綻放著,虛實相生,隱藏著中國傳統風景畫的山水精神。
張冬峰則是廣西一個具有地方特色與藝術風格的油畫畫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不同于黃土高原的蒼茫粗獷,也與青藏高原的純凈傲骨不同,而是以一種溫和的心境從自然山水中捕捉光影、天空、山地等南方風景的獨特之處,對自然山水進行著細膩的觀察。如他的代表作《同一首歌》,在技法上沿襲了中國傳統的山水畫模式,乍一看是西方風景油畫的構圖方式,笆籬、樹枝采用了重色凸出,樹木、人物與樓房的輪廓都采用了西方式的重線勾畫,但是卻將廣西的詩意情調與南國的風格以山水畫的色彩涂抹,渲染色調,達到了一種栩栩如生的效果。
(二)北方當代中國風景油畫中的山水精神。北方的風景油畫以趙開坤、苗景昌為代表,注重構圖與技法,主要以西方寫實油畫為基礎,追求畫面色彩的表現與光線的運用。趙開坤用自己的畫筆描繪出一道真實、原始的北方風景畫。同時在他的江南園林系列作品中,也顯現出一種豪邁、粗獷的氣勢,其用大筆觸色塊與各樣的線條,以豪邁、率真的性情,植入到江南園林景色中,看不到南方過于拘謹的構圖形式,卻形成了集粗獷、柔美于一體的景色,隱藏在風景背后的自然山水精神被活生生的勾勒出來。
苗景昌是典型的北方風景畫家,他的油畫作品有黃土高原層層沙土的無奈,有戈壁沙漠荒無人煙的寂寥,也有草原的廣袤和寬闊。苗景昌準確的把握到了北方風景的重要特色,充分表達了對山水精神的自我領悟,也充分的表達了對自然山水的敬畏之心。
參考文獻:
[1]趙媛媛.中國水墨山水與西方油畫風景比較[J].美術教育研究,2013(24).
[2]錢文艷.傳統山水精神在中國風景油畫中的表現與拓展[J].東南西北:教育,2012(4).
[3]李俊佑.由氣韻生動研究當代中國風景油畫中的山水精神[J].美術教育研究,2015(23).
作者簡介:
韓 燕(1983-),女,山西太原人,山西師范大學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