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香萍
【摘 要】高職院校學生干部隊伍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是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力量,是學生與學院間緊密聯系的橋梁紐帶,是大學校園中文化建設的執行者、引領者,在學生群體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力、號召力。因此,培養學生干部的綜合素質能力,對于高職院校的管理工作以及發展建設起著關鍵作用。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干部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1-0209-01
一、學生干部隊伍存在的問題
(一)薄弱的集體、責任意識
學生干部沒有集體意識,責任心較弱。由于家庭環境的影響,當下大多學生以自我為中心,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生活中,與自身不相關的事物不予理會,喜歡聚集小團體,在任何場合不注重自身形象,寬于律已、嚴于待人,并且違紀、只做表面工作等現象大有存在,這些都大大影響了學生干部的質量。
(二)新媒體淡化了學生干部的人際交往能力
多媒體的普及,網絡、電子產品的沖擊,改變了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為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帶來了無限便利。但是,這種溝通處于虛擬的環境中,影響了大學生的學習、思維、交往以及生活等各方面。學生干部作為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主力軍,網絡的虛擬交流淡化了他們面對面情感交流的意識,影響了他們處理問題的方式和識別真偽現象的能力。因此,當下學生干部在人際交往能力方面處于欠缺狀態。
(三)權利、功利化作風
學生干部的初衷是提升自身能力,增強自身競爭力,通過完成和處理日常工作、組織參與各項活動,增強各方面的綜合能力。但當中也存在不少有功利化想法的學生干部,為了評優評先、入黨、享受優惠政策及權利,能少干就少干,不愿意干有難度的工作,不注重提升自我能力等,違背了學生干部隊伍組織責任、奉獻的初衷。
二、如何優化學生干部能力
(一)培養學生干部綜合能力
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學生干部是學生群體的標桿,需要培養他們具備表達、組織、社交、人際、協調等方面的能力。表達能力不僅是口頭表達,還包括書面表達,口頭、書面表達能力的提升可以使學生干部有較好的政治理論、文字素養水平;組織、社交、協調、交際能力是學生干部必要的技能,是組織、協調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的關鍵。
(二)培養學生干部創新能力
創新是高職院校發展建設的主要舉措,培養學生干部創新能力可以提升他們的思維、主觀能動性以及創造力。因而,要幫助學生干部及時總結工作、改進方法、解放思想、給予信心,同時多引導學生干部開闊視野,這樣才能有創新的理念和想法,從而提升他們的創新意識。
(三)培養學生干部的心理素養
學生群體評優評先競爭激烈,尤其當下學生因家庭帶來的優越感太強,在遇到微小的挫折時,難以接受、面對。因此,學生干部作為學生群體的表率,就要有比一般同學更強的承受能力。在學生干部的培養中,要加強他們的心理素質培養,幫助他們學習有關心理理論知識,提高思想素養,給他們參加各項比賽評比的磨練機會,在受挫時及時給予開導,幫助他們建立“我能行”的意識,從而使學生干部擁有一個健康、陽光的心態。
(四)培養學生干部的思想素養
作為一名優秀的學生干部,除了品學兼優外,在思想上還要與黨中央保持一致,要具備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的奉獻精神;還要培養學生干部了解社會,站到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促進他們在思想上保持先進意識;在工作中嚴于律己、甘于奉獻、勇擔責任;在學習上刻苦專研;在生活中寬以待人,真正成為學生群體的先進典范。
(五)加強建立管理考核機制
建設學生干部隊伍要有完善的管理機制。通過設置相關職能部門來組織、協調、建設、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建立整體發展目標及規劃,完善學生組織的發展方向;制定考評、獎評的制度,從月到學期、學年考核,建立公平公正的體系;制定反饋機制,將日常考評及時反饋才能有效實施考評制度。加強考核機制的建設,可推動學生干部隊伍的建設。
高職院校學生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是一項持久工作,是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同時也是學生中正能量的傳遞者。因此,培養學生干部各方面的能力,充分挖掘學生干部的潛力和閃光點,進而推進高職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復合型全面發展的人才,是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杜蘭曉.邁向成功:高校學生干部培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2]教育部高校學生司.中國高等教育學生管理規章大全1950-2006[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基金項目: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資助項目,項目編號:PPZY2015B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