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進
情境演講,最重要的是把握身份。比如在工作動員會議上的講話,語言要簡潔干練;面對領導干部講話,語言要準確規范;面對普通群眾講話,語言要通俗易懂。
在公務員結構化面試中,有時會遇到演講題。這種題目一般是給定主題,或者給定話題,或者給定情境讓考生進行即興演講。
很多考生對演講的了解大多來自電視以及各類比賽。演講選手的氣勢磅礴、口若懸河,往往會讓這些考生產生望洋興嘆之感。加上考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很少參與演講,缺乏演講經驗,遇到演講類題目時,多會出現手足無措,頭疼無比之感。
實際上,公務員面試中的演講和演講比賽的演講不是一回事,面試高壓下臨時即興演講,和比賽中經過前期長時間準備的演講,難度不可同日而語,考官的期待要求也不一樣。在公務員結構化面試中,演講只要做到言之有物、言語流暢、情感充沛即可,不必未戰先怯。
主題演講與話題演講的破題
雖然說主題演講題和話題演講題有些像面試中的綜合分析類試題,但畢竟綜合分析類試題針對具體問題,容易找到切入口,而主題演講題和話題演講題的題干相對比較抽象,所以很多考生常常感覺無話可說,或者不知從何說起。如何破題,是主題演講與話題演講的關鍵所在。
其實有兩種破題技巧,一種是開門見山式,也叫金字塔式,方法為先亮出主題,然后對主題作較詳細地論證和分析說明。比如,以“感恩”為主題,發表演講。面對此題時,考生可以開門見山地陳述主題“感恩是人類最樸實而真誠的一種情感,也是一種高尚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體現”,為自己的演講定調、劃定范圍,然后再詳細展開論證分析。
另一種是曲徑通幽式,方法為先舉例,再陳述主旨要點,然后給出理由,進行論證分析。比如,以“恥辱”和“勇氣”為主題做一個即興演講。面對此題,考生可以先導入一個小故事,如像臥薪嘗膽的勾踐、患了小兒麻痹癥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等例子都可以使用,通過故事的敘述,逐步進入演講的主題,既引人入勝,也無形中給了自己為后文打腹稿、理思路的時間。
中國古代文論有句話“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從心理學上來說,相對于贊美一件事物,人們更加擅長批判一件事物,而且批判比贊美的情感更加真實生動。在主題演講和話題演講中,同樣的主題或者話題,站在批判的角度來說,不僅有思想深度,情感也更真實生動。
【例題】2014年6月28日安徽省公務員面試試題:請以“三年來,我第一次回家鄉”開頭,以“遙望窗戶,再過幾年,我的家鄉又會是什么樣呢”結尾,說一段話。
【分析】從題干設置來看,這段話需要考生圍繞家鄉的變化來講。考生可以講家鄉三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也可以講其他變化。演講中,批判性的角度會比贊頌性的角度顯得更有思想深度,同時情感表達更為真實、豐沛。考慮到城鎮化建設和環境保護是近年來城市建設發展中的熱點,從這個角度展開演講,既有思想內涵,又緊密結合時政。考生在演講時可以表現出對過去家鄉的深情,對家鄉現狀的憂慮等情感。
【參考答案】三年來,我第一次回家鄉。在奔馳的高鐵上,我就在反復想象家鄉的風情,幽深的小巷、布滿青苔的石磚,橫塘微波、稻香蛙鳴,這些意象深深地鐫刻進了我的靈魂,是我在異鄉夜晚反復纏繞的鄉愁。可是,當我走出車站,我頓時驚呆了。我拎著行李,走在家鄉的馬路上,仿佛走在一個陌生的城市里。是的,三年不見,家鄉經濟發展起來了,鱗次櫛比的高樓,川流不息的汽車,讓我感受家鄉經濟發展的顯著變化。可是,我也看見,天空不再如少年時那般湛藍,空氣不再似少年時那么清新。在家鄉駐留的幾日里,我想再去尋找那深巷、青石磚,尋找那橫塘、那稻田,可是卻無法尋找到,深巷古跡被拆除,建成了現代商業樓宇;橫塘稻田被填,建成了工廠。所有的變化,看不出一點痕跡,仿佛那些童年的記憶從未存在過。三個沖天的煙囪在不斷排放著煙霧,氣味難聞,我想難道經濟的發展就一定要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嗎?就一定要顛覆性的改造城市嗎?2013年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城鎮化建設要“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我想在這種詩意而充滿魅力的指引下,在正確政績觀的引導下,也許家鄉的未來會有另一種發展上的轉變與提升。遙望遠方,再過幾年,我的家鄉又會是什么樣呢?
情境演講要把握身份和場合
所謂情境演講,就是要求考生從不同虛擬情境入手進行即興演講,比如慰問說話、會議講話、動員講話、公開致辭等。情境演講就是一場特定環境下的表演,有很強的畫面感和角色感,也更具實用性和應用性。
情境演講,將自己置身于虛擬的情境中,最重要的是把握身份,既要把握自己所扮演的身份,也要把握虛擬對象的身份,還要把握所處的場合。根據身份和場合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話語系統,以及不同的語氣、情感等,使演講既符合所在的現實場境、特殊氛圍,又符合身份地位和語言習慣,符合講話對象的特點。這樣才能增強情境演講的真實感。
比如,在節慶典禮上的演講,語言就要熱情洋溢,激昂有力;在工作動員會議上的講話,語言則要簡潔干練,富有感召力。面對領導干部講話,語言要莊重嚴謹,準確規范;面對普通群眾講話,語言要通俗易懂、深入淺出;面對青年學子講話,語言要新鮮生動、輕松明快。
【例題】2013年安徽省安慶市大觀區公開選拔副科級領導干部面試試題:你們單位召開一場關于改文風、改會風、改作風的務虛會,假如你是單位負責人,請你模擬講一段話。
【分析】在這個虛擬情境中,考生所要扮演的身份是單位負責人,所處的場景是務虛會議。領導在會議上的講話,不同于一般個人的演說、發言,講話內容具有較強的政治性、政策性、權威性,起到明顯的指示、指導和約束作用,所以考生在模擬講話時要做到莊重嚴肅,內容要準確干練,不要含混模糊。
【參考答案】同志們,今天我們召開一場關于改文風、改會風、改作風的務虛會。剛才與會的幾位同志都作了精彩發言,各抒己見,有分析、有見地,我聽了很受啟發。這里我圍繞改文風、改會風、改作風的極端重要性,再談點看法。文風、會風反映著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在一定意義上也體現著黨風。
文風、會風、作風既是一個政黨在思想、政治、組織、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一貫表現出來的態度和行為,也是一個政黨的世界觀的外在體現,關系到黨的形象,關系到黨的各項事業的興衰成敗。黨的十八大提出要下決心改進文風會風。中央政治局出臺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八項規定”,把改進文風作為重要一環。這表明我們黨對改進文風、會風、作風高度重視。
從我們單位來講,廣大黨員干部在文風、會風、作風建設中所秉持的態度和行為,是其思想觀念、行為意識以及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集中體現。長期以來,我們單位的文風、會風、作風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問題,比如堆砌材料、千篇一律,會議不斷、質量一般,口號震天、沒有重點,等等。我把這些問題概括為三個“里面”,就是“調研在觀光車子里面,工作在修改文字里面,成績在調整數據里面”。這些問題如果不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不但導致我們的工作裹足不前,對于機關建設也會產生極大的負能量。所以對我們來講,改文風、改會風、改作風,不僅是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要求,也是我們加強自身建設所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其實,演講和寫詩一樣,是“功夫在詩外”。提高面試演講水平,除了掌握必須的技巧之外,更多的是在綜合素質的提升上下功夫。在日常工作學習中,考生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廣度、思想深度、綜合材料能力、應變能力,多嘗試公開場合脫稿發言。只要有綜合素質,面試演講不是難題。
(作者系公務員面試研究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