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留玉
【摘 要】 學校文化是一種教育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表現在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而學校教育教學活動又離不開教師這一重要因素。因而,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將會從根源上推動學校文化的建設。同時,學校文化屬于軟約束性文化,能通過外因影響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基于上述認識,我們從教師自我管理、園本研修、家園合作等方面,開展教師專業化成長與學校文化建設之間的關系研究。
【關鍵詞】 教師成長;文化建設
葉瀾教授曾說過:沒有教師生命的提升,就很難有高的教育質量;沒有教師的精神解放,就很難有學生的精神解放,沒有教師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可見,教師的發展,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動力;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水平,決定著學校的教育質量,決定著幼兒發展的水平。應當指出,學校文化與教育、教學的內容具有密切聯系,同時,教和學兩個主體以及教學內容的存在給學校文化以極大影響,它們是形成學校文化特殊性的主要原因。教師與幼兒是通過校園這一共同環境,使師生的本質力量得到對象化。教與學,課堂教育的這一關系體現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教師不僅從知識的傳授者轉化為文化建設的參與者與文化成果的享受者,更是在學校文化的推動、濡染、改造下獲得自己的專業發展。
一、重視自我成長
在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過程中,教師個人的學習、反思和實踐直接決定其教育生涯的長度、深度以及個人涵養的厚度。為了營造濃郁的、積極進取的學習氛圍,我們學校在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成長方面做了如下努力。
1.多讀——腹有詩書氣自華
為了讓老師們能發自內心愛讀書,園部提倡教師能進行每日閱讀,不規定時間和內容,可以從書籍、微信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閱讀;每周都利用例會前幾分鐘的時間,讓老師進行好書推薦:文學、歷史、政治、心理、美學、美食、旅游,可謂是包羅萬象;每月,以“慧愛”分享墻的方式呈現教師的閱讀情況,園部通過有主題的方式進行分享:如“一日活動靈動過渡”、“主題背景下區域材料的投放”等,也可以探討工作之余的熱點話題,進行隨意閱讀、分享。
2.多寫——寶劍鋒從磨礪出
善于反思和記錄,是教師走向優秀乃至卓越的必由之路。我園除了規定教師認真撰寫教學反思、總結課堂教學得失之余,還鼓勵教師積極撰寫教育博客,要敢于曬自己,要勤于和別人進行思維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
3.多做——初生牛犢不怕虎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多做多錯,不做不錯。但對于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而言,在沒有經驗的前提下進行教學實踐和試驗,勢必會錯誤百出,如果僅怕挨批或出丑就不愿意嘗試,連錯的機會都拱手相讓,那就太固步自封了。教師要想進步,就要敢于嘗試改變,哪怕是失敗的嘗試,也是很有價值的。因此在學校的新進教師秀、教師展示課、觀摩課、優質課等活動,甚至在學校品牌活動的責任人中,不乏青年教師的身影,他們就是憑借著這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拼勁,贏得了幼兒、學校、家長對他們的認可。所以,身為教師不能只當思想的巨人,還要作行動的強者。
二、關注專家引領
經過與教師們的對話,根據他們的發展需求,我們特聘原武進區基教處包麗娜科長定期(一月一次)來園指導教師專業成長。有對新教師的課堂教學和教研活動指導;有聚焦《指南》的專題系列講座,使老師們開闊了視野,增加了與專家交流、切磋的機會,特別是面對面、手把手的課堂教學指導,讓老師受益匪淺,更為我園的園本教研注入了新的活力。對于全國都在研究的熱點話題“課程游戲化”,我們聘請銀河幼兒園的骨干團隊一月一次,深入我園,主要通過現場觀察、把脈捉蟲,開出方子再進行智慧互動、實踐整改來幫助教師做到課程游戲化理念和行為之間的對接。我們相信,借力專家、骨干,用跟隨者的姿態務實行動,定能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
三、強調同伴互助
當下,用“青黃不接”來形容我園師資力量最為貼切。我園年輕老師居多,中年和年長的教師力量均相對薄弱。如何讓青年教師盡快站穩講臺,如何讓中年教師更上一個臺階,如何讓老年教師繼續發揮教育余熱。學校結合我園師資的年齡布局,制定了頗具特色的教師專業化梯度建設方案。
四、著力教科研
1.探索主題式的園本研修
我們倡導以研究主題為導向,以焦點課例為載體的行動研究,連環式的跟進研究等。倡導“教研、科研、培訓”一體發展的思路。
2.堅持教研組“內研”
學校加強教研組建設,對教研組長開展培訓,在周計劃上制定每周的教研主題,嚴格按照教研活動制度開展工作,并且蹲點行政直接參與各教研組的教研活動,對活動進行直接的指導和把關。
3.著力課題研究
我園堅持以課題研究為抓手,提高保教質量的同時促師幼發展。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創新課題管理方式,堅持總課題和子課題雙向研究齊驅并行,以撰寫“研究論文”為推手,促教師把實踐層面的東西上升到理論層面,提升教師的研究和反思能力,推動課題研究向縱深發展的同時,學校和教師也得到長足的發展。
五、推行家園合作
借力網絡平臺、完善班級網頁、班級QQ群、園報等,增強家園聯動,讓家庭教育成為學校教育的同盟。我們可以試想這樣一種局面:如果我們學校的每位家長都懂孩子、懂教育,他們便會積極主動地配合學校和老師工作;孩子樂學、會學,教師就能將全部精力都用在更好地研究教學和幼兒上。最后幼兒進步、家長滿意,教師發展,學校聲譽提高,可謂是多贏的局面。
總之,一所譽滿社會的名校是靠精神站立的,這種精神引領著教師的專業精神,提升著教師的專業品質;反過來,支撐一所譽滿社會名校的精神,正是那些具有專業精神、專業品質的教師,他們充滿奮斗的激情,充滿體恤的關愛,也充滿人性的光輝,凝練、形成和培育深層厚重的學校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