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俏彬

網約車11月1日起正式擁有合法身份。國慶假期后,北上廣深等城市相繼公布了網約車管理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令人大跌眼鏡的是,與此前交通運輸部以正面鼓勵為主的基本精神有所不同,各地的細則多出了很多限制性規定,比如:禁止外地牌照的車輛和外地戶籍的駕駛員在本行政區內開展網約車營運,對網約車數量實行管控,規定網約車的運價、車型,要求網約車噴涂統一標識、安裝計價器等等。
一時間,“京人京車”“滬籍滬車”成為網絡熱門詞匯。網友們調侃,北京網約車司機都是結婚好對象,因為“有北京戶口,有北京車牌,開的還是2.0l或者1.8t以上排量的車。”這樣的條件,平時相親時可不容易碰到,現在政府直接篩選好了。
在今年7月28日,交通運輸部等七部門頒布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體現了“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精神,被業內稱之為“網約車新政”。按照一城一策原則,各地因地制宜,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實際情況的改革實施方案和細則。
從各地細則來看,雖然內容不盡相同,但是“對網約車管理趨嚴”已成為輿論普遍觀感。公眾普遍擔心,網約車車費上漲打車更難。
“網約車新政”出臺的目的,是為更好地滿足社會公眾多樣化出行需求,促進出租汽車行業和互聯網融合發展,也就是充分利用新技術改善公共交通運輸效率,強化市場在調節交通資源供需方面的作用。
“網約車新政”在落地實施中出現政策截留,或將導致國家鼓勵發展分享經濟的意圖層層衰減。其一,這表明在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員中,還沒有真正理解和落實如何“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在如何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這一核心問題上仍然存在模糊認識。
眾所周知,市場經濟是圍繞促進交易而形成的一系列制度,其中最為核心的有三個方面:一是明晰的產權,二是能真實反映供求關系的價格,三是充分、公平的競爭環境。只要這三個方面的條件具備,自愿交易就會達成,并在改進雙方福利的同時增進社會的整體福利。因此,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主要責任在于促成和維護以上三個機制的存在與運行,要像保護眼珠子一樣愛護價格機制,要像保護自然環境一樣促進市場競爭,一般情況下不出手直接干預價格和數量。特別是在面對網約車這樣的充分競爭市場時,政府要盡量做到不干預、不介入、不扭曲,任何對于網約車價格、數量、區域的管制都是與“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背道而馳的,是對市場不信任的表現。
其二,這表明在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員中,對于如何“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認識不足。中央文件多次闡明,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職責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即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公共服務與社會管理。特別是2013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力推“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其核心也就在于“管住權”“管住錢”“放開市場”。但落實到一些地方和具體事情上,仍然習慣性地存在政府對于市場的包辦代替過多、干預和介入過多等情況。
對于網約車,政府當然是存在管理責任的,但主要應體現在安全性方面、相關經營行為的日常監管以及處罰等方面,為此可以對司機的駕駛資質、車況、經營情況提出符合相關法律的規定和要求,不應當糾結于網約車的數量、價格這些完全可由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方面。監管方法方面,更要與時俱進,以更加符合互聯網特點的“政府管平臺、平臺管車輛和人員”的方式,不應當糾結于本地車外地車、車型、標志等這樣陳舊的行政管制思維,對網約車實行和出租車相似甚至更嚴的管理方式,這實際上是對新政的曲解。
其三,這表明在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員中,對于新經濟的認識還很不充分。
所謂新經濟,是指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術(IT)革命以及由信息技術革命帶動的、以高新科技產業為龍頭的經濟,如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云計算、大數據應用、分享經濟等。新經濟之所以“新”,是因為具有以下幾個特征:一是信息(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二是互聯網正在成為新的基礎設施;三是商業活動的主導權從生產商、流通商向消費者轉化。這幾個“新”將深刻地改變傳統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政府與企業關系。
當前,世界經濟正處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門檻上,與其它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發展互聯網經濟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我國現有網民達6.88億人,互聯網普及率為50.3%,世界上十大互聯網企業中,我國占了四家。2015年,中國分享經濟市場規模已達到19560億元,保守估計,參與分享經濟活動總人數已經超過5億人左右。因此,新經濟展示出的不可思議的潛力與空間為正深陷經濟下行泥淖的中國經濟帶來了曙光,也指明了經濟轉型升級的大方向。網約車作為新經濟之一,對緩解人民群眾出行難和大城市交通壓力、創造新的就業崗位等都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理應受到各方面的善待與呵護。
據以上三點,可以說,從某種程度上而言,網約車新政的地方實施細則制定,是對地方政府是否真正認清政府與市場關系、是否真正理解分享經濟的一次考試;是對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一次考驗。